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里的七情指的是什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情緒里的七情指的是什麼,七情致病傷及內臟,主要是影響臟腑的氣機,使臟腑氣機升降失常,氣血運行紊亂。不同的情態刺激,對氣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七情影響臟腑氣機的病變規律,《素問》概括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原文
七情與情志是一般和個別的關係:情志是對包括七情在內的所有情志特徵與屬性的抽象和概括,七情則是情志概念下的具體的七種情志。
喜
是伴隨願望實現、緊張情緒解除時的輕鬆愉快的情緒體驗。情緒研究認為:快樂是指盼望的目的達到、緊張解除時的情緒體驗。願望實現是喜的來源。機體的臟腑精氣充盛,氣血和調,生命狀態良好,則感受敏銳且對生活期待高,易於對願望實現產生相應的內心體驗並感受到心身的喜悅。喜的情緒體驗的關鍵特徵是緊張的解除和輕鬆、愉快的體驗。
怒
是由於願望受阻、行為受挫而致的緊張情緒的體驗。怒與其他情緒不同,單純體內氣血沖逆足以導致怒的產生。因此,機體氣血亢逆的內在變化,外界因素阻礙個體願望實現,是導致怒產生的基本條件。
憂
是對所面臨問題的解決看不到頭緒,心情低沉並伴有自卑的複合情緒狀態。其情緒範圍較廣,包括從輕微的一時性的憂鬱體驗到較嚴重的難以自行恢復的憂鬱狀態。一般輕者曰憂,中度者稱為憂鬱,重度憂鬱則稱為鬱症。憂鬱以情緒低落、興趣減低甚或喪失為特徵,機體活動水平也處於低下狀態,故伴有性慾低下、活動減少等相應表現。
思
是對所思問題不解,事情未決,思慮擔憂的複合情緒狀態,通常稱為憂思。思慮與憂鬱相近,均有臟腑精氣不足的內在因素及情緒低落的特徵。但思慮尚伴有輕微焦慮,即對所面臨的環境感到壓力、所考慮的問題感到擔憂的心理負擔,其思維是正常的活躍的。而憂鬱不同,其思維以遲鈍呆滯為顯著特點。
悲
是指人失去所愛之人或物,及所追求的願望破滅時的情緒體驗。悲有程度的不同,輕微曰難過,稍重可謂悲傷,再甚則曰哀痛。產生悲的外界原因是失去所珍重的人或物和所追求的願望的破滅,內在因素則是個體的髒氣虛衰。悲與喜具有對立屬性,表現在對社會事件的滿足與破滅、臟腑精氣的虧虛與充實兩個層面上。
恐
指遇到危險而又無力應付而引發的懼怕不安的情緒體驗。恐懼產生的外在因素是面臨威脅而無能為力,這是導致恐懼的關鍵原因。另外,看到或聽到恐怖情景,即使並非親身經歷也能產生恐的情緒體驗。恐的內在因素主要為臟腑精氣虧虛。
驚
指突然遭受意料之外的事件而引發的緊張驚駭的情緒體驗。產生驚的關鍵是意外之事不期而至。驚雖多由外發,但常伴隨其他情緒體驗,以複合情緒狀態存在。如因已盼望之事不期而至產生的驚喜,突遇險情而險未至的驚嚇,遭受不測風雲而前景未卜時的驚恐等。恐和驚不同,體驗較單純,主要為懼怕不安,伴隨逃脫的企圖行為,而驚可伴喜亦可伴恐。
七情代表中醫學對人的基本情緒的認識。除七情之外,愛與恨、自豪與羞澀、尊嚴與蔑視等,也是人類基本的情志表現。
七情致病
七情致病傷及內臟,主要是影響臟腑的氣機,使臟腑氣機升降失常,氣血運行紊亂。不同的情態刺激,對氣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七情影響臟腑氣機的病變規律,《素問》概括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怒則氣上,是指過度憤怒可使肝氣橫逆上沖,血隨氣逆,並走於上。臨床可見氣逆、面紅目赤,或嘔血,甚則昏厥卒倒。
喜則氣緩,包括緩解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喜能緩和緊張,使營衛通利,心情舒暢。《素問》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矣。」但暴喜過度,又可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出現精神不能集中,甚則失神狂亂等症。
悲則氣消,是指過度悲憂,可使肺氣抑鬱,意志消沉,肺氣耗傷。
恐則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可使腎氣不固,氣泄於下,臨床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則傷精,發生骨酸痿厥,遺精等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