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這「賴班族」(落花滿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這「賴班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這「賴班族」》中國當代作家落花滿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這「賴班族」

這幾年的網絡可以說是「族」起「族」落,「酷扣族」、「蟻族」、「啃老族」、「宅族」、「奔奔族」等等,每一個「族」的興起都有着當其時的深刻烙印,而目前最當紅的也許就是:「賴班族」,有篇文章是這樣寫的:當夜幕降臨、霓虹閃爍,都市的寫字樓里卻依舊燈火闌珊,這群加班的人中有被迫加班的,有為了避開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擁擠而推遲下班的,也有一群因寂寞不願回家的。據一項針對上班族白領的調查數據顯示,有30%的上班族會經常延遲下班時間,而工作日天天加班的達18%。調查發現,電信、媒體、軟件IT、銷售行業、客服、設計等行業的從業人群是調查顯示下班最遲的。而公務員、幼兒園教師、護士等職業則是下班最準時的,那些推遲下班的,則迅速被概括為「賴班族」。文章的最後還為擺脫「賴班」一族支了高着,即合理的時間安排和生活計劃,把一天時間做好分配搞好規劃,並有針對性地付諸實施。

一目十行看下去,某名話成了我心中的經典:「當加班成為一種習慣,下班時間的界定仿佛失去了意義。」

公務員這個詞現在已經被炒得簡直就是旱澇保收的象徵,簡直就是個「小資」的代名詞,好像真的可以每天都可以過着「杯水車薪」的好日子,只要早上上班泡杯水,到了月底就可以拿到買輛車的薪金。也許從理論和理想上看來它是成立的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無論從事怎樣的工種,只要是級別一致,拿的工資就大同小異,都會在每月固定的某天,雷打不動地準時准額打到卡上,不會因誰偷個懶就扣掉一分,也不會因誰多加很多班而長出一分。公務員的日子。可這也只能是從理論和理想上成立的,更正確地說是在某些地方、某些特定的人群里是成立的,如果現實中處處都成立的話,那就太可憐了我這個公務員,太可憐了我這個「賴班族」。

每天早上至少提前半小時上班,晚上至少錯後半小時下班,趕上周末,尤其是春暖花開的周末,加班更是日日必修課,雖說省得堵車,也省得工作出現紕漏了,但偶爾自己心裡也很鬱悶的,尤其是我這個一向崇尚「睡覺睡到自然醒」的懶人,原本也沒打算賴進這個「賴班族」啊,可是我不「懶班」,那些工作又如何可以完成啊。看看人家「賴班族」的收穫:錯過晚高峰交通擁擠、躲避冷清清的家、節省網費水費花銷等,可我又圖個什麼了?我不在乎交通高鋒,我可走城外;我不在乎家時冷冷清清,我可以靜下心來看書看電視;我更不在乎網費水費,我家沒網絡也沒有洗衣機,我就是我家的「全自動」洗衣機。可是,我就偏偏是個「賴班族」,每次臨下班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看下手錶,也許是在剛邁出辦公室的一剎那,也許是剛剛到家換下繁雜的制服,也許是還沒來得洗去塵埃,電話就會隨之而至:來加個班吧!即使沒了這種情況,也會下意識地看下手機是否正常,會不會因沒信號什麼有急事找不到?會不會偶爾的電量不足而錯過某些信息,如果加班真的成了一種習慣,下班也就不再是輕鬆的休息,而成了標準的「備着」。

偶爾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可以與朋友和家人聚聚,不為促進感情,只為緩解自己的不安和對家人的虧欠;偶爾的時候我也想去盡情運動,出出汗甚至流點血,補救一下我那一直不算太好的肌體和抵抗力;偶爾的時候我也想出去走一走,動一動,緩解一下長久以來瘀積的各種壓力,給自己一個可以呼吸的空間。可到最後,我也只是拖着疲倦的身軀,倒在床上去與周公談論自己的願望。

我經常出入各類高級飯店,有時甚至對是他們的操作間都熟門熟路,可是我很少是與朋友和家人,我有一個個的政治任務需要去解決,我有一批批重要的客人需要去照顧。

我經常可以一路連跑帶癲的不得閒暇,幾乎是經常的一身臭汗,但我不是運動,而是趕着從一個工作場所到另一個工作的場所。

我經常出入各個景點,甚至熟悉那裡的一草一木,但是我沒辦法把它介紹給我的家人和朋友,也沒辦法把它當作景色去欣賞,我只能機械地評價它的價值,它的角度,它的合適路線。

我不想進入「賴班族」,可誰告訴我一個真正有效的辦法,可以徹底地解決自己脫離這個「賴班族」?別告訴我換工作哦,我爭取過了,但是結果如何看看我現在停留在原地就知道了哦。

「賴班族」,這個不討我喜歡又讓我無奈的「族」哦~ [1]

作者簡介

落花滿肩,又名雲西子,北京作協會員。著有文集《落花滿肩》、《花開半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