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慕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慕名,讀音mù míng,漢語詞語,意思為羨慕人家的好名聲。中文名 慕名 注 音 ㄇㄨˋ ㄇㄧㄥˊ 拼 音 mù míng 解 釋 羨慕人家的好名聲.

慕名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1 解釋.2 出處.

解釋

1、仰慕名聲。2、愛好名譽。 [1] 3、羨慕人家的好名聲。 [2]

出處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幾位維新朋友,慕名來訪他。」《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贊》:「 陽平 之 王 多有材能,好事慕名,其勢尤盛,曠貴最久。」 《後漢書·劉虞公孫瓚傳論》:「 劉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 《三國志·蜀志·龐統傳》:「卿好施慕名,有似 汝南 樊子昭 。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 《白雪遺音·八角鼓·清晨起》:「原來是近隣的街坊賢母子,慕名來送小兒曹。」《何典》第八回:「那兄叫做 摸壁鬼 ,令弟叫做 摸索鬼 ,也是慕名來學的。」 《人民日報》1982.3.14:「不少 中 外旅遊者紛紛慕名而來, 西安 更成了世人矚目的地方。」

慕名
圖片來自百度

示例

1、懸樑刺股: 漢代孫敬讀書非常勤奮,從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讀到皓月東升,中間一刻也不休息。假如看倦了想打盹,就拿一根繩子系在頭頂上,繩子另一端掛在屋樑上,這樣就無法打瞌睡,讓自己始終保持清醒。憑着這股勁,孫敬終於成為當世大學者。而戰國時蘇秦出身寒微,常常被人瞧不起,但他讀書非常勤奮,如果昏昏欲睡,就自己拿一把錐子來刺擊大腿,血一直流到腳踝。尖銳的疼痛又提醒他繼續用力。就這樣,蘇秦終於學成滿腹經綸,掛六國相印,主持合縱抗秦的大計。 2、焚膏繼晷: 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在自述自己的學習經歷時說:「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據說他讀書學習時,經常是口中不斷地吟誦着《六經》,手中不停地翻閱着各種典籍,從點起油燈一直學到天亮,就這樣夜以繼日,一年又一年。 3、勤能補拙: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詩人畫家鄭板橋,他天資並不聰明,記憶力也不好。但勤能補拙,他就在「勤」字上下功夫。例如:一本書,別人只需看一、二遍,就可以記住它的內容,但鄭板橋不行。於是,他就多讀幾遍,一些經典的書籍,他還會讀上百遍,直到融會貫通,徹底弄懂才肯罷休。他不僅勤於讀書,還勤于思考和勤於練習。他常常眼望天空,一動不動地發呆,別人跟他說話,他的回答也常常是答非所問,或前言不對後語,其實他是在專注地思考問題。正由於他勤奮努力,終於成為清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和詩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