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草堂占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1] 。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博物館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蹟地,年遊客量達百萬餘人次。 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2020年3月,為感謝全國醫護人員的堅守奉獻,博物館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及其家屬實行年內免費。

2020年5月,獲得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組織工作先進集體 。

線上遊覽:數字博物館 內容來自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

中文名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外文名稱:Du fu thatched cottage museum in chengdu

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300畝

開放時間:(5月~10月):8:00~18:30 (11月~次年4月):8:00~18:00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50元/人

著名景點:少陵草堂、大雅堂、萬佛樓等

景區類型:人文景觀

歷史沿革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來到成都。

公元760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公元761年春天,茅屋落成,稱「成都草堂」。他的詩「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這裡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因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而又被稱做杜工部。

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帶口告別成都,兩年後經三峽流落荊、湘等地。

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傾毀不存。

唐朝大曆年間(766年11月-779年12月),草堂的大部分被時任四川節度使崔寧的小妾(浣花夫人)任氏族據為私宅。

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處」, 使之得以保存。

宋代又重建,並繪杜甫像於壁間,始成祠宇。

此後草堂屢興屢廢,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規模和布局。

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入川,草堂毀於兵火。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朝均對成都草堂進行了重建和修繕。

民國後期,地方軍閥混戰,草堂成為軍隊馬廄和傷病者醫療的病院,這段時期對杜甫草堂的破壞很大,祠宇門窗、亭台水榭均被拆毀,所懸掛楹聯匾額損失殆盡,多被官兵取下當柴禾燒了;工部祠內的杜甫塑像遭到風吹雨淋,不得已,草堂寺的僧人給雕像戴上斗笠。

1952年,杜甫草堂又經全面整修後,正式對外開放。

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

1958年3月7日,[[[毛澤東]]在參加成都會議的閒暇時間,參觀了杜甫草堂。

1959年,由李劼人主持過杜甫草堂的大規模修建,當時他是成都主管文化的副市長,為修建杜甫草堂組織了一個籌委會,成員多為文化名流,博學鴻儒;修繕主旨為「注重杜甫的人民性,不能將草堂修得富麗堂皇,雕樑畫棟,要突出建築的古樸和園林的幽靜之美」。

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更名為杜甫草堂博物館。

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館。

1997年2月,政府又拔出專款,借鑑川西民居的特點,重建了杜甫的茅屋。

1999年,建成「杜詩書法木刻廊」,陳列着百餘件杜詩書法木刻作品。

2005年,重建「萬佛樓」,復原了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東有崇麗閣,西有萬佛樓」之風貌;成為杜甫草堂又一標誌性建築。

2006年12月,博物館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8年5月,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9年4月,與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等8家單位聯合發起西南旅遊景區聯盟。

文物價值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內珍藏有各類資料3萬餘冊,文物2000餘件。包括宋、元、明、清歷代杜詩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種鉛印本,還有15種文字的外譯本和朝鮮、日本出版的漢刻本120多種,是有關杜甫平生創作館藏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杜甫草堂收藏的「杜甫詩意畫」在中國畫壇成為一個專題畫類,全國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現代大家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劉海粟、吳作人、李苦禪、王雪濤等也多以杜詩畫意為題材創作出風格各異的精品。

成都杜甫草堂因詩名揚天下,借詩聖而後世流芳。

2001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鋪設地下管道施工中,分別在草堂正門西側和工部祠東北面發現唐代灰炕和唐代民居遺址,出土了大量陶瓷器皿,建築構件以及牆基、水井、水溝、灶台等民居遺存。它們的年代與杜甫在成都生活的時期很接近。杜甫草堂唐代遺址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唐代文化遺存之一,它展現了唐代成都地區的社會生活風貌,印證了杜甫對其居住環境及其生活情景的描寫,為杜甫草堂的歷史沿革提供了實物佐證。

展館布局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已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慶重建時的格局,總面積近300畝。園林是非常獨特的「混合式」中國古典園林。

博物館按功能區分為:文物景點遊覽區(草堂舊址)、園林景點遊覽區(梅園)和服務區(草堂寺)。草堂舊址內,照壁、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旁配以對稱的迴廊與其它附屬建築,其間有流水縈迴,小橋勾連,竹樹掩映,顯得既莊嚴肅穆、古樸典雅而又幽深靜謐、秀麗清朗。工部祠東側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徵着杜甫的茅屋,已成為杜甫草堂的標誌性景點和成都的著名景觀。

館區景點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核心文物區內,有照壁、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等景點。

正門

正門是杜甫草堂主體紀念建築群中軸線上的第一重建築。正門匾額「草堂」二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親王允禮所題,門兩側還懸掛有一副對聯「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出自杜詩《懷錦水居止二首》,這兩句詩十分準確地點明了當年草堂的地理方位,也正是今日草堂所處的位置。

大雅堂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寶殿,2002年正式開放。門上匾額「大雅堂」三個字是集的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字。大雅堂內陳列着迄今為止國內最大面積的大型彩釉鑲嵌磨漆壁畫和12尊歷代著名詩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館內的基本陳列《詩聖著千秋》,獲第五屆「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最佳創意獎。

茅屋

杜甫草堂博物館依據杜詩描寫和明代格局於1997年恢復重建了「茅屋景區」,重現了詩人故居的田園風貌,營造出濃厚的詩意氛圍。

大廨

「廨」是官署的意思,即古代地方官吏辦公的場所。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終不得重用。清嘉慶十六年重修草堂時,考慮到杜甫曾經做官,應該有辦公的場所,大廨便由此得命名。大廨正中杜甫的銅像是我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的作品。是一座敞廳式建築,是中軸線上的第二重建築。

詩史堂

詩史堂是中軸線上的第三重建築,也是主體建築。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詩歌,真實而生動地展現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生活畫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杜甫被後世尊為「詩聖」,他的詩歌被稱為「詩史」,「詩史堂」也因此得名。大廳的正中陳列着一尊由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以寫實的手法來刻畫的杜甫塑像。

柴門

柴門是中軸線上的第四重建築,也是最小、最簡樸的建築。它原本是杜甫營建草堂時所造的院門。因為低矮簡陋,詩人作了如此命名。門上匾額「柴門」二字是著名畫家潘天壽所書。

工部祠

因杜甫曾作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工郎,故稱杜工部,祠由此得名。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階,花窗格門,肅穆莊重。祠內有明、清兩代石刻杜甫像,其中明萬曆三十年(1602)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遺存最早的石刻像。宋代詩人黃作上都推崇杜甫,以杜詩為宗,所以清代將黃庭堅、陸游配祀於杜甫像兩側,故又稱三賢堂。堂中有「荒江結屋公千古,異代升堂宋兩賢」的聯語。壁間還嵌有清乾隆、嘉慶年間石刻「少陵草堂圖」,刻工精細,解放後即是據此圖恢復草堂舊貌。

少陵碑亭

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頂的亭子,內樹有一石碑,鐫刻「少陵草堂」四個大字,筆力渾厚,筆姿秀潤,是果親王允禮所書。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果親王送達賴進藏,經過成都,特拜謁草堂,留下此手跡。此景點是我館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人們常常將其作為茅屋的象徵。

花徑

當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條兩旁栽滿花木的小徑,他在詩中曾寫到:「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今天的花徑,是連接杜甫草堂紀念建築群與原草堂寺的一條紅牆夾道小徑,花徑盡頭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勸業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鑲嵌的「草堂」二字於此,數度毀損又幾經修復。1958年毛主席視察草堂時,曾對着這兩個字久久凝視。作為草堂標誌之一,來往遊人多在這裡攝影留念。

梅園

梅園位於杜甫草堂的西北角,占地數十畝,原是一處私家花園,也是建國後劃歸草堂管理的。過詩史堂折而向西,經水檻,穿月洞門,梅園就在眼前了。此時,你站在月洞門外,便可見一座四層磚塔聳立湖畔,一座曲橋橫跨湖上,塔名"一覽亭"。取杜甫《望岳》詩"一覽眾山小"的句意。塔影倒映水面,與曲橋形成絕妙的呼應,而月洞門則成了取景框,在它恰到好處的取裁下,塔、橋、湖、花、樹,渾然構成一幅精美的畫面,難怪許多遊人以此為背景,留下自己的倩影。

詩聖著千秋陳列展

「詩聖著千秋陳列」是2002年杜甫草堂博物館為紀念杜甫誕生一千二百九十周年而推出的精品陳列。陳列分為兩部分,以朱德同志為草堂題寫的對聯「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作為主題和基本框架。上篇選取最能代表杜甫不同時期創作特點的詩句,以形象化的陳列語言和具有情感衝擊力的表現手段,展示杜甫一生的苦難經歷,體現他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2003年獲「第五屆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最佳創意獎」。下篇截取杜甫在成都草堂的一段生活和創作經歷,着重介紹杜甫如何苦心經營草堂,杜甫的草堂詩作所展現的精神世界,以及杜甫離開後草堂的興衰演變。同時展出的還有草堂2001年出土的文物,有生活器皿、建築構件、娛樂用品等。

杜詩書法木刻廊

盆景園內有1999年建成的「杜詩書法木刻廊」,陳列着百餘件杜詩書法木刻作品,是從館藏數千件歷代名人手書杜詩真跡中挑選出,用楠木鐫刻而成,頗具觀賞價值,其詩歌、書法、用材、工藝有「四絕」之稱。

萬佛樓

2005年重建的萬佛樓矗立於草堂東面楠木林中,它復原了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東有崇麗閣,西有萬佛樓」之風貌。憑欄遠眺,美景盡收眼底,是杜甫草堂又一標誌性建築和文化旅遊新亮點。

唐代遺址陳列館

唐代遺址陳列館位於草堂東北面。2001年底,在草堂內發掘出大面積的唐代生活遺址和一批唐代文物,它極大地豐富了杜甫草堂的歷史文化內涵,印證了杜甫當年對居住環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寫,證實了杜甫草堂在原址上代代因襲重建的史實,澄清了古今草堂寺位置之爭,增加杜甫草堂的歷史厚重感。

文化活動

草堂人日

「草堂人日」活動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七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的文化活動。「人日游草堂」是成都市民春節期間的重要風俗,每年「人日」,人們來杜甫草堂憑弔詩聖、吟唱詩歌、賞梅祈福。

人日源於杜甫的好友高適於公元761年的人日題詩《人日寄杜二拾遺》寄贈杜甫,表達對朋友的思念。公元770年,飄泊於湖湘的杜甫一天偶翻書帙,重讀高適這首詩時,高適早已亡故,睹物傷情,遂寫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一詩,以寄託哀思。從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傳為詩壇佳話。

「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清咸豐年間,時任四川學政的何紹基在果州(南充)返成都的途中擬成以上對聯。他熟知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抵蓉後特宿於郊外,等到初七人日這天,才進草堂題就此聯。此聯一出,文人墨客競相效仿,於每年人日雲集草堂,揮毫吟詩,憑弔詩聖。此後便成為成都人高品味的文化生活。辛亥革命以後,此俗漸衰,直到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館為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首倡恢復「草堂人日」活動。

紅梅藝展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每年春節舉辦梅展。梅花展突出杜詩梅藝,採取主題統一,基調以梅花、貼梗海棠為主,配以各種四川傳統花木玉蘭、茶花杜鵑和時令花卉等分點布景,烘托傳統園林景點,並結合杜詩詠梅之意境,主次結合,達到萬樹花開、斑斕相間的效果,使整個草堂滿園百花爭艷、萬樹花開,一片春天的色彩。

荷花藝展

荷花藝術展源自杜甫描寫荷花的詩句——「風含翠筱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草堂荷花歷史悠久,為更好地再現杜甫筆下的詩情畫意,草堂人鑿池引水,養魚植荷,使草堂荷花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為很好地延續這種傳統,宣傳草堂的園林特色,杜甫草堂將在每年夏季舉辦一屆荷花藝術展,將此作為一個重要的花卉展覽活動,以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草堂參觀遊玩。

草堂聽琴

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寫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一詩中寫道:「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表達了他在月夜對親人的思念和盼望,詩意委婉曲折,字字感人。同時,詩聖杜甫乃琴中雅士,詩琴結緣,古往今來歷代詩歌聖賢無不具有「詩增琴趣,琴催詩文」的風雅情懷。正是詩人這種琴趣給我們留下了萬世留芳、曠世絕響的詩歌文化瑰寶。「嗜酒益疏放,彈琴視天壤」、「風波空遠涉,琴瑟幾虛張。渥水出騏驥,崑山生鳳凰。」……這些都是杜甫當年在美妙的琴聲中所吟詠的詩句。

中秋「草堂聽琴」活動於2007年開始每年舉辦,活動以古琴演奏為主線,詩歌的清雅唱和為特色,展示草堂賦予古琴音韻豐厚的文化內涵,讓來賓在佳音繞樑、風雅古韻的環境裡,靜心體會到走進草堂安寧的意蘊。

徵文大賽

「走近詩聖·品悟草堂」博客徵文大賽是杜甫草堂博物館利用新媒體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一次新的嘗試,大賽自2009年5月18日開賽以來,至2010年2月1日止,歷時9個多月,分成四個賽段和總決賽,大賽官方網站瀏覽量達到21萬多人次,註冊人數3000餘人,四個階段共計收到博文180餘篇,其中不乏美文精詩。博客大賽頒獎項目有24個,門類齊全,既有分階段獎,又有總評獎;既有文學分類獎,又有圖片獎,還有博客美觀獎和移動博客獎,每一賽段分設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

文博事業

文物保護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藏品文物保護,先後被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稱號,以及「可移動文物技術保護設計乙級資質」和「可移動文物修復二級資質」。與四川省圖書館合作,成立了古籍聯合修復室,開展了四川省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的申報工作。除修複本館藏品外,已展開館外文物的修復工作。建立藏品數據庫,於2008年被成都市文化局評為「2007年文物調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完成詩史堂、柴門、杜陵春、塔院等文物建築災後維修工作;萬卷樓文物庫房維修和新庫房土建工程已完成。重視古樹名木保護,館區部分古楠已連續多年開花結籽,並成活了部分實生苗,且具有自繁能力。

科學研究

學術交流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立杜甫學術研討會,與四川省杜甫學會聯合舉辦的杜甫研究年會。2010年在韓國成功召開的東亞人文學會第十一屆國際學術大會、杜甫誕生1300周年紀念大會暨四川省杜甫學會第十五屆年會,在學術界具有廣泛影響。

詩詞研究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與四川省杜甫學會創辦的《杜甫研究學刊》現已出版111期,發表學術論文上千篇,近兩千萬字。2007年,《杜詩全集》(今注本)和《杜詩書法集》均由四川天地出版社再版。

陳列展示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於2010年推出了「博物館館藏傳世書畫名跡高仿真精品展」,對海峽兩岸9家文博單位和藝術機構近百件高仿真館藏書畫精品進行集中展覽和銷售。2010年開始籌劃長期舉辦館藏文物精品陳列。

社會效益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通過精品陳列、圖書專著、專題紀念日、主題文化活動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大眾展示文化成果,並結合博物館免費開放制度造福大眾。2008年至2015年,杜甫草堂博物館累計免費接待觀眾245萬人次,年均免費接待60餘萬人次,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現任領導

劉洪 黨委書記

館長、黨委副書記 賈蘭

副館長:劉洪、王飛、方偉、鄭勇

杜甫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旅遊信息

參觀須知

  • 門票價格:50元/人
  • 開閉館時間:(閉館前60分鐘停止售票)

夏季(5月1日-10月31日)開放時間為 08:00至20:00

冬季(10月1日-4月30日)開放時間為 08:00至18:30

  • 請排隊依次購票,一人一票,檢票入館;享受門票優惠者,請主動出示有效證件,以便查驗;大、中、小學生集體參觀請出示預約登記表和學生證,列隊一次性集體進入。
  • 請保管好隨身物品,照顧好身邊的老人和小孩;請自覺維護館內環境衛生、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參觀秩序和健身鍛煉規定。
  • 有以下行為者,禁止入館:攜帶易燃、易爆及管制刀具等危險品;攜帶寵物、衣冠不整、醉酒、酗酒等。
  • 請自覺遵守博物館遊覽秩序,禁止以下不文明行為:吸煙、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追逐打鬧、大聲喧譁、在展廳內接聽電話,在樹木、建築物及其它公共設施上隨意塗抹刻畫,釣魚、摘折花木、攀爬樹木和假山、踩踏或坐臥草地、躺臥公共休息設施、脫鞋、赤膊、袒露胸懷等。
  • 館內古建築、古樹名木等眾多,請注意遊覽安全;雨天請當心滑跌,雷雨天請勿站在樹下;緊急情況請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

交通信息

到達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城市公交線路眾多,有19路、35路、58路、82路、151路、165路、170路、309路、319路。博物館還具有自己的旅遊專線,分別是杜甫草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杜甫草堂—永陵。

優惠政策

2020年3月,為感謝全國醫護人員的堅守奉獻,博物館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及其家屬實行年內免費。

視頻

成都杜甫草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