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惠山寺經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惠山寺經幢,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的惠山寺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沿革

無錫惠山寺「古華山門」內有兩座石經幢,右為唐造陀羅尼經幢,左為宋普利院大白傘蓋神咒幢。其中陀羅尼經幢為唐朝乾符三年(876年)建造,上面有白鹿山人李端符書,總高523米,下有基座二層。底層為八邊形須彌座,下有雲水紋,中間束腰鐫角柱體,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並序書,每面9行、行59宇。而普利陀大白傘蓋神咒幢為宋熙寧三年(1070年),幢身刻四個獅頭,枋唐幢建造,其形式大小基本相同。由於幢基破損嚴重,1998年11月,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所負責全面修復,將兩幢埋於地下的三層升高至地面上,並採取扶正、補缺及防風化措施,重新恢復經幢原貌。2006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定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造歷史

唐陀羅尼經幢,建於唐乾符三年(876)。高6.26米, 底部直徑1.48米。由幢基、幢身、幢頂三部分組成。幢基為三組八角形束腰式基座,底部為束腰形須彌山;中間一組底座上滿刻海水紋,八角形束腰上浮雕獅子四個,姿態各異,上乘覆蓮瓣托座;上面一組八角形束腰上面刻壺門式龕八個,內雕佛像,結跏趺坐,其上為仰蓮瓣,仰蓮之上為八角形座,每面刻欄杆,轉角處為蓮瓣首望柱。幢身立於欄杆石座之上,作八棱形石柱,遍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系白鹿山人李端符書[2]。幢身上部為八角形寶蓋裝飾,角隅處均飾獅首,口銜連珠狀瓔絡帶。寶蓋上置扁圓狀石,四面刻寶相花圖案。其上承托仰蓮瓣,蓮瓣上發現有八個方形柱洞,估計原有石雕勾欄,現已全部散失。仰蓮上為束腰柱形,上刻壺門式龕八個,內雕佛像,結跏趺坐,其上為八角形寶蓋,角隅處雕有力士頭像,分別淺雕有牛、羊、鹿角和獠牙。寶蓋上置扁圓形石,上刻瑞花圖案。幢頂為八角攢尖頂,檐角上翹,上置扁圓形石,未見紋飾,最上為寶珠

宋大白傘蓋神咒幢,建於北宋熙寧三年(1070),由無錫縣萬壽鄉靜安里劉元規等建。高6.22米,底座直徑1.40米。其形制和大小與唐陀羅尼經幢基本相同,幢身刻咒而不刻經,文字上下兩端刻三角形和折線紋組成的邊飾。

唐宋石經幢歷經千年變遷,幢基最下部三層已湮埋於今地表下,地面部分也已殘蝕傾斜。1998年11月,由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所負責全面修復,將兩幢埋於地下的三層升高至今地面上,並採取扶正、補缺及防風化措施,重新恢復惠山寺經幢原貌。

形態特徵

惠山寺經幢是江南地區現存較為完整的佛教石刻藝術遺物。幢身高大,形體華麗,雕刻精美,顯示出晚唐時代的雕刻藝術風格。為研究我國古代佛教藝術和無錫地方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視頻

惠山寺經幢 相關視頻

惠山寺石經幢體檢報告出爐,要讓文物活下去,還要活得有尊嚴
惠山寺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