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戰爭回憶錄(周倫佑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戰爭回憶錄》是詩人周倫佑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又是火光,又是疼痛的槍聲

每夜他都被同樣的場景驚醒

眼睜睜看着自己被分成兩半

兩軍遠遠對壘,互相打冷槍

繼而短兵相接,展開肉搏戰

再後來演變成混戰,敵我不分

他知道這不是在回憶某一次戰役

而是在經歷一場戰爭,某種經驗

是以前的戎馬生涯所沒有過的

紙上談兵,被空氣與落日包圍

每一面旗幟都寫着自己的綱領

為不同的主義而戰。他不知道

自己原來屬於哪一個階級

刀刃的兩面都是敵人,都是朋友

沒有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

只有死亡,以戰爭消滅戰爭

不同年代的兵器一齊開火,人頭

落地,倒下的都是自己的軀體

他以腹擊鼓,砍下手臂作為旗杆

推動大炮,請皇帝吃些糖衣炮彈

一些鋼鐵的傢伙在他身上橫衝直撞

不斷有人從頭頂上壓迫過去

他感覺自己好像被擊中了

於是倒下。英雄末路總是很悽慘的

天亮以後,他用衣服遮掩住身上的傷口

在同事眼裡,他是一個謙虛的和平主義者

作者簡介

周倫佑:著名先鋒詩人、著名文藝理論家。籍貫重慶榮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文學寫作,1986年為首創立非非主義,主編《非非》、《非非評論》兩刊。[1]

自1994年起,與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王寧王岳川等合作,策劃並主編「當代潮流:後現代主義經典叢書」.作品入選北京大學謝冕教授主編的《中國百年文學經典》、《百年中國文學經典文庫》,著名學者林賢治主編的《自由詩篇》、《曠野/中國作家的精神還鄉史?詩歌卷》等,並被翻譯成英、日、德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其理論和創作在新時期文學理論界和海外漢學界有較大影響。[2]

文學成就被寫入張炯、洪子誠、金漢、孟繁華等眾多知名學者撰寫、主編的數十部現當代中國文學史。2004年聘任西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3]

已出版有:《反價值時代》(詩學理論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藝術變構詩學》(文藝理論專著,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藝術人本論》(文藝理論專著,與周倫佐合著,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懸空的聖殿》(文學史著,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在刀鋒上完成的句法轉換》(詩集,唐山出版社,1999年)、《周倫佑詩選》(詩集,花城出版社,2006年)等多部漢語文學及學術專著。此外,還編選出版有多種當代前沿文學思潮選集。[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