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愛做書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我愛做書店》,副標題:中小書店生存之道,作者:徐智明,高志宏 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1],出版日期:2010-01-01,ISBN:9787508617442,字數:161000,頁碼:245,版次:1,裝幀:平裝,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書店是一個企業,儘管很多書店不像在做企業。企業要受商業規則的約束,需要有商業理性,這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自身的經營管理和成長發展要遵循經濟規律;這裡既有自身資源的局限、書店商業模式的約束,也包括市場的不確定性。有了這根弦,就不易頭腦發熱,隨意膨脹。這些年來有太多的書店在這方面吃苦頭,足見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其二是,作為一個企業公民,遵循行業規則和維護產業生態也是義務。對這一點,誘惑並不小,出版這個行業的潛規則其實是有利於下游的,一般情況下是先發貨後收款,零售店是收款機。要真正做到自我約束,自覺維護行業生態平衡並不容易。當然,如果做到了,作為一個合格的企業公民,就會更受同行尊重。

書店並不是很賺錢,如果太看重經濟回報,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當商業效果與你的投入不是很對稱的時候,「做一家好書店」這件事要持續下去,需要一些特別的支撐。那就是商業的文化理想與激情。「我們的書店未來要有鋪天蓋地的好書、千里迢迢只為造訪而來的讀者、一直等在那裡的店主和店員、書房式的環境和讓人沉浸其中的氣質。」「參與到社會的文化傳承與讀者知識的建構中去。」一個店主這樣說的時候,顯然是把握了一個好書店的精神底蘊。因此,做好企業需要冷的頭腦,做好書店還需要熱的心靈。書業其實是一個特別需要理想主義的行當,而這年頭理想主義者又是如此稀缺。這也許是發源於歐洲的書店傳統日趨式微,好書店越來越少的原因[2]

參考文獻

  1. 關於"中信出版",中信出版集團
  2. 圖書的演變歷史資料,學習啦,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