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惡:è ㄜˋ,wù ㄨˋ,ě ㄜˇ,wū ㄨˉ。

,是漢語詞彙,有多種讀音,如è,如ě,如wù,如wū,分別表示不同意思。

在某些方言(例如在天津方言、東北方言中)中,還讀nè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惡

外文名稱; evil

拼音; è ,wù ,ě ,wū 。

注音; ㄜˋ,ㄨˋ,ㄜˇ, ㄨˉ。

部首; 心

總筆畫; 10

部外筆畫; 6

四角碼; 10331

五筆; gogn

鄭碼; akw

統一碼; 6076

倉頡; mcp

筆順; 1224314544

基本信息

拼音:è wū wù ě

部首:心部 結構:上下

外筆畫:6 總筆畫:10

五筆86:GOGN 五筆98:GONU 倉頡:MCP

筆順編號:1224314544 四角號碼:1033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076

字義

惡è

◎需要糾正的:怙~不悛。

◎ 不好:~感。~果。~劣。~名。丑~。~毒。邪~

◎ 兇狠:~霸。~棍。險~。凶~。邪~。

◎ 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貫滿盈。

◎不簡單,很厲害:你這人真~(你這人真猛,太厲害了)。方言中讀ne(平聲)。

惡wù

◎ 討厭,憎恨,與"好(hào )"相對:可~。厭~。好(hào)~。

惡(惡)ě

◎ 〔~心〕要嘔吐的感覺;亦指對人和事的厭惡態度。

◎ (惡)噁心的東西

惡 wū

◎ 古同"烏",疑問詞,哪,何。

◎ 文言嘆詞,表示驚訝:~,是何言也!

詳細字義

1.〈代〉

表示疑問,相當於"何"、"怎麼" [what]

惡,安也。--《廣韻》

惡識宗?--《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棄父之命,惡用子矣!--《左傳·桓公十六年》

彼惡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惡能無紀。--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嘆>

1.表示驚訝 [wu]

惡,是何言也?--《孟子》

惡,是何言。--清·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2.另見 ě;è;wù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亞《唐韻》烏各切《集韻》《韻會》遏鄂切《正韻》遏各切,$音堊。《廣韻》不善也。從心亞聲。《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

又醜陋也。《書·洪範》六極,五曰惡。《傳》醜陋也。《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

又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敝盡而無惡。《注》雖至敝盡,無瑕惡也。

又粗也。《史記·項羽本紀》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謂粗飯也。

又年凶曰歲惡。

又器物不良曰苦惡。

又糞穢也。《前漢·昌邑王傳》如是青蠅惡矣。《師古曰》惡卽矢也。越王句踐為吳王嘗惡。

又多所不可曰性惡。《後漢·華陀傳》為人性惡難得意。

又《廣韻》烏路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污去聲。憎也,疾也。《左傳·隱三年》周鄭交惡。《注》兩相疾惡也。

又忌也。《禮·王制》奉諱惡。《注》奉謂進也,諱謂先生之名,惡謂子卯忌日,謂奉進於王,以所諱所惡也。

又恥也。《孟子》羞惡之心。

又《廣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韻會》汪烏切,$音污。安也,何也。《論語》惡乎成名。《孟子》居惡在。

又嘆辭。《孟子》惡,是何言也。

又與滹同。《禮·禮器》晉人將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惡池。《古今字考》惡同滹,池同沱,卽滹沱河也。 古但作亞,加心作惡。加言作䛩,$轉注。因各轉聲成亞,惡,䛩三文。《集韻》䛩卽惡也。

詞語

【惡化】 èhuà

向壞的方面轉變。

〖例句〗隨着病情的惡化,他的情緒日益消沉,身體也越來越消瘦了。

【惡劣】 èliè

極壞:品行惡劣|手段惡劣|惡劣的天氣。

〖例句〗在南極長城科學考察站,中國科學家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堅持進行科學考察,取得了很大成就。

【惡習】 èxí

壞習慣,多指賭博、吸毒等。

〖例句〗這幾年生活富裕了,一些人卻染上了賭博的惡習。

【惡意】 èyì

不良的居心;壞的用意。

〖例句〗你大概誤解他的意思了,他只是跟你開個玩笑,並沒有惡意。

相關信息

◎ 惡

badness evil ferocity vice

【釋義】

①需要糾正的:怙惡不悛。

②很壞的行為,跟" 善 "或" 好 "相反:罪惡|無惡不作|是非善惡。

③兇狠;兇猛:惡毒|惡霸|一場惡戰。

④很壞的;不良的:惡劣|惡習|惡性循環。

惡 <;名>

(形聲。從心,從亞,亞亦聲。"亞"意為"內部的閉鎖圈"。"亞"和"心"聯合起來表示"心情被禁錮"。本義:心裡憋悶、憋屈。引申義:難受的事、不好的事。再引申義:壞人壞事)

同本義

惡,過也。――《說文》

惡上安西。――《顏氏家訓》

吾以志前惡。――《左傳·定公五年》

君子以遏惡揚善。――《易·象傳》

又如:惡惡從短(對於人的過失,不十分苛責,適可而止)

泛指一般罪惡

惡積禍盈。――南朝齊·丘遲《與陳伯之書》

又如:惡逆(奸惡逆亂。古代刑律十惡大罪之一);惡障(佛語。指殺生、偷盜等妨礙修行的罪惡);惡頭兒(罪名);噁心錢兒(幹壞事得來的錢財);惡孽(罪惡;弊病)

惡人;壞人

元惡不待教而誅。――《荀子·王制》

又如:惡殺

惡 ě又見è;wū;wù。

【噁心】

①想嘔吐。

②使人厭惡(wù)。

惡 è

①壞;惡劣:惡習、惡行。

其純然為學界蟊賊,煽三百年來惡風,而流毒及於今日者,莫如徐乾學、湯斌、李光地、毛奇齡。--梁啓超《梁啓超全集》

②壞行為;罪惡的事情:無惡不作。

③兇狠;兇惡;兇猛:惡霸、又見ě;wū;wù。

【惡貫滿盈】罪大惡極,末日已到。貫:古時串錢的繩子。

【惡劣】很壞:行為惡劣。

【惡魔】

①佛教稱破壞佛法和善事的惡神、惡鬼。

②比喻極其兇惡殘忍的人。

【惡語中傷】用惡毒的話語攻擊陷害別人。

惡(惡)wū

⒈通"烏",〈表〉疑問。哪,何,怎麼:路~在?~足道哉?

⒉文言嘆詞:~,是何言也![惡乎]從哪裡,在哪裡:學~乎始,~乎終(學習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終止呢)?

惡(惡)wù討厭,憎恨:太可~。深~痛疾(疾:厭恨)。

惡wò 1.象聲詞。禽鳥叫聲。

惡hū 1.見"惡池"。

惡yà 1.次。

惡 (wù,音勿)

①討厭,憎恨。《素問·五臟別論》:"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②排斥。《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

③畏怕。《司馬法》:凡戰間遠觀邇,因時因財,貴信惡疑。參"惡風"、"惡寒"。

二(wū,音屋)疑問代詞:何,怎麼。《靈樞·五色》:"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靈樞·九針十二原》:"迎而奪之,惡得無虛?"

⑶(è,音餓)

①污穢;兇狠。《素問·脈要精微論》:"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民病咳逆……嗌乾麵塵色惡。"

②劣,不良。指疾病或某些病狀、體徵性質險惡,預後不佳。《素問·玉機真髒論》:"脾脈者土也……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靈樞·本髒》:"肝應爪……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

③凶暴不良,與"善"相對。《靈樞·本髒》:"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請言其方。"

方言音韻

贛方言:ɔk5 ɔh5 -oh3

漢英互譯

badness evil ferocity vice

【釋義】①很壞的行為,跟" 善 " 或" 好 " 相反:罪惡|無惡不作|是非善惡。②兇狠;兇猛:惡毒|惡霸|一場惡戰。③很壞的;不良的:惡劣|惡習|惡性循環。

【惡化】 #èhuà 向壞的方面轉變。

〖例句〗隨着病情的惡化,他的情緒日益消沉,身體也越來越消瘦了。

【惡劣】 #èliè 極壞:品行惡劣|手段惡劣|惡劣的天氣。

〖例句〗在南極長城科學考察站,中國科學家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堅持進行科學考察,取得了很大成就。

【惡習】 #èxí 壞習慣,多指賭博、吸毒等。

〖例句〗這幾年生活富裕了,一些人卻染上了賭博的惡習。

【惡意】 #èyì 不良的居心;壞的用意。

〖例句〗你大概誤解他的意思了,他只是跟你開個玩笑,並沒有惡意。

④丑,與"美"相對。《靈樞·本髒》:"厚薄美惡皆有形。"[1]

參考文獻

  1. , 在線漢語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