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成長,一個人的兵荒馬亂(張瀟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成長,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成長,一個人的兵荒馬亂》中國當代作家張瀟月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成長,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讀《城南舊事》有感

高占祥曾說過:「書籍是時代的鏡子,歷史的化石,人類文明的階梯。」這個暑假,我閱讀了林海音奶奶筆下的《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一書,描述了20世紀初,老北京的喜怒哀樂,以主角「英子」這樣一個孩子的目光展示了這個世界的悲歡離合,英子用天真的語氣道盡這人間複雜的情感:「這些人隨着我的長大沒了影子,是跟我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嗎?」這些天真的話語,字裡行間卻能讀出懷念和不舍。

我最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我分不清海跟天,我分不清好人和壞人。」可見英子的心靈是多麼地天真與純潔。沒有人想過,為何一個青年要走向偷竊犯罪的這條不正之路,只有心靈純潔、天真的英子願意傾聽他的無奈與苦衷,許下一個看海的約定。惠安館被人指着說是瘋子的秀貞,只有英子願意去和她說話,並幫她找回了失散六年的小桂子。

英子當然也有她的苦衷、悲苦,在英子六歲時,幫助妞兒和母親相認,可她們最後卻死在車輪下。英子有一個嚴厲卻又和藹的父親,他不允許英子逃學或乘車上學,有一次還打了她。可父親又改變了英子的一生。正是他讓英子學會了「硬着頭皮去闖」,可就是這樣的父親,在英子13歲時因肺病去世了。她的爸爸去世後,作為家中的老大,她要擔起家庭的責任,可那時,她也只是一個小學剛剛華業的孩子啊!爸爸的離去,對她來說,是一個多麼殘酷的事啊!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了英子童稚的記憶。 英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不少人也離她而去:她一直以來的好朋友秀貞和妞兒,為供弟弟上學而偷東西的青年,蘭姨娘和德先叔,待她如親母的宋媽和「黃板牙」馮大明以及他的父親。英子的父親離別時小驢清脆的鈴鐺響,清晰的小蹄印,印在英子的心中,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成長往往伴隨着數不盡的煩惱,經歷了某些事,我們會發現自己少了一份童真,多了一份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和一份要承擔的責任。童年一去不復返,我們要珍惜美好,保留心中的童真,要像英子那樣,保持善良純真的天性,堅強勇敢地生活。[1]

作者簡介

張瀟月,山東莘縣王鋪小學五年級學生。性格活潑開朗,熱愛閱讀、寫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