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傷(徐江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感傷》是詩人徐江創作的詩歌。
作品原文
在我有限的閱讀生涯中
那些遙遠語種的詩篇屢屢令我驚異
比如我忘記名字的一個 希伯萊語詩人
他寫在耶路撒冷的一次早餐
他寫餐桌 寫玻璃窗外的街景
然後是槍聲 是腦漿
與台布上花朵的想象
誰都知道那是他生活的城市
他屬於的世界
我們無須親自拜訪哭牆就能驗證
作者的誠實
而我們能留下什麼
面對情變有人去歌頌老玫瑰
看到陽光的瑰麗有人卻興奮地要談他吮吸過的
所有內褲
想想你忘了什麼
鑰匙
你的鑰匙是不是還能打開另一戶陌生的人家
你將發現什麼
屍體
生日聚會
你家鄉的初戀情人在這裡瘋狂賣淫
鑰匙帶你發現黃金
或者是一雙鞋
你買壞了
你因之和店主一場撕打
你進了局子
你又被局子裡店主的哥們一陣胖揍
這貌似小說的際遇
一雙鞋能不能讓你的詩變得有力可信
你忘記了白粉
它就在你的城裡賣着
多少人和它一起飛了
但有一兩首動人的歌兒留下來
你記住了童年 還回憶它
可你迴避了這個回憶本身蘊藏了多大的不幸
你為什麼不能把它寫出來
一片葉子 它一波波滑翔過了
我們流淚的夢邪惡的夢
一捧骨灰 它逼你顯得酷
顯得與輝煌與瘋狂如此無緣
註定難以持久的親吻
不時在詩中閃爍眷戀的甜香
那偶然聽過的槍聲 沒法不讓人
對緘默對曖昧對人生
浸滿無限厭惡和沮喪
現在
當有人將這些視作感傷
我願意承認
我時代的一切與我血脈相連
而我的感傷已來得太晚
作者簡介
徐江,詩人、作家、文化批評家。現居天津。 生於1967年,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多年從事媒體策劃及編輯工作。先後在百餘家媒體開有專欄。 著有文化史《啟蒙年代的鞦韆》、詩集《雜事與花火》、《我斜視》、批評集《十作家批判書》、《十詩人批判書》、隨筆集《愛錢的請舉手》等多種。有作品被譯為英、韓、日、西班牙等文字。[1]
1987年開始寫作,1991年創辦著名同仁詩刊《葵》。2001年起,應邀陸續成為詩歌網站「個」、「唐」、「詩江湖」等論壇駐站詩人。在「詩生活」辟有「我從不正眼看人」;在「個」先後辟有「徐江在津」、「雜事與花火」;在「詩旅程」辟有「2050年的徐江」等詩歌專欄。是自上世紀末出現的一個新興批評種類——「文藝酷評」的主要代表。主筆的《十作家批判書》曾創當年度文學批評類圖書暢銷的佳績。曾獲得「詩參考」十年經典詩歌獎、「天問」詩歌獎。[2]
徐江的詩,可能是當代最難以被界定的。在先鋒詩歌陣營之外,徐江當然被當成口語詩人,但在口語詩界,徐江到底是不是口語詩人成為了爭議的焦點,甚至成為口語鷹派詬病徐江的理由。單純從文本本身來說,徐江的抒情詩,也是當代最有特點的抒情詩之一,有非常鮮明的心靈結構。[3]
對於徐江來說,這種爭議和定義一點都不重要。他強硬地讓自己成為了一個不可被界定的詩人。他既包含了高度先鋒自由口語解構的一面,也包含了經典高蹈肅穆的一面,這兩者在徐江的精神世界裡形成了合一,並沒有導致價值觀的對立。他一方面大量創作「雜事」或者說「雜記」體口語詩,在最大程度上以此來實現通往自由之路的心靈探索;另一方面他始終在貢獻一種可以被「徐江體」的抒情詩經典。他可能是最固執的那種詩人,至少在我的觀察中,徐江這麼多年從未聽取任何對他寫作的勸告,他就這樣把自己寫成了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構建了自己的詩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