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悲 拼音:bēi 注音:ㄅㄟ 部首: 心 部外筆畫:8 總筆畫: 12

五筆86: DJDN 五筆98: HDHN 倉頡: LYP 鄭碼: KCWZ 電碼:1896

筆順編號:211121114544 四角號碼: 11331 UNICODE:60B2

基本字義

bēi  ㄅㄟˉ 傷心,哀痛:~哀。~傷。~愴。~痛。~切。~慘。~涼。~憤。~淒。~慟。~吟。~壯。~觀。~劇。樂極生~。 憐憫:~天憫人。===漢英互譯=== sad   doleful   sorrowful

方言集匯

粵語:bei1 客家話:[海陸豐腔]bi1bui1[梅縣腔]bi1bui1[陸豐腔]bui1[客英字典]bui1[東莞腔]bui1[客語拼音字彙]bi1[寶安腔]bui1[台灣四縣腔]bi1bui1

詳細解釋

悲 bēi 〈形〉

(形聲。從心,非聲。本義:哀傷;痛心) 同本義 [grieved;sad] 悲,痛也。——《說文》 悲,傷也。——《廣雅》 憂心且悲。——《詩·小雅·鼓鍾》 我心傷悲。——《詩·召南·草蟲》 並於肺則悲。——《素問·宣明五氣篇》 至於悲谷。——《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臨其上令人悲思,故名。」 何哭之甚悲也。——晉· 干寶《搜神記》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長歌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悲愴(悲傷);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傷惋惜);悲吟(悲傷哀嘆);悲憂(悲傷憂慮);悲鬱(悲傷憂鬱);悲涕(悲痛的眼淚);悲哭(悲痛號哭);悲怒(悲痛憤怒);悲疚(悲痛);悲戚(悲痛憂傷);悲惻(悲痛) 悲哀 [doleful] 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清· 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悲雨(因悲哀而淚下如雨);悲哽(悲哀哽咽) 悲壯;悲涼 [solemn and stirring] 戍角悲吟。——宋· 姜夔《揚州慢》 又如:悲角(悲壯的號角聲);悲風(悽厲的風聲);悲默(憂傷沉默) 悲憤 [grieved and indignation] 余聞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詞性變化

悲 bēi 〈動〉

眷念;悵望 [think of] 遊子悲故鄉。——《漢書·高帝紀》。顏師古注:「悲謂顧念也。」 又如:悲思(思念,悵念) 哀憐;憐憫 [compassion;pity] 悲予志焉。——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余悲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感嘆,慨嘆 [sigh with feeling] 悲哉世也。——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可悲 [lamentable;sad] 以此為治,豈不悲哉!——《呂氏春秋·察今》 悲 bēi 〈名〉

悲哀,傷心[sorrow]。如:悲喜交集;悲歡離合 悲嘆 [sad with feeling] 發其志士之悲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佛教語,願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薩概念的基本特點[karuna]。 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智度論》。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苦[hardworking] 吾於佗文不知蹇澀,惟作詩甚苦,悲唫累日,僅能成篇。——宋· 胡仔《杜少陵三》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 ·悲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音��。《說文》痛也。從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 又葉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

說文解字

《卷十》《心部》 ·悲 痛也。從心非聲。府眉切

English

sorrow, grief; sorry, sad[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