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與死 (電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與死
圖片來自tube

愛與死》是伍迪·艾倫1975年執導的喜劇片,伍迪·艾倫在其中飾演了男主角鮑里斯,黛安·基頓則飾演女主索妮婭。

這兩位生活在拿破崙時期的俄國人以拙劣又嚴肅的方式反覆激辯哲學話題,影片以此戲謔地諷刺了俄國文學。伍迪·艾倫也認為這是他至今拍出最搞笑的作品[1]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於拿破崙(詹姆斯·托爾根 飾)稱帝、法國入侵奧地利拿破崙戰爭期間。鮑里斯·格魯申克(伍迪·艾倫飾)是一個懦弱的和平主義學究,卻因戰時需要被強征入伍。此時他一心愛着表姐索尼婭(戴安·基頓飾),而後者即將嫁給一個魚販子,深感絕望的他隨後由於一系列的偶然成為了戰爭英雄。

回到家鄉後,他立刻向索尼婭求婚,索尼婭雖不愛他,但明白他恐怕即將在一場約定的決鬥中喪命,於是答應願與他結婚。然而鮑里斯出人意料了活了下來,索尼婭也只得兌現諾言,婚後的兩人一貧如洗卻時常激辯哲學。其後,拿破崙的軍隊打到了他們附近,鮑里斯計劃逃跑,而他的妻子則一心想着當年生孩子的計劃,決定嘗試刺殺拿破崙,以此擊退法國。經過一番似是而非的哲學思辨後,鮑里斯勉強同意執行刺殺行動。兩人的刺殺以失敗告終,索尼婭逃過了圍捕,而鮑里斯則被處以死刑,死前一個幻象告訴他他將得到上帝寬恕。


評價

影片在北美收入了月兩千萬美元[2],成為1975年最賣座電影中的第18名。在爛番茄網上,18名批評家,包括該站3位「頂級批評家」,都一直認為該片不錯,打出了平均8.1的高分[3]

參考文獻

  1. Stafford, Jeff. Love and Death (1975). TCM.com. [2013-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he was able to pay homage to some of his favorite films: a battlefield hawker who sells blinis to the troops recalls Harpo Marx in Duck Soup (1933), a dueling scene appears modeled on a Bob Hope routine in Monsieur Beaucaire (1946), the climax is a direct nod to Ingmar Bergman's The Seventh Seal (1957) and the Scythian Suite by Stravinsky is used as background music in one scene, just as it was in Sergei Eisenstein's Alexander Nevsky (1938). Famous dialogue from the novels of Tolstoy like ..War and Peace and Anna Karenina is also parodied along with in-jokes about the poetry of T.S. Eliot. 
  2. "Love and Death". Box Office Mojo. [201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0). 
  3. Love and Death. Rotten Tomatoes.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