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戰火屠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戰火屠城》是由羅蘭·約菲執導,薩姆·沃特森、吳漢潤主演的歷史戰爭片,於1984年11月2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紐約時報》記者西德尼·山伯格的一篇長篇報告文學《迪特·普蘭的生與死》,主要講述紐約時報駐柬埔寨的戰地記者辛尼與當地翻譯潘迪的友情和血淚故事 [1]

劇情簡介

1972年,紐約時報記者辛尼(薩姆·沃特森飾)在柬埔寨採訪,柬埔寨人潘迪(吳漢潤飾)是他的翻譯兼助手,兩人在戰火紛飛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75年,紅色高棉占領金邊,辛尼進入法國領事館後安全撤退,潘迪因為沒有護照而被捕。潘迪在柬共的勞動改造政策中歷經劫難,目睹了紅色高棉政權的殘暴血腥,1978年,越共入侵柬埔寨,潘迪趁機逃亡到泰國邊境,與一直在尋找他的老朋友辛尼重逢 [2]

幕後花絮

男配角斯波爾丁·格雷寫了一場獨角戲,是關於他在拍攝這部電影的經歷,隨後根據這個拍成了另一部電影Swimming to Cambodia(1987)。

吳漢潤(Haing S. Ngor)成為第一位東南亞(也是第一位佛教教徒)獲得奧斯卡獎的演員。

電影中的可口可樂工廠原來設想的是一家百事可樂工廠,後來百事拒絕了出現在影片中。

DithPran的扮演者是華裔醫生吳漢潤,吳漢潤原是柬埔寨紅色高棉恐怖統治時代的華僑醫生,他逃過赤棉的血腥大屠殺,輾轉流亡美國。

影片的兩位主人公都確有其人,他們就是《紐約時報》記者西德尼·山伯格和他文章的主角迪特·普蘭。

創作背景

《戰火屠城》是以「紅色高棉」占領金邊前後作為真實的歷史背景,一個叫布魯斯·羅賓遜的演員把這篇文章改編成一部300頁的劇本,拿着劇本去找198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火戰車》的製片人大衛·普特南,想讓普特南提提意見。普特南把劇本發給了許多導演,讓導演們談談想法。最終,一個叫羅蘭·約菲的名不見經傳的導演打動了普特南。約菲告訴普特南,他不想只拍一部簡單的戰爭片,他要通過戰火與屠殺、恐怖與血腥講述一個有希望的故事——兩位主人公親如兄弟、勝似兄弟般的友情。

視頻

戰火屠城 相關視頻

兩彈一清電影《戰火屠城》片段,柬埔寨紅色高棉濫殺無辜
戰火屠城:男主死裡逃生、誤入萬人坑、太滲人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