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懿德太子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懿德太子墓,位於乾縣乾陵東南隅的韓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有關部門對其墓進行發掘。現已在墓區建成博物館,展出文物,開闢參與性旅遊項目,供中外遊人參觀。[1]

中文名: 懿德太子墓

開放時間: 8:00~18:00

門票價格: 旺季30元;淡季15元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陝西省咸陽市

建議遊玩時長: 建議1-2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基本介紹

中國唐代中宗長子李重潤的墓。位於乾陵東南隅,在今乾縣城西北約3公里的乾陵鄉韓家堡村北面。1971年發掘。李重潤於大足元年(701)與其妹永泰公主被武則天杖殺。神龍二年(706),中宗復位後陪葬乾陵,並號墓為陵。該墓地表有雙層封土,呈覆斗形,南北長56.7米.東西寬55米,高17.92米。整個陵園南北長256.6米,東西寬214.5米,陵園四角有夯土堆各一,南面有土闕一對。闕南有石獅一對,石人兩對(一對只殘留底座)。石華表一對(已殘,倒塌後埋入土中)周圍設圍牆,南面有土闕、石獅、石小人、華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四對小龕、前後甬道和方形前後磚室組成。全長100.8米。葬具置於後室,為廡殿式石槨,外壁雕飾頭戴鳳冠的女官線刻圖,墓壁滿繪壁畫,保留約40幅。墓道兩壁以樓闕城牆為背景繪太子出行儀仗,過洞繪馴豹、架鷹、宮女、內侍等。第一、二天井繪列戟,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繪持物宮女、伎樂等宮廷生活畫面。墓頂繪天象。該墓已遭盜掘,仍出土文物1000餘件。有太子哀冊、俑、三彩器和鎏金銅馬飾等。

墓室介紹

墓道

墓道是由南向北呈28o的斜坡,寬3.9米,水平長26.3米,墓道用紅褐色土夯築,兩側牆上有壁畫。從墓道入口處東為着盔甲、穿戰袍的儀仗隊行列。儀仗隊後面是青龍和以北為背景的城牆、闕樓。城牆轉角為方形,闕樓在城牆南面。城內有大批儀仗隊作行進狀。墓道西壁壁畫,除白虎(對青龍)外,余與東壁壁畫同。

過洞

為券頂土洞,長、寬、高隨墓內坡度不同而異,一般高3.15米.長3.72米,寬2.44米。地面用土夯實,洞頂用長條磚砌築,一層平臥,一層立磚,其中有一層土坯。過洞有壁畫。第一過洞東、西壁分別畫牽豹男僕四人,頭戴幞頭,身穿黃袍,腳穿長靴。左手牽一豹,其中兩人,腰帶馴豹工具鐵撾。過洞南壁兩側畫宮殿。第二過洞東壁畫男僕四人,其中兩人為馴鷹者。第三過洞東、西壁各畫內侍七人,頭戴幞頭,身穿圓領長袍,手持笏板,分別穿紫、紅、綠、黃袍,腳穿長靴和手持團扇的侍女兩人,頭結半翻,上穿紅色短衫,下穿紅色長裙,肩披綠巾。第六過洞東、西壁分別畫提炭盆的宮女兩人。

天井

天井7個,均在過洞之間,墓內看到的有5個,另2個是暗天井。天井由自然地面直通墓底,長、寬、深不等,一般約長2.85米,寬3.75米,深8.5米至15米左右,四角畫紅色柱子,上繪拱。第6、第7兩個天井開在前甬道內,然後砌磚封閉券頂抹灰,在墓內看不見這兩個天井的痕跡。天井兩壁有壁畫。第1、第2天井東、西壁畫大型戟架4個,每架上插戟12根,戟頭下為虎頭,虎頭下面有紅、綠、黃各色彩帶。戟架前站立兩隊儀仗隊,每隊12人,分3排,分別穿紫、紅、綠、黃袍.腰間佩弓囊和劍。唐代的戟制度表示品位,12戟架在陝西尚為第一次發現。第3天井東、西壁分別畫車一輛,車上坐一人,身穿紅袍,車前站立四人,兩人舉團扇,車後兩人相對而立。

小龕

小龕8個,龕為土洞,四角攢尖頂,長、寬各1.8米。小龕分別在第2、第3、第4、第5過洞近底部的兩壁。龕內分別放置陶俑和各類生活用器等隨葬品,比較完整的有六個小龕,另兩個小龕隨葬品被盜竊一空。

前、後甬道

前甬道20.3米,寬1.6米,高2.39米;後甬道長8.45米,寬1.68米,高2.29米。全部磚砌。砌築方法一平一立,然後由兩邊起券。第6、第7兩個暗天井即開在前甬道內。前甬道西壁發現盜洞一個,洞口長0.6米,寬O.4米。前、後甬道東西壁畫宮女像,有手捧包裹、手持琵琶或手拿生活用器者。甬道頂部畫寶相花、蔓草或雲鶴。懿德太子墓發現玉冊殘片11片,為大理石質,歐體字,陰刻,填金。文字是:「太子重」、「高居」、「方春」、「來裔今」、「存」、「朱邛而」、「終」、「居」、「月甲戌朔廿」。後甬道口附近設一石門,門楣、門框、門扉皆線刻各種紋飾。

前墓室

前墓室長4.54米,寬4.45米,高6.3米。東、西壁略呈弧形,頂為穹隆頂,頂懸掛油燈的鐵鈎一個。四壁有壁畫。東壁兩組壁畫,一組畫宮女六人;頭一人為領隊,分別手托蠟燭、持包袱。另一組畫宮女七人:頭一人為領隊,分別手托盤、瓶、蠟燭、杯、團扇等。西壁畫二組宮女14人。頂繪天體,東是金烏(太陽),西是玉兔(月亮),深灰色的天空,白色星點密布在銀河的兩邊。

後墓室

後墓室長5米,寬5.3米,高7.1米。東、西壁略呈弧形,頂為穹隆重頂,頂懸掛油燈的鐵鈎一個。後室壁畫以東壁較完整。畫面兩組宮女19人,分別手托果盤、執箜篌、持琴、抱琵琶、捧燭台、捧包袱、捧方盒、持瓶等。頂部畫天體,東是金烏(太陽),西是蟾蜍,還有銀河和星星。墓室西側放置石槨一具,槨內殘存兩副被攪亂過的人骨架,其中有男左肱骨、左右股骨、骨盆和女左右肱骨、左右橈骨。經鑑定,在男骨盆上有一條明顯的骨骺線,斷定其年齡不超過20歲,與文獻記載懿德太子卒年僅19歲和以裴粹已死之女為冥婚合葬均相符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