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悼仲宣銘(嗚呼) 李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悼仲宣銘(嗚呼)
圖片來自搜狐網

悼仲宣銘(嗚呼)這篇銘文,運用比興手法,簡短精緻,感情真摯,算得上一篇佳作。

原文

李煜〔唐代〕

嗚呼!

庭蘭伊何?方春而零;

掌珠伊何?在玩而傾。

珠沉媚澤,蘭隕芳馨

人猶沮恨,我若為情。

蕭蕭極野,寂寂重扃。

與子長訣,揮涕吞聲。

噫嘻哀哉!

譯文

嗚呼!

庭蘭又如何,還不是春盡的時候就凋零了;

明珠又如何,還不是在把玩之際失去了光芒。

心愛的珍珠失去了美麗的光澤、心愛的庭蘭沒有了芳香。

誰會不沮喪痛苦呢?而我,失去的是具有庭蘭、掌珠雙重屬性的寶物,我又當如何?

冬日白楊蕭蕭的原野,冰冷空曠、門戶重重的墳墓。

最終讓我與愛子離別,傷心過度,不禁泣不成聲!

哀哉!

賞析

  這篇銘文,運用比興手法,簡短精緻,感情真摯,算得上一篇佳作。 全篇分三層意思。第一層:「嗚呼!庭蘭伊何?方春而零;掌珠伊何?在玩而傾。」用庭蘭、掌珠來比喻自己的愛子,以庭蘭在春天凋零、掌上明珠在把玩之際失去光芒來比喻愛子的離去,並接連用了兩個問句來宣洩乍失愛子之時的摧心悲痛和難以置信。 第二層:「珠沉媚澤,蘭隕芳馨。人猶沮恨,我若為情。」將珠沉、蘭隕兩種損失向自己痛失愛子的情形自然過渡。心愛的珍珠失去了美麗的光澤,心愛的庭蘭失去了芳香,任誰都會沮喪痛苦,而我,失去的是具有庭蘭、掌珠雙重屬性的寶物,我又當如何?披髮問天,正是一個悲痛的父親形象。 最後一層:「蕭蕭極野,寂寂重扃。與子長訣,揮涕吞聲。噫嘻哀哉!」書寫埋葬仲宣的情景。冬日白楊蕭蕭的原野,冰冷空曠、門戶重重的墳墓,最終淹沒了聰穎可愛的仲宣幼弱的身軀,徐鉉《岐王墓志銘》載仲宣「甲子歲冬十月二日薨於閣內,年四歲。主上(李煜)痛幼敏之異,極天慈之懷,詔輟朝七日,冊贈司徒,追封岐王」, 「既而感上聖之忘情,遵先王之從儉。節哀簡禮,以厚古風。即以其月十有八日,備鹵簿鼓吹,葬於江寧府某縣某里之原」。李煜泣不成聲,揮淚而別,描寫完畢自我形象之後,最後以一句哀痛欲絕的慨嘆結束:「噫嘻哀哉!」 徐鉉在《岐王墓志銘》里栩栩如生地記載了這位早夭的小王子的日常表現: 「至于禁中娛侍,常在左右。或異宮一日,則思戀通宵。翌旦未明,必親至御幄。須奉顏色,然後即安。其孝也如此。 「始二歲,上親授以《孝經》雜言,雖未盡識其字,而每至發端止句之處,皆默記不忘。至於寢疾,近數千言矣。 「時聽奏樂,必振袂擊節,成中律度。工人試中變其曲,王輟止之曰:『非前曲也。』雖周郎之顧,何以加焉。其慧也如此。」 懂事不驕,聰慧不凡,四歲已經認得幾千個字,幾項優點疊加,放在今天,也算得上小天才了,一旦逝去,不唯李煜,干載之下的讀者,又豈不助一掬淚?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