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的父親(江繼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我的父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我的父親》中國當代作家江繼祥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的父親

雖然父親已經離世三十多年,但我仍然時常懷念他。我內心深處渴望着用文字來抒發這份深藏的情感。儘管我曾多次嘗試描述父親的形象,卻總覺得未能完全刻畫出他的真實面貌。這或許是因為我對他的了解還不夠深刻,或者我的寫作能力還有待提高。然而,我可以通過書寫父親生前的點滴往事和我的感悟,來表達我對他的深深懷念和無盡的感激之情。

關於父親的幼年生活,我偶爾從母親和長輩們的敘述中得知。據說,我那未曾謀面的爺爺和奶奶,曾是本地頗具名氣的地主,家中擁有數十畝良田。他們對待家裡的長工十分和善、寬厚。父親生於1931年,作為家中的獨子,自幼就受到爺爺和奶奶的溺愛。這種寵溺使得他在少年時期養成了賭博的惡習,最終在解放前夕因賭博當光了家中的財產。然而,命運總是充滿變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家在土地改革時被劃為中農,從而避免了一場厄運。

父親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因此他識文斷字,算盤打得熟練,字也寫得工整,這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1950年,父親加入了土改工作組,擔任土改隊的會計,直到後來成為人民公社的會計。沒過多久,由於身體和家庭原因,他回到村里擔任生產隊會計。這些經歷都深深地影響了他的一生,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

我從小很少見到過父親的笑臉,也沒有牽過他的手,更沒有被他抱過,更別說敢在他面前耍小孩脾氣了。我少年時曾經有一段時間比較叛逆,似乎和他沒有什麼感情交流,還經常惹他生氣,輕則被他呵斥,重則被他打一頓;平時在家,如果我坐在什麼地方,一見到他過來,我便如坐針氈,堅持不了幾秒就得趕緊走開,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能躲多遠就躲多遠,儘量不出現在他的面前。雖然我很畏懼父親,但內心對他還是十分尊敬。

父親對我管教很嚴,每當我犯下錯誤,無論是大是小,都會以他那不容置疑的威嚴,引導我面對現實,反思自我。記得有一次,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午後,我牽着一頭溫順的老牛,漫步在鄉間的小道上,享受着微風拂面的愜意。那時的我,心思全然不在看管牛身上,而是被遠處一群嬉戲的蝴蝶深深吸引。不知不覺間,老牛掙脫我手中的繩索,踏入鄰居大嬸那片鬱鬱蔥蔥的菜地,悠閒地啃起那嫩綠的葉子來。等我回過神來,眼前已是一片狼藉,原本整齊的菜地已變得雜亂無章,幾棵蔬菜更是被連根拔起,散落在泥土之上。

我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慌亂與不安,急忙拉着老牛逃離了現場,心中暗自祈禱不要被大嬸發現。但世事往往不遂人願,傍晚時分,大嬸打聽到是我在放牛時,牛毀了她家的菜地,便怒氣沖沖地找上門來。父親見狀,立刻迎了上去,他的眼神中既有對我的責備,也有對大嬸的歉意。他先是請大嬸坐下,隨即泡上了一杯清茶,試圖緩和緊張的氣氛。接着,父親開始用他那低沉而誠懇的聲音,再三向大嬸賠禮道歉,並願意賠償她的損失,承諾以後會嚴加管教我,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我站在一旁,低垂着頭,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既有對父親為我承擔責任的感激,也有對自己行為的深深懊悔。我意識到,自己的疏忽不僅給別人帶來了損失,也讓他丟盡了臉面。待大嬸走後,父親的臉色變得異常嚴肅。他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但言辭中更多的是教誨與期望:「做人做事要有責任心,你的每一個行為都會影響到別人,甚至是整個家庭。今天的事,你要記在心裡,以後無論什麼事都要認真對待。」

那番話,如同重錘一般敲擊在我的心上,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從那以後,我變得更加懂事,學會了承擔責任,也明白了父親那份深沉而厚重的愛。而那次放牛闖下的禍,也成為了我成長道路上一段難忘的教訓。

還有一件事,至今想起,依舊如同昨日重現,那份深刻的印記仿佛刻在了心底,無法磨滅。那是一個秋天的夜晚,我與幾個小夥伴在村裡的一位長輩家門口追逐嬉戲,無意間撞了他一下並發生了口角。或許是因為年少輕狂,我竟一時衝動,說出了幾句粗話。長輩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搖了搖頭,轉身離去,留給我一個深邃的背影和心中隱隱的不安。

當我回到家,以為晚上發生的一切,父親不會知道。這時,門外卻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我打開門一看,竟是那位被我冒犯的長輩。他站在門外,叫了我父親的名字。我的心猛地一緊,意識到事情遠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他沒多說什麼,只是簡單地告訴我父親,我罵了他的那兩句話。父親聽後,臉色頓時變得凝重,他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好像充滿了怒火。那一刻,我仿佛能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強烈而急促。

正當我準備接受即將到來的體罰時,那位長輩對我父親說:「孩子不懂事,說說就行,別打他。」然而,這句話非但沒有平息父親的怒火,反而像是一根導火索,瞬間點燃了他心中的憤怒。父親猛地轉過身,從牆角抄起一根竹竿,厲聲喝道:「今天不打他,他不知道天高地厚!」

我站在那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竹竿一次次落在我的屁股上,帶來的是火辣辣的疼痛和無盡的懊悔。長輩在一旁焦急地拉着父親的手,試圖阻止這場暴怒的宣洩,但他的勸阻似乎只讓父親更加憤怒。終於,當最後一記竹竿落下後,父親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告訴我:「記住,尊重長輩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今天這頓打,就是要你長記性!」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對長輩有過不敬之言。而那次挨打的經歷,也成為了我成長道路上最深刻的一課。每當回想起那個秋日的晚上,我都會提醒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尊重他人,尤其是要尊敬長輩。

父親自解放以來一直保持着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對自己也十分節制。他身患膽囊結石已有十多年,每年都會復發兩三次,但他總是堅持不去醫院治療,只是偶爾去衛生所拿些藥來緩解病情,希望能為家裡節省開支。直到那年的十月,痛得他在床上直打滾,他才決定前往縣城醫院接受手術。儘管父親的健康狀況一直不佳,但他從未停止過勞動,不是在整理房前屋後的小樹和菜園,就是在地里澆水施肥、除草培土。父親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對家庭的熱愛、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我家的老房子坐落在村子的最東頭,歲月在其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仿佛是一位歷經滄桑、步履蹣跚的年邁老人。每逢下大雨,瓦片的縫隙間總會落下細細的雨滴,滴在家裡的每一個角落。為了節省每一筆不必要的開支,父親不請瓦匠來修補,而是等到天晴之後,搬來樓梯,自己爬上去撿瓦補漏。他對照漏雨地方,將屋頂上的瓦片一塊塊地調整,直到它們嚴絲合縫,不讓一滴雨水有機可乘。他的手法雖不及專業瓦匠那般嫻熟,但那份認真與執着,卻讓人動容。

父親一向樂善好施,總能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六十年代初的饑荒時期,那是一個充滿艱辛的年代。一天,一位衣衫襤褸的外地年輕人逃荒路過我們村,飢餓迫使他從生產隊廢棄的農具堆里拿走一塊廢鐵,試圖以此到廢品收購站換取幾口勉強果腹的食物。然而,他的這一行為很快被警覺的生產隊幹部發現,年輕人因此被關了起來。

父親得知後,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他要幫助這位素不相識的年輕人。因為他知道,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每個人都有可能被逼到絕境,做出一些平時不會做的事情。經過一番誠懇的交涉,父親說服了生產隊幹部,將年輕人保釋出來,並熱情地邀請他到我家暫住數日。在那幾天裡,父親不僅用家中本就稀缺的糧食來款待他,還與他促膝長談,給他精神上的慰藉與鼓勵。臨別之際,父親將家中僅存的最後一點糧食分給了他一些。

這個年輕人未曾料到,在這樣一個艱難時刻,竟能遇到如此善良和無私的人。他跪倒在地,淚流滿面,起來後與我父親緊緊相擁。多年以後,當歲月流轉,生活逐漸好轉,他依然銘記着這份深厚的恩情,多次從外地前來看望我父親,兩人的情誼如同親兄弟一般,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成為了村里流傳的一段佳話。

父親的樂於助人,不僅在那些令人矚目的關鍵時刻有所體現,更在於那些平凡日常的點滴之中,為鄰裡間提供了很多支撐與幫助。每年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買好紅紙來找他寫對聯。那時,家裡的紅紙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父親坐在那張略顯陳舊的四方桌前,神情專注。他先是細心地將紅紙逐一丈量,用那雙布滿歲月痕跡的手,將一張張紅紙裁剪成各式對聯所需的尺寸,寬窄相宜,長短有別,每一刀都顯得那麼精準。隨後根據對聯的字數,將紅紙巧妙摺疊,形成一個個帶有斜十字摺痕的方塊。這些方塊,就像是即將綻放的春聯之花,靜待着父親筆下生花,綻放出新春的第一抹亮色。

揮墨之時,父親更是全神投入。他時而沉思,時而提筆,每一個字都力透紙背,蒼勁有力,又不乏溫婉細膩。他的筆下,既有對家國天下的深情頌揚,也有對家庭和睦、幸福安康的溫馨寄語。每一副春聯,都是他對生活的理解與美好的祝願,字裡行間透露着濃濃的年味與人情味。如此場景,年復一年,成為了我們家和村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當看到父親忙碌的身影,以及那些被賦予了生命與靈魂的春聯,我的心中便充滿了無比的自豪與溫暖。

隨着我逐漸長大,變得越來越懂事,承擔的家務活也越來越多,父親便很少再對我發火或動手了。相反,我們的接觸日漸增多。我深切地感受到父親威嚴外表下隱藏的細膩情感和熾熱的愛意,他深深地關愛着我們家每一個子女。

在我十八歲那年,去外地求學,父親不放心,執意要送我一程。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跟着他來到縣城碼頭,搭上了一艘前往漢口的輪船。船艙里,父親默默地坐在我身旁,儘管他一言不發,但我知道他心中是萬般的不舍。當我們抵達漢口火車站時,已是第二天上午。檢票的時間到了,父親把身上所剩無幾的錢掏給了我,並再三叮囑我,把錢放好,在外要照顧好自己。

我踏上了通往異鄉的列車,父親站在站台上目送我遠行。望着他逐漸模糊的身影直至消失在視線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那無言而深沉的父愛。我坐在火車上,耳畔傳來汽笛聲的悽厲呼嘯,仿佛狂風掠過窗戶,刺痛我的心。我似乎聽到了父親嗚咽抽泣的聲音,心中頓時湧起一陣酸楚與悲傷,淚水悄然滑落,順着我的臉頰緩緩流淌。

在我工作的第三個年頭,不幸地得知父親身患重病,不久後他就去世了。當我從外地匆匆趕回,父親已入殮。為了再看他一眼,我叫人打開了棺蓋。凝視着他那安詳的容顏,我淚如雨下,仿佛被無盡的悲傷淹沒。我靜靜地坐在父親的靈堂中,陪伴他度過這最後的漫長夜晚,淚流滿面,直到天亮。我未曾預料到,父親在58歲的年紀離我而去。我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帶他去看病,更後悔自己沒有為他送終,沒有盡到一個做兒子的責任。

在父親離世後的日子裡,我經常在夢裡與他重逢,那是一種深深的牽掛和濃烈的思念,讓我心如刀絞,倍感痛苦。我明白這是因為我的內心充滿了愧疚,沒有在父親的有生之年盡到孝道,沒有給予他足夠的情感慰藉,也沒有讓他過上舒適的生活。而他的一生都在為我考慮,希望我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如今,當我終於領悟到父親給予我那份特殊的父愛時,我深感他的冷漠與嚴厲背後,實則是他將愛深藏於心,以行動來表達。我懂得了他沉默中的深情,明白他對我的殷切期望,感知他的愛如海洋般深沉,如微塵般細膩。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薄情的人,對父親的關愛和回饋實在是太少。然而,過去的事已無法改變,我只能將這份深深的思念與懺悔珍藏在心底。

[1]

作者簡介

江繼祥,筆名大江東去、江影沉香、江晚莫愁;網絡詩人,發表詩歌七百多首,擅長寫舊體詩;業餘作家,發表散文、短篇小說等四十餘篇,有一部長篇小說發表;高級工程師,在國家和省級期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