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慈利縣第三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慈利縣第三中學(原澧西中學)創辦於1939年,始招初一兩個班,共104人,教職工15人。創立時校園占地約850平方米。但設備簡陋,只有少量籃球、排球、單槓、油印機等。圖書約200餘冊。到1949年上半年,共辦20個班,畢業339個學生。該校自創辦起就注意辦學質量和辦學特色。抗日戰爭時期注重抗日宣傳教育、軍訓、晨操和勞動。學生中有很多後來成為商界名流和軍界名將,如旅居台灣的朱和清先生和原國民黨彭名鍾將軍等。

歷史變遷

1950年2月,新政府正式接管澧西中學。但由於當時農村發生饑荒,夏季又出現了嚴重蟲災,經濟很困難,全校只有71名學生,8名教職工。195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廳決定,澧西中學由私立改為公立,學校更名為「湖南慈利第三初級中學」。

建設發展

1954年9月,上級派向錫梅任三中校長,招收新生兩個班,全校共6個班,289人。1960年下期,在籍學生初中15個班,806人,高中2個班,98人,全校共計17個班,904人,教職工50人。五十年代後期,學校歷經整風、反右、大躍進等運動,受到極大挫折。60年代初,根據國家「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學校提出了「調整布局、壓縮規模、精簡數量、提高質量」戰略,取得突出成績:(1)學校的政治氣氛濃厚,師生思想覺悟高,好人好事蔚然成風。(2)教學質量不斷上升,在全縣名列前茅,升學率達80%。1964年畢業生考入長沙市一中3人(原省立一中)占慈利4人中的75%。(3)校舍設備不斷擴大完善。由解放初期的5棟校舍48間,537平方米,圖書標本共981件,發展至1961年的校舍12棟,72間,3736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15間,1480平方米)圖書5596本,儀器已基本能分組作實驗。(4)為國家輸送了大量人才。這一時期共辦初中55個班,2750人,畢業2310人,高中4個班,198人,畢業2個班92人,升入高一學校1600名,參軍65人,參乾的38人,陸續參加工作200多人。這一時期成為三中的第一個輝煌時期。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時期,三中與全國一樣受到巨大的衝擊,各方面都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三中迎來了歷史上第二個和第三個輝煌時期。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學校教學秩序步入正常軌道。學校規模不斷擴大,1986年以前,一般為12個班,600人左右;以後一般為18個班,1000人左右。1978年下期柴志旺以文革後首任副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身份主持三中工作(1981年8月以後,又專任黨支部書記),堅持實事求是、認真落實中共中央的政策,尊師愛才,使教師工作放心、稱心、安心。學校教學質量又有大幅度提高,慈利縣第一個北大生從三中走出。以後先後擔任校長的吳愈清、胡先明、殷系明逐步建立健全教師、教學、學籍、學生、財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各項工作有章可循、獎優罰劣、從嚴治校。並採取國考與會考並重的策略,大量啟用青年教師,認真轉化後進生,重視教改、實驗與課外活動,致使三中成果輝煌。畢業會考成績顯著。1995年,許旖旎以全張家界市文科狀元總分606分的成績考取北京大學。

1995年以來,先後籌資近500萬元,配備了微機房、課件製作室、多媒體教室和智能廣播教學系統及現代辦公系統,為各班級裝備了電視機、飲水機。征地近2000平方米,拆除了近4000平方米的危房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築,新修了一棟高標準的學生公寓和教工生活樓,全面整修了學生教室、寢室、改造了水路、電路,更新了生活鍋爐,新添了近10萬元的圖書儀器資料。封閉了橫穿校園的民用公路,拓展了校園可利用面積。整修了操場、球場,新修了通透式圍牆,完善了校園綠化、美化、亮化建設。加強了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添置了一座寓意學校近來年辦學特色的雕塑,增添了校園濃厚人文底蘊的時代氣息。2002年,晉升為市級重點中學。2003年,徐江同學榮錄為空軍飛行員。是年,有學生近1800人,30個教學班,生源覆蓋全縣100%的鄉鎮和永定部分鄉鎮。有教職工114人,校園面積接近70畝。一個擁有現代教育資源、較好學習生活條件的慈利三中已經崛起。

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1](拉丁語:artes liberales,英語:liberal arts),又譯為文理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全人教育、通識教育、素質教育[2],原是指一個自由的古代西方城市自由人(有產者,即不需要出賣勞動力,僅憑產業就能生活的人,如貴族。不包括手工業者和奴隸)所應該學習的基本學科,現代則是作為生活常識的內容,可以在社會學校修習、也可以透過參加展覽等方式獲得知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