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戲園子(張利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戲園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戲園子》中國當代作家張利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戲園子

再一次看到戲園子時姥爺過世20年,姥娘過世13年,那戲園子依舊和小時候一樣,開滿紫色的桐花,那一樹樹的桐花,像是淺紫色的雲,漂浮在園子上。園子已經不再是戲園子了,看起來像是個廠房,門口兩個五十歲左右的工人,褲腳上滿是白點,扛着工具包在等回家的班車。 這次的匆匆一瞥,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姥姥和姥爺帶我來趕廟會的場景。

春天會多,尤其是桐花開的時候,姥姥愛看戲,姥爺愛鳥,每年的三月三,都會來這個戲園子裡趕會,記得進去時,有一個迎門,平常磚壘的迎門,繞過迎門就熱鬧了,賣茶壺的、賣鐮刀的、賣面人的、賣古董的,應有盡有。賣古董的最吸引我,啥樣的古董都有,尤其是創匯時期的瓷器,色彩鮮艷明快,我相中了一對罐子,上面畫着人物、花鳥,那描畫的美人,細長的眼睛、飄逸的裙子,至今仍是嘖嘖讚嘆。我覺得我喜歡繪畫,也許就是受那些精美地瓷器和字畫啟蒙。

穿過一個月亮門。就是唱戲的了,姥姥愛看戲,她支開他的小馬扎,就開始看戲了,我對看戲是沒什麼興趣的,咿咿呀呀,一會哭,一會打,實在無趣。跟姥爺去鳥市我是十分樂意的。鳥的品種很多,羽毛艷麗的、叫聲好聽的、長尾巴的、短尾巴的,各種各樣。印象中見到一個老媽媽。在涼亭石桌上賣鳥,一隻藍色的鳥吸引了我,長長的藍色的尾巴,翎是白色的,我趕緊跑過去,那個老媽媽卻將鳥藏了起來,我在石凳上等着,巴巴地求老媽媽掏出來讓我看看,老媽媽從布袋裡掏出的都是些灰不溜秋的鳥,我不信,直到老媽媽收拾東西走了,才戀戀不捨地去找姥爺,後來跟姥娘說這件事,姥娘說我是在夢中看到的,沒有那樣的。那時的我也才六七歲,也許分不清境和現實。

到了傍晚,坐在姥爺的馬車上回家,小路彎彎曲曲、顛簸起的塵土在夕陽下更是茫茫,他們故去那麼多年了,那時的那些人、那個廟會、那個戲園子,都消失在那時塵土揚起的夕陽中了。[1]

作者簡介

張利彥,莘縣翰林學校小學部老師,喜歡讀書、繪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