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張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情人》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情人
送走台灣商人後,兄弟倆長長嘆了一口氣!想起這兩個多月來一家人的奔波忙碌,一路的辛酸勞累,就好像一個完成特殊使命的戰士,心中憋着的一股勁徹底泄了下來。此時已近中午時分,老哥倆第一次感覺到了餓,需要好好吃一頓了。他倆找到附近一個不太大但看起來乾淨利落的飯店坐了下來,點了幾個愛吃的菜又要了幾瓶啤酒。不大工夫酒菜上來了,哥倆開始吃喝起來。大哥邊吃邊說道:咱們到家後對家人還不能說得太肯定,相信台灣商人會盡心盡力給我們找人的。看出來這個老兄是誠信的人,可畢竟時間跨度太大了,他們和黎國林家也好多年沒聯繫了。即使回到台灣能尋找到黎家人也得一段時間,我們只能耐心等待、順其自然了。目前我們可以告訴媽媽有消息了,但一定不能打保票就說事情總會有結果的。
全家人終於不用東奔西跑了,都在心裡默默祈禱着,靜候台灣方面的好消息。一家人的生活又都暫時恢復了平靜。
老太太出院快三個月了,看到兒女們全家忙得不亦樂乎,為了她一生的心愿而奔波勞累,既感到欣慰又覺得難為情。心想:為了六七十年前的這個男人自己一直放不下,這到底值得嗎?也許他早就不在人世了,也許人家早已有了幸福的家庭把我忘得一乾二淨了。不,我不能這樣想。即使他有了幸福的家庭我也會為他高興的,我都八十多歲了難道還圖他什麼嗎?我只要得到他的消息,不管是什麼結果我都能接受,這就是我想找他的目的。
全家人其實也在想:我們的母親這麼執着,用一生來惦記、牽掛一個男人,世人都難以理解,我們也曾經懷疑過、動搖過。這樣的做法是否有必要。可今天我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付出了如此代價,我們的媽媽難道有所求嗎?其實、這就是一種責任,一種無言的承諾,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人間大愛!我們不後悔這所有的付出,我們真的為有這樣無私大愛的母親而感到驕傲自豪。大兒子動情地說着,仿佛是在給廣大觀眾做一場激情澎湃的演講。
再說那位台商,回到台灣後先處理完公司和家裡的私事,就開始着手尋找黎國林及家人。他知道大陸那家人都在期待着他的好消息呢。於是,憑着記憶到了黎家曾經居住的地方,突然有些傻眼了。幾十年前曾經的低矮建築群早已不復存在,變成了清一色的高層住宅。底層是琳琅滿目的商場商鋪。台商心想:也難怪啊,自己家二十年前就搬走了,這十多年基本都在大陸經商,一年回來一兩次,這裡的變化出乎意料啊!時過境遷物不是人也已非了。他好不容易找到當地戶籍管理部門,經查他們家早已搬走了,目前具體在何處安居無人知道。作為一個商人他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更多的時間精力都用在找人上。他突然想到,現在是信息時代,何不藉助廣播、電視及網絡的力量來完成這項「任務」呢?於是,聯繫上了台灣最權威的電視台。在第二天的晚新聞節目中播出大陸陳若琳全家尋找失散七十年的戀人,同時女主持人還用動情的聲音敘述了這對七十年前的戀人的感人故事。此事感動了不少台灣民眾,台灣商人很快就有了反饋信息,最後打進電話的一位中年男人說知道黎國林妹妹的下落,並願意幫助台商一起尋找。結果很容易就找到了黎國林的妹妹黎國紅。當台灣商人說明來意,黎國紅老人心裡一驚。她在想:怪不得哥哥當年死活不願意跟爸爸到台灣,原來哥哥心裡藏着一個人啊!黎老太把這麼多年憋在肚子裡的事情一五一十、毫無保留地全都說了出來:一九四九年夏天,國民黨蔣介石自覺大勢已去,準備退居台灣試圖有朝一日再反攻大陸。我爸爸黎昌明當時表面上是胡宗南所屬部隊的中級軍官,實際上是蔣介石的嫡系,只是打入其內部掌握情報的人員。他是蔣介石十分信任的人,蔣介石根本就不相信胡宗南能頂得住解放軍的強大攻勢。於是秘密下令我們全家和他眾多親信,嫡系部隊家屬子女提前撤離大陸。當時我九歲已經記事了。爸媽以很低的價格就變賣了房產,把家裡值錢的東西收拾了兩大箱,差一點沒趕上去台灣的船隻。記得當時我哥哥堅決不走,我爸爸命令兩個當兵的死拉硬扯把哥哥推上了車。上車後哥哥還不停地掙扎要下去,急得大哭起來,嘴裡喊着一個人的名字,好像就是陳若琳……
台灣商人聽到這裡,心裡想:情節全對上了,應該沒錯就是他們了。接下來他問到:那你哥哥呢?他在哪裡?他現在好嗎?台灣商人顯然有點着急了。老人家又說:我們全家和很多人一起來到台灣,當時情況亂極了,我們好象逃難的災民一樣,過了很長一段動盪不安的日子。哥哥的心情一直不好,等到後來台灣慢慢有了秩序,生活也穩定了,他依然是失魂落魄的樣子。根本就聽不進爸媽的話,整天嚷嚷着要回去。這樣的日子過了好多年,爸爸媽媽很失望,認定我哥這一生徹底毀了!當時我們住在中山區,爸媽看到哥哥這樣子就整天唉聲嘆氣的。最後想通了,給哥哥一筆路費讓他去散散心,釋放一下壓力,也許會好一些。後來哥哥在一個寺院裡找到了歸宿。就是南投的一個禪寺,那是台灣最大的禪寺,香客眾多、香火很旺。他在那裡剃度皈依,法號弘元。入寺後也許是接受了眾僧的教誨,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終於學會放下很多東西,慢慢地心情開始平靜下來,安心研修佛法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他雖然沒有實現爸媽的平生願望干一番父母認為的事業,甚至沒有為祖上留下一兒半女來接替黎家香火,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就隨他去吧,只要他健康地活着就好。值得慶幸的是哥哥在佛學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這是很多人所達不到的。
我爸爸、媽媽分別在八十年代先後離世。原來在中山區的房子因拆遷重建,我們搬遷至中正區。哥哥精心研究佛法,從一個普通僧侶一直干到監院,寺里大小事務都屬於他管,地位僅次於方丈。他本人大半生從事佛法研究直到八十三歲因病辭世。
台灣商人又問到:他臨終前沒有留下遺言、遺書、遺物什麼的嗎?黎國紅老人想了一會說到:出家人四大皆空,臨走時已經不能說話了。只是用手指了指這個舊皮箱,聽寺里僧人說他這個皮箱誰也不允許動,平時都是上鎖的,也沒有看見他本人打開過,作為唯一的遺物讓我們帶回家來了。
台灣商人和那個熱心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這個皮箱。黎建紅說:四年前拿回來哥哥的遺物就是這隻皮箱,好象只有幾件僧衣、一串佛珠 、幾個日記本還有就是他在佛學研究方面的一些獲獎證書之類的。台灣商人說:能否讓我們看看呢?老人爽快地答應了。他們幾個一起打開皮箱,翻開覆蓋在上面的僧衣,裡面的物品都顯露出來了。有四本厚厚的日記,有幾個獲獎證書,一串佛珠,剩下就是一塊金黃色的布料不知道裡面包裹着什麼貴重東西。他們三人將布料一層層打開,看到一個精緻的白手帕,上面繡着陳若琳三個字。一切都已明了,無需多言了。
四個大而厚實的日記本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好像前幾頁紙被水打濕過,有些折皺泛黃,如果沒有猜錯一定是哥哥黎國林流下的淚水。他按照日期由遠到近隨便翻了一下,赫然寫着陳若琳的名字,看來他和陳若琳分別後的一切都記在日記里了。這些遺物很珍貴,台商必須得經黎國林妹妹同意後方可帶回大陸交差。
黎國林妹妹也很通達人情世故,得知大陸還有人用大半生時間惦記着哥哥,心裡也是一種安慰。她沒有理由拒絕這一份赤誠的心愿,欣然接受了將哥哥遺物帶回大陸的請求,並默默祈禱哥哥在天堂一切安好。
再說老太太一家人接到台灣商人的電話後已經徹底相信了,兩個兒子也不再藏着掖着了,一五一十地告訴媽「人」找到了。全家人喜形於色。老太太心裡更是複雜,她也不便多問,更不能把這些情感表露出來,她沒有聽清楚黎國林到底是活着還是已經……
在孩子們面前她還得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樣子。這兩天全家人都感到時間真的太漫長了!再說台灣那位先生,他知道這一刻大陸兄弟已經等得太久了,仿佛看見了他們翹首期盼的樣子。回到大陸,安排好手頭上的工作就通知了李家兄弟倆:我已順利到達本市,明天就將從台灣帶回來的物品親手交給你們……
再看李家兄弟倆,事情越接近真相時心裡越有說不出的滋味,或許是這一刻等得太久了,或許是謎底解開之前懸念太多,反而不敢觸碰了。他們從心底里感謝台灣這位兄弟,這一次他們沒有安排在賓館見面,而是準備在自己的家中當着全家人的面當眾揭開黎國林與母親分手之謎,他們相信自己的母親會欣然接受一切現實的。
台灣商人其實也被這個老太太的真情打動着,特別是得知黎國林也深愛着陳若琳,只是命運將他們無情地分開。以致讓陳若琳等了黎國林一生,而黎國林又因失去陳若琳而終身不娶。這個愛情故事因它的悽美而變得悲壯而更加可歌可泣。同為中華兒女有血濃於水的深情,我雖然是台灣人,可這淺淺的海峽怎麼能隔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呢!這次我要圓滿完成這項「任務」,讓大陸人民感受到來自台灣人民的溫暖。希望兩岸能夠早日統一讓更多的親人能夠團聚。
不知不覺台灣商人的轎車已經行駛到李氏兄弟發給他的定位附近,剛探出頭就被李家兄弟微笑着迎了過來,一陣感謝過後在老大陪伴下向家中走去。老二把從台灣帶來的皮箱用雙手托起,似乎那裡面裝着什麼神聖的東西。老大打開門請台灣人進去,所有人都已到齊,看來大家都十分重視這件事,有的還是請假過來的。老二進門後把皮箱輕輕地放在茶几上,顯得小心翼翼。老大做了簡單介紹,大家的表情略帶嚴肅,說明大家都非常期待這樣一個結果。二兒子讓媳婦和妹妹把老母親從臥室扶過來,大兒子搬來一把椅子並鋪上軟墊讓母親坐在中間,其餘人都分站母親兩邊,似乎是舉辦一個正式的交接儀式。
台灣客人說那就開始吧!把自己從接受李氏兄弟重託及到台灣後怎樣找到黎國林妹妹,了解的黎國林全家離開大陸後的全部過程詳細地複述了一遍,大家聽得全神貫注,中間竟沒有一個發出聲音來。
很多未解之謎看來都在這箱子裡了。台灣商人幹事很細心,當時黎國林這個皮箱由於長期未打開過鎖子已經生鏽了。黎國林可能就不準備讓人打開,難道他有先見之明嗎?難道他預料到了陳若琳會讓人來取走它?當時打開皮箱時是把銹鎖硬撬開的,隨後又買了把新鎖鎖上去的。
台灣人從西服口袋裡掏出一把小鑰匙,然後輕輕地打開鎖,再把箱子上蓋輕輕地抬起來。首先看到的是一件僧衣,大約八成新洗得很乾淨。睹物思人,老太太及全家人好似感覺到了黎國林的氣息,那個英俊帥氣、文質彬彬的年輕書生仿佛又出現在老太太的腦海中。呼吸節奏也在瞬間加快了。揭開僧衣映入眼帘的是一串佛珠,整整一百零八顆。每顆佛珠都被弘元(黎國林)大師天天在手中把弄,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再下來就是那幾本證書了,它可是一位得道高僧榮譽的象徵,多少僧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啊!
繼續看弘元大師的遺物,當打開被金黃布料層層包裹的神秘物品時,老太太的眼睛剎那間有了神采,雖然過去七十年了她一眼就認出自己送給黎國林的那方白色的手帕,那可是她一針一線連夜為黎國林繡出來的。而且還繡着她的芳名,白手帕保存良好,只是年代久遠有些許地泛黃。說明黎國林至死都不曾忘記她陳若琳,也許選擇出家為僧才能做到終身不再另娶呀!
皮箱裡只剩下一樣東西了,那是四本厚厚的日記本,和現在的製作工藝是不一樣的,只能證明其年代太久遠了。大兒子按照擺放順序隨手拿起一本交給媽媽,老太太拿起掛在脖子上的高度老花鏡,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1949年4月18陰。陳若琳,我們已經二十多天沒見面了,你到底在哪裡呀?我很想你,也想告訴你一件大事,我可能就要離開這裡了,到很遠的地方去,我們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面了。怎麼辦啊?我真的無法忘記你。哪怕見上一面也行啊……
這頁紙上有非常明顯被水漬浸濕的痕跡。這應該是黎國林的眼淚造成的。陳若琳看到這裡禁不住老淚縱橫,失聲痛哭起來……
二兒子趕緊過去安慰媽媽別哭,女兒、兒媳們也都上去扶住媽媽的身體,防止她因過度悲傷而失去重心。不想老太太卻瞬間止住了哭泣,大聲說:黎國林啊,你是好樣的!我陳若琳沒有看錯你,等你一輩子等得值了,等得心甘情願,等得無怨無悔!最後的無怨無悔拖得很長很長……
她接着說:黎國林啊!我現在過得很好,你就安心吧!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不知是老天被陳黎兩人的愛情故事所打動,還是用傾盆大雨來沖刷陳若琳心中的痛苦與悲傷!從此以後陳若琳的心情反而好了許多,黎國林的這些遺物陪伴着她,她的心也跟着日記里的情節跌跌宕宕、起起伏伏。現在的陳若琳內心是平靜而安詳的,每天清晨都會打開門窗,呼吸着新鮮空氣,也迎接着一輪輪新的陽光……
作者感言:親愛的朋友們!陳若琳與黎國林的愛情故事到此就要結束了。作為本文作者的我也曾被故事情節幾度感染淚目。也許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完全虛構杜撰的故事,可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薰染之下,這樣悽美婉轉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的。從牛郎織女到梁祝化蝶,從孟姜女哭長城到望夫石的傳說,以至於前不久發掘出土的千年擁抱的屍骨圖片,無不在讚美與頌揚着中國古代至純至美的愛情故事。她們是深植於中華民族骨髓、流淌在中華兒女血液里的一種雄渾而博大、純粹而深邃的愛。這愛可以跨越時空,超越生死……
陳黎兩個人的愛情其實就是中華民族愛情史的一個縮影和組成部分。文中不僅只有男女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更有長輩對兒女,子女對父母的深深愛戀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愛是不變的星辰,愛是永恆的星辰。有愛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愛是人世間最美的語言,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讓我們的心中永遠充滿着綿綿愛意,這個世界將會是更加美好的明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