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讀到的第一副對聯(趙義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讀到的第一副對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讀到的第一副對聯》中國當代作家趙義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讀到的第一副對聯

鼠年除夕,看着小外孫奉命書寫對聯時,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兒時看到的第一幅對聯,時至今日,我不僅牢牢地記得它的每一個字,而且還記得它的作者和它被書寫的整個過程。

這已經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正是神州大地大建人民公社、大搞公共食堂的年代。我家的灶房連着飯廳,特別寬大,便被徵用作村子裡的「公共食堂」。

一天,我看見一位弓腰趴背、瘦骨嶙峋,但卻十分威嚴的老者,咳咳嗽嗽地來到這「公共食堂」的門前,並在門柱的石礅旁燒起一個小鼎鍋,熬化了殷紅的油漆和桐油,隨後便用小刷子塗刷着門框。這活兒,他整整幹了一天,把門框的左右兩邊和上邊中間的部分都塗為紅色。老者幹了一天,我便好奇地看了一天,不知他為什麼要來塗紅這食堂的門框。

第二天,見那老者又來支起小鍋,他這次熬化的是深藍色油漆。待油漆化開,他便用毛筆蘸着,一筆一划地在塗過紅色的門框上寫起字來。那活,他幹得十分認真,也十分艱難,進度極慢。大約每寫一字,他便要喘息咳嗽多次,並且一次又一次地點燃柴火,化開那被凍得粘稠了的油漆。這活兒,他一連幹了三天,我便一刻不離地連看了三天,因為,我的童年也實在沒有什麼比看寫字更好看、更好玩的事。

到第三天,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那老者的活終於幹完了,只見他把自己寫在門框兩邊和上方的字一個個地端詳了許久,然後才收起毛筆和油刷等工具離去。在那三天中,我是最認真的看客,當然也是唯一的看客,村民們似乎都漠不關心。

大約沒過幾天,在一個早晨,大人們出工下地之前,只見院子裡的人,有的議論紛紛,有的默不作聲,還有的流着淚,我預感到有某種不祥。這時,我媽進裡屋來,悄悄告訴祖母說:「唉,昨晚趙光初又死了!」大約死人的事很不吉利,大人們都害怕小孩知道,所以聲音說得很小,但我出於好奇,卻聽得分明。便問我媽:「趙光初是誰?」我媽說:「就是前幾天在食堂門口寫字的那個教書先生。」「怎麼死的呢?」我問。「怎麼死的,餓死的唄!」我媽回答說,像有點不耐煩。記得就是那年除夕的中午,我被餓得哇哇直哭,一位轉業的志願軍戰士、同社村民,斗膽去食堂大鍋里舀了一碗稀飯遞給老祖母,說:快給孩子餵吧!一小碗稀飯雖然填不飽我的小餓坑,但卻止住了我的哭。這輩子,不知吃過多少飯,偏偏那一小碗稀飯記得最清楚;這輩子,也不知讀過多少對聯,偏偏那教書先生寫的那一副印象最深。

我已經不記得自己當時的心情了,只記得聽完我媽的話後,自己又站在那教書先生寫字的食堂門前,把那十幾個字看了一遍又一遍。我那時雖尚未發蒙,但卻跟着教了半年幼兒園的媽媽識得了幾個簡單的字,於是隱約地認得出幾個,但意思卻是全然不解的。後來上了學,幾年之後,才漸漸地把那十八個字都認完了,也終於知道那是一幅對聯。它的上聯是:「三餐茶飯真溫飽」;下聯是:「集體生活果水平」;上面的橫批是「公共食堂」。

幾十年來,我一直咀嚼着這副對聯,也一直懷念着作者那一筆一畫、絕不苟且的虔誠,還有他的不幸離世。直到如今,每次回到老屋,那副對聯在我的眼中依舊十分清晰,只是在別的人眼裡,它的筆畫已有些模糊不清了。[1]

作者簡介

趙義山,四川南部縣人,四川師範大學獅山學者傑出教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