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們永遠在一起(陳建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們永遠在一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們永遠在一起》中國當代作家陳建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們永遠在一起

聚合離散,

春來秋去,

多少年的等待,

多少年的期盼,

我們又走到了一起——

宜昌縣機關大院的髮小,

兒時的家園,

兒時的夥伴,

我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妹兄弟。

光陰東逝水,

霜雪染髮際。

微笑細辨舊顏,

握手互道珍惜。

問候聲聲,親切中稍帶客氣;

張張面孔,陌生又十分熟悉。

我們清晰記着兒時的模樣,

我們依舊充滿青春的活力。

我們的父輩,

攜着南下戰火的硝煙,

披着土地改革的風塵,

走到了一起。

也就有了我們這一輩——

宜昌縣機關大院的髮小,

這個相親相愛的群體。

從培元路,到西陵路,到曉溪塔,

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到知青點,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經歷,

留下難忘的共同記憶。

發小,一個親切而使人淚奔的稱呼,

醇厚似酒,甘甜如蜜。

曾經一個碗裡爭食,

曾經一個床上嬉戲。

曾經為了別人家的榮耀歡天喜地,

曾經為了一個渾名打得痛哭流涕。

即使多少年不曾見面,

即使賭咒發誓再不搭理,

只要發自心底的一聲呼喚,

我們又義無反顧地走到了一起。

今天,我們回來了,

當年的水泥球場還記得

跨步上籃的少年;

開滿夾竹桃的花園還記得

翩翩起舞的少女。

葡萄架下的石桌見證了

我們的知識啟航;

大禮堂的舞台見證了

我們初次綻放的美麗。

那時我們真年輕呵,

如鮮花含苞欲放,

如翠竹拔節成長,

如青松傲雪挺立。

今天,我們回來了,

禁不住浮想聯翩,滿懷欣喜

品一口鄧村高山的清茶,

嘗一瓣土門林場的柑橘,

看一眼曉溪塔林立的高樓,

聽一聲西陵峽口長鳴的汽笛……

我們沒有丟棄

當年脖子上繫着的紅領巾,

沒有玷污

烈士墓前莊嚴的少先隊隊禮。

我們不會辜負

胸前閃亮的共青團團徽,

不會忘懷,

知青歲月山楂樹下的絮語。

我們不為那句口號汗顏——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那不是我們吹的最大的牛皮。

我們自豪地朝着理想邁進,

我們對未來依然滿懷希翼。

幾十年過去,

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馬駒變成伏櫪老驥。

幾十年過去,

多少奮鬥和汗水呵,

帶走了數不清的坎坷崎嶇。

幾十年過去,

當年頑皮的少年、羞澀的小丫,

成長為企業家、公務員、教授、名醫……

我們在不同的城市

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地域

為祖國的繁榮強大揮灑了辛勞的汗滴。

幾十年過去,

大院面目全非,幾移舊地,

宜昌縣變成了夷陵區,

我們無怨無艾,

因為那是幾代人

對祖國和人民感恩的賦予!

今天,我們相聚

不管是在海外在國內在家鄉

還是在北上廣在武漢在微信群里。

說不完的少年趣事,

道不盡的往日情義。

心弦撥動真情,

歌聲蕩漾友誼。

舞步踩着絢爛的晚霞,

重邁青春的步履。

我們在歡歌笑語中,

追憶逝水流年,

憧憬未來情趣。

讓我們共同舉杯:

美酒盛滿良好心愿,

祝福飽含誠摯期許。

祝福大伯大娘叔叔阿姨,

祝願生者健康,逝者安息!

祝願兒孫快樂成長,

傳承一代一代延續的友誼!

祝願發小青春不敗,真情相依,

再過十年、二十年……

六十、七十、八十、九十……,

拄着拐杖我們還要相聚。

我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妹兄弟,

我們永遠]在一起![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