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戒 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戒 葷》是當代著名美籍華人作家嚴歌苓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戒葷戒了好幾次,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第一次是2004年,我去河南農村搜集素材,下榻的村子裡有戶農民,以養奶牛為業。春天下的兩頭小花牛,一公一母,憨態可掬,我每次見到它們就走不動路了。它倆總是拴在樁上,只能吃腳邊的草,遠的夠不着。我從別處扯來草餵它們,餵了兩天就認識我了,如果手裡沒草是別想走近它們的,它們會叫得又賴又嬌。離開村子之前,我最後為了它們一次,看我走遠,小母牛四隻蹄子一塊蹦,一面仰臉直吼。小公牛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眼光傻乎乎的。牛的主人曾經告訴我,小公牛長到一歲,就把它殺了賣肉賣皮子。公牛不產奶,不產犢,養它就圖一堆好肉。我脫口問牛的主人,假如買下一個月大的小公,他要價多少,他一愣,然後說三千來塊吧。當然我不會那麼瘋,到北京大街上去放牛去。不過想到小公牛年底要變成一堆肉,我覺得所有的肉都和小公牛有關。那是我第一次戒葷。

到了尼日利亞,我的素食主義堅持了兩個月,實在不得不開戒。尼日利亞沒有豆製品,沒有蘑菇,總之是我「食之以當肉」的東西統統買不到。皈依洋食,我又吃不來起司。每天上午寫作,下午健身,不久就身、心兩乾枯。並且來瑞是個肉食動物,我不能順便也把他的葷給戒了,加上我常開家宴,不吃肉而每天大事烹肉,這都對我的戒葷初衷是莫大嘲諷。於是想通了:坦誠的惡要比虛假的善好些。在美國時,有時會碰到一群動物保護者,見到穿「千金裘」的女人,他們弄不好會上去動剪刀。有一次我問他們:「你們穿的皮鞋是誰的皮做的?」我的意思是:貂皮、狐皮是皮,牛皮、羊皮也是皮,不要在動物里搞種族歧視。一種原則若不能貫徹始終,那就別費事貫徹了,這是我戒葷失敗時找到的自我平衡方法。

阿布賈的肉食其實非常緊缺。假如請客擬的菜單上有糖醋排骨,必須一個月前從離阿布賈四小時車程的肉食公司預定,送來的貨里也許恰恰沒有排骨。阿布賈一共三家超市,展示在玻璃貨櫃裡的肉往往色澤慘敗,質地僵死,看上去牲口們去年就變成了肉。問問售貨員肉是否新鮮,她會說:「新鮮。」若問:「是這星期進的貨嗎?」她會回答:「是的。」她是一副被多次戳穿、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好態度。因為海鮮的新鮮程度更差,加上禽流感的恐懼,所以不管肉類多麼象文物,還是得拿它在家常菜和家宴里翻花樣。

一天我在書房裡寫作,聽見隔壁院子裡冒出一聲慘號。我嚇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嚎叫聲淒婉綿延,完全是一個婦人在哀哀求生。隔壁是沙特阿拉伯大使館,我想起他們有時會欺負欺負女人,不高興起來拿女人不當人。我衝到牆根下,對牆那邊大喊:「你們在幹什麼?!」沒人理我。慘叫還在繼續。我們院的一個門衛跑過來說:「沒事,就是殺羊。」我吃驚羊的哭喊竟比人更慘,表達力更豐富。我接着對牆那邊喊:「喂,你們在對羊幹什麼?!」又過來一個門衛,說:「沒幹什麼,就是殺它。」他們見我失魂落魄地站在毒太陽下,為我的不可理喻偷着樂。我聽着羊的叫喊,四十幾度的氣溫,我越聽越冷。原來羊也會哀哀求生。我回到屋裡,淚流滿面,女管家希望小姐進來,想安慰我幾句。我卻搶先開了口,說:「從今天起,再也不吃肉了!」大概希望小姐認為吃得起肉而不吃比較無聊,也比較矯情,晚飯時她對我說:「那時母羊下羊羔。」但我堅信門衛們告訴我的是真情,所以鐵嘴鋼牙,發誓餓死也不吃肉了。

過了一陣又在家裡大宴賓客,一位中國客人帶給我一把茴香和一把韭菜。茴香和韭菜在非洲的氣候幾乎不生長,所以對於我來說,沒有比這兩把蔬菜更珍貴的禮物了。第二天我用韭菜加雞蛋做了一些餅,茴香和上豬肉,包了幾十個餃子。煮餃子的時候,茴香久違的香味漫開來,讓我象犯了毒癮一樣不能自持。住在美國的十幾年都沒有吃過茴香餃子,我對自己說:就嘗一個吧。一個餃子吃下去,我後悔莫及:只吃一個比一個不吃要殘酷多了。意志一沉淪,人馬上就破罐子破摔。我坐下來,跟來瑞一塊吃到盤中最後一個茴香餃子。這時幸福對於我一點也不浪漫不虛無縹緲,它就是對準茴香餃子咬上去的剎那。

戒葷又是一次大敗。不過這次自責較少。好比常入監獄的人,出出進進久了,也就生出平常心來了。朋友們常在飯桌上問我:「最近在吃素?」他們也不大看好我的戒葷前程。

在我們房子附近的小街上,徜徉着一群自由自在的山羊,啃啃青草,嚼嚼垃圾。小羊們見了人,會把頭一埋,用兩個拇指大的犄角對着你,象是好戰的活卡通。母羊和公羊對人的認識比較深刻,知道這種兩足獸比所有的四足獸都厲害,見了人拔腿便跑。小羊們不跑,它們回頭又叫又攆。企圖親近小羊們的我,在它們爹媽看來就是直立行走的大灰狼。穆斯林新年臨近,街上的羊群還是無憂無慮的漫步。我天天點數,怕誰做了新年盛宴的一盤菜。這天我又聽見羊的淒婉求救聲傳來。我拿起睡覺堵耳朵的耳塞把叫聲堵住。羊叫得太慘,怎麼也堵不住,我抱着手提電腦跑到了二樓,跑進主臥室里的浴室,把門關嚴。也許是心理作用,羊的叫聲仍然不絕於耳。一上午過去,我又賭咒要清心吃齋。希望小姐勸我,肉還是要吃的;我一個人戒肉羊一頭也不會少死。而且她給我分析:「假如殺羊,一刀下去就完了,它叫什麼呢?當然是母羊產羔。」門衛來自畜牧部落,希望小姐來自海邊部落,我當然更信門衛的話。

吃了一陣素,覺得有點無趣。有時做了上海獅子頭,或者紹興醉雞,我就感到誓言又要崩潰。這時我拚命地讓自己相信,希望小姐的哄慰是真的。心裡動搖來動搖去,實在叫作「自己和自己過不去」。穆斯林年關越來越近,我問沙特阿拉伯大使館的一個門衛,過年他們會不會殺羊。門衛看了我一眼,反問我:「怎麼了?」也許他知道我是上次為了羊而管閒事管到他們地界上的東方女人。所以我聽得出他的言下之意是:「這還用問嗎?你不是找搶白嗎?」我又問他街上那群羊是不是他們養了吃的。他回答說那群羊根本就不是沙特大使館的。我心裡一塊石頭落地了。

一個傍晚我牽着可利亞出去遛,路過那幢蓋了一半停蓋的爛尾樓。羊的慘叫從樓後面傳來。樓中有幾家「蹲點戶」,(即漂流到城市在這類無主建築里落戶的人),有一家是穆斯林。那群羊是他們的。他們也在準備年貨呢。我拔腿便逃,一直跑進我們的院子,才甩掉了令我腿軟的哭嚎聲。我吃肉的胃口再次敗下去。

第二天我看到那個山羊的家庭,少了一隻公羊。公羊不產羔,不產奶,首當其衝到了鍋里,盤子裡。我走到爛尾樓旁邊,恰好穆斯林家庭的主婦在街邊賣飲用水,我裝着閒聊,和她打招呼:「過年了?」她笑着回答:「是啊。」「殺羊了?」「殺了一隻。」他們沒有冰箱,吃一隻殺一隻。我想問他們下面會殺哪一隻羊,但即使克制了自己的愚蠢。因為我打算說:「別殺了,那隻我羊買下了。」我如果真那樣說了,在她眼裡或許就是頂可笑可惡的人,財大氣粗,到吃一年木薯才吃上一回肉的人中間為山羊們買生路來了。這個爛尾樓里朝不保夕的生命可不只山羊,有本事你都花錢買下吧。那群羊終於從街上消失了。後來發現它們的主人也消失了。爛尾樓的主人突然弄到了一筆錢,可以給樓添磚添瓦,但能不能了結工程,還得看工程進程中貪污的人是否手下留情。或許蹲點戶門的把大大小小的羊都殺掉,風乾,駝走,這樣漂流起來會方便一點。[1]

作者簡介

嚴歌苓,女,漢族,1957年11月16日生於上海,現為美籍華人,是海外華人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享譽世界文壇。其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是中國少數多產、高質、涉獵度廣泛的作家。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代表作品有:《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語》《天浴》《寄居者》《金陵十三釵》《鐵梨花》等等。嚴歌苓身兼好萊塢編劇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和奧斯卡最佳編劇獎評委。其作品被翻譯為英、法、日、泰、荷、西等多國文字。[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