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媽媽當媽媽(少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我給媽媽當媽媽》是中國當代作家少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給媽媽當媽媽
仲春,下過夜雨的清晨,濕寒陰冷。堅持晨練的我,在小區亭子下活動半小時,買了包子回家,已八點多,推開母親仍然掩閉的臥室門,拉開窗簾,到她床邊喊「媽,快起來洗臉刷牙嘍!」,「天陰地下又澆濕,起那麼早幹啥?」她還想賴會兒床,我就拉她坐起,遞過衣服幫她套進一隻胳膊,「我馬上煮牛奶麥片粥,一會兒怕涼了,再說你已經睡十個鐘頭了!」待我把粥、雞蛋、南瓜等擺上桌,又朝洗漱好坐在沙發前歇氣的她喊:「媽,快來吃飯了!」滿頭銀髮、滿臉紅潤的母親,這才彎腰駝背蹣跚着慢悠悠地移到餐桌前。
吃完早飯,媽媽倒掉飯桌上的垃圾,就在沙發上邊休息邊看電視,我洗好鍋碗檫淨鍋台,又催她:「地上幹了,快出去活動活動,透透空氣!」她去衣櫃裡翻了好久,不曉得穿啥好,我給她選了兩件厚點的春秋外套,一件是在上海的小外孫女買的高檔毛絨料的,她說重了大了,一件記不得是女兒還是兒媳買的灰底色映小花的,她又說袖子短了腰身緊了,最後乾脆由她在我理過掛了一排的衣架上繼續挑,磨蹭了好一陣才去解手、換鞋,我叮囑她帶好口罩才出門。
通常媽媽都在我午飯燒好前回來,休息一下就等吃飯,直到我連喊幾聲「媽,來端飯嘍!」,已在沙發上打盹的老太太便過來,端起兩碗米飯,雙眼瞄來瞄去比較着,嘴裡咕噥着「拿稱稱過了啊?看不出哪個多哪個少。」待我把一葷一素一湯端上桌,她終於選好自認為可能少一點的一碗飯,有時還要給我趕點出來。吃完午飯,待我收拾完鍋灶,老媽已進臥室,開始她雷打不動、長達一、兩個小時的午睡了!午休起來吃點水果,喝半杯開水,上個廁所,老人家就去小區里外坐坐轉轉,要耍到五、六點鐘才回家吃晚飯。
「媽,我要出去跳舞了!你也在客廳慢慢走兩圈哈!」待九點稍過我回到家,把靠坐在貴妃上對着電視垂頭的老媽喊起:「媽,不要這樣眯瞌睡了,快去洗吧!」她上床後,我跟進看看窗戶關嚴沒,被子蓋好沒,同時根據當日氣溫確定要不要加減復搭一層,再囑咐兩遍夜裡起來要穿上放在枕邊的衛衣外套。
這幾天終於出太陽了,中午以後氣溫很快從前一陣的十幾度升到25度左右,媽媽就叫喚起來:「這下天熱了,要蓋薄點的被子了噢!」,我看了連續一周的預報,還是留下那床初春升溫時才換上的中厚被子,只把上面搭的那床因倒春寒添加的一床次薄的被子收了起來。這個有哮喘、又怕冷又怕熱的老媽媽,一年要折騰我給她翻找更換七八次被褥,為她備用的厚中棉被、夏涼被、厚薄毛毯不下五床。
「今天該洗澡了哦!」這個事她喜歡,但每洗一次,我幫洗那遍不算,她自己還要把各處反反覆覆搓三四道,近乎一小時累得氣喘吁吁。一年四季除了夏天,都是我先洗,趁裡面熱氣騰騰,馬上把準備好的母親喊進來,再幫她搓完背,就在靠門的洗漱盆前邊洗內衣內褲,邊盯着她慢慢洗完,然後她坐着我蹲着,幫她把衣服褲子穿好後,給她吹乾頭髮才讓出衛生間。好在這樣小心仔細,近幾年媽媽就很少感冒觸犯頭痛哮喘的老毛病。
一般十天半個月,洗完澡後媽媽要主動叫我:「指甲要剪嘍!」她坐到靠近陽台的沙發邊,我就搬張小椅子在她對面,把她抻直的、皙白的雙腳擱在自己腿上,拿着剪刀去剪那摳進甲縫的老厚的硬甲,「好費勁噢!」
這就是我現年八十六歲老媽的日常生活,也是我退休後陪護耄耋老媽的主要工作。
老媽出生在四川廣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父親1957年9月從解放新疆的部隊轉業前回老家娶的媳婦。母親在自家排行靠後,上有三個姐姐,嫁給相差十四歲的父親後,當了25年有穩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團場職工,長期在工務單位副業崗位工作,47歲就過起了有基本保障的退休生活。雖然她也嘗過解放前後山區貧窮家庭吃不飽肚子、打豬草、擔水喝的困苦,也經過一些兵團建設初年開荒造田、修渠推土的艱辛,但相對同時代的農村農場婦女,相對我的父親,她吃苦受累是不算多的,何況有踏實勤快的父親里外一把手,主財主廚承擔主要家務勞動,對她長期庇護照顧,可能也因此養成了母親的依賴性和嬌氣,我們姊妹都說她是幸運的有福氣會享受的老太太。
在近鄰鄉親和我們兒女眼中,父親為人正直熱情豪爽,他性格外向,脾氣暴躁,但對妻兒細心呵護,掌管家人吃喝,接送孩子上學,給兒女做玩具,教我們騎自行車,帶我們打柴火等,是標準的嚴夫慈父;母親則不管到哪,都是大家公認的一個典型傳統的中國婦女,她仁慈善良,對鄰里同事溫和謙恭,從不家長里短搬弄是非,總是怯懦地諒解每個人、容忍每件事;她內向孤僻,在外寡言少語,在家不主大事,對父親一貫言聽計從。印象中她年輕時成天就是不停地打被緙納鞋底、做鞋子、捻毛線、織毛衣、縫補衣服。也喜歡嘮叨我們,但都是聲緩語碎的嘀咕,從沒罵過哪個打過誰,氣極了也只是手在空中虛晃。小時候也見父母吵鬧過,但發現要麼是狂暴的父親最終被母親的哭泣所融化,要麼是母親在父親嚴厲的震怒中緩和下來。他倆相濡以沫四十多年,我幾次回川探親,看到父親去打麻將,母親都相伴同行,父親靠在沙發上看電視,母親就搬個小凳緊挨在父親腿邊,兩人時不時互相看一眼,像小孩一樣挑逗一下,他們恩愛幸福的神情使人稱羨動容。
2002年父親去世,聽弟妹們說,母親悲悲切切失魂落魄,大半年才緩過點神來。八十歲前後,母親一度哮喘病多犯,幾姊妹商議,專門請了保姆在小妹家照顧,她就幾乎不再做任何家務。
為了彌補作為長女長期遠離父母無法孝老的虧欠,我2018年退休後定居成都,擔起了陪護母親的責任。雖然她基本生活能自理,但要照顧好這個越來越衰老的媽媽,還是不容易、不輕鬆的事,何況自己也年逾花甲,有時難免抱怨她不像常人母親那麼吃苦耐勞,嫌她有些嬌氣挑剔,怪她沒有父親那樣的堅強和擔當;閒聊曾有的經歷,她總愛反覆強調自己受過的苦累,不免聽得我厭煩,還會勾起我對父親的心痛,就忍不住懟她兩句甚至高聲斥責,有時乾脆跑到一邊去不聽不理她。
都說人老了,就像一個老小孩。在這樣陪伴母親的同時,回味自己為人妻母的親身體驗,將心比心,我也羞愧地感悟,不該責怪媽媽,更不能嫌棄她。母親哺育了我們四姊妹,縫補漿洗含辛茹苦,使我們衣食無憂長大成人;我一雙兒女出世第一年,她幫助日夜精心料理;還有日常她給予兒孫貼心的惦念和關懷,那點點滴滴、樁樁件件的恩情,那深厚真摯的母愛,無不飽含了母親的平凡和偉大。她那看似少有主見從夫依子的背後,體現的是母親維繫家庭和諧安寧的胸懷和寬容待親的智慧,謙卑遲緩的言辭里,承載着她積德從善的慈念,柔弱內斂的性格中,浸透了她隱忍自律的情感與期許。
古訓說「百善孝為先」,天大地大,母親為大!都是父母生而養大的人,而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我們要正視他們的不足和衰老,學會包容、尊重與愛。這輩子媽媽本是我想呵護的人,我想與其把照顧老媽當作責任,不如當作我人生的另一種修行。珍惜一輩子也無法還清的人,抓住孝順的機會,善待母親,不能讓自己再留下這種遺憾,唯有陪伴才是最好的補償。雖然陪護照顧老媽,我就少了隨意外出和遠行的自由,多了顧自娛樂的約束,少了陪同老伴輔助兒女的時間,多了一點不能同時兼顧的缺憾,但我也享有了反哺母親的自慰,積攢了贍養孝老的厚福,感受了回報母愛的幸福,體驗到了為母付出的快樂。陪伴照顧好衰弱的媽寶寶,給她當好替代媽媽,媽媽幸福我快樂!媽媽快樂我幸福!媽媽安好我安然!媽媽健康我值得!有媽媽在,我就不老,也不敢老。感謝老天眷顧,我這個年齡了,還有老媽能與我互陪相伴,也是我的福分!
願時光慢些走,往後餘生我陪護您!接下來的路,母女攜手,姊妹協力,頤養天年,好好安享天倫之樂![1]
作者簡介
少平,祖籍四川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