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家的養豬往事(商佃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家的養豬往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家的養豬往事》中國當代作家商佃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家的養豬往事

時候農村里家家養豬,我家也不例外。

記得那年初春的一天上午,母親說,你爹到崑崙集上買小豬去了,你到村口老槐樹那兒瞧瞧,看看回來了沒有。我那時大約五六歲,就蹦跳着跑到村口,在老槐樹那兒等呀盼呀,日到中天的時候,才遠遠地看到了疲憊不堪的父親,我趕緊跑着迎了上去。

父親天不亮就從家裡動身了,挑着一對柳條筐步行二十多里路到了崑崙集市,轉來轉去轉了好幾圈,才相中一頭白白的小豬,討價還價之後,買了下來。又稍買了些日用品,就匆匆往回趕。為了路上好挑,父親從路邊找了塊和小豬分量差不多的石頭,一隻筐里放小豬,另一隻筐里放石頭,走了好幾個時辰才趕回來。見到我,父親眉開眼笑,腳下生風般到了近前。放下擔子,雙手把筐里的石頭抱出來,扔到了路邊,把我抱起來放到了筐里,讓我雙手攥緊筐系子,兩腳飄在筐外。然後挑起擔子,哼起歌往家走,滿身的疲勞似乎都煙消雲散了。我呢,見到了可愛的小白豬,又坐在父親上下顫悠的柳筐里,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進了家門,落下擔子,父親先把我抱出筐子,又像剛才抱我一樣小心地將小豬抱到豬圈。母親早已將豬圈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準備了豬食。一上來,小豬哼哼唧唧地叫個不停,也不吃食,也不喝水,慢慢的,也就熟悉了自己的新家。

為了保持豬圈的乾淨清潔,就得經常到村外挑些乾淨的土,揚到裡面墊上。夏天,還要天天撒些水降降溫,一家人當寶貝一樣的對待小豬。七十多歲的奶奶就常常搬個小凳子,坐在臭哄哄的豬圈裡給小豬扇扇子降溫,驅趕亂飛的蚊蠅,或者給小豬撓撓癢,唯恐小豬有個什麼閃失。一旦發現有什麼異常情況,急得團團轉,趕緊邁着兩隻裹過的小腳,拄着根拐棍,去找獸醫來家裡給瞧瞧。那時候,獸醫是很吃香的,不管到了誰家,都是奉若上賓,遞煙端茶,高接遠送。

打豬草是那時幾乎所有農村孩子每天要完成的「功課」。幾個小夥伴約好一塊出發,每個人都是一隻手挎着個籃子或提着個筐子,另一隻手攥着把鐮刀,四處尋覓小豬喜歡吃的各種野菜和青草。近處的打沒了,就不得不上遠處去找,不過只要捨得下力氣,似乎總能滿載而歸。有時還會摘到「托盤」「酸棗」「桑葚」之類,或者逮到一些「蟈蟈」「知了」「天牛」等,這算意外的收穫吧。而胳膊上被拉拉秧或者毛毛蟲之類「親密接觸」,弄得傷痕累累,又紅又腫,似乎也是常有的遭遇。

清除豬圈裡的糞是又髒又累的活。父母將豬圈裡的糞,一掀一掀地鏟到豬圈外,然後再運到街上寬敞的地方,等晾曬乾了再抽空挑到地里做肥料。我們兄弟姊妹四人齊心協力幫忙往外運,有往筐里裝的,有往外面挑的,也有兩個人用扁擔往外面抬的。忙活整整一天,才將一豬圈的糞全部清理乾淨。幹完後,往往好幾天歇不過乏來。母親為了犒勞我們,就讓奶奶端了滿滿一大瓢玉米到村口老槐樹那兒找爆玉米花的人給我們爆上一鍋——那時這就算是我們的珍饈美味了,一年才能吃上一兩回呢。

在我們的精心呵護餵養下,一二十斤的小瘦豬慢慢變成了一二百斤的大肥豬。到了臘月臨近過年時,大豬就要出圈了。別人家養大的豬直接賣給殺豬的屠戶,我們家不是。我的四舅是殺豬的,豬養大了,父親就趕着豬到舅舅的村子,讓四舅殺了,再用獨輪車把肉推到集市上賣掉,這樣能多賣幾個錢。

養了一年的豬,過年時我們卻很少吃到豬肉,就連那些豬下水,也往往賣掉。因為要辦些年貨,要給老老少少添置些衣服,更重要的是,要攢錢蓋房子。那時,我奶奶,父母親,我們姊妹兄弟四人,一家七口人,還擠在三間小小的土坯屋裡呢。

唉,那時沒有別的經濟來源,家裡一年的開銷,也就全指望這口寶貝豬了。[1]

作者簡介

商佃剛,淄博市博山區八陡中心學校語文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筆名小小的綠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