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戛納電影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戛納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與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宗旨在於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戛納國際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作的平台。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2018年5月,戛納國際電影節入選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2020年6月3日,戛納國際電影節舉行發布會,公布第7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官方入圍電影作品名單,這些電影將被冠以戛納國際電影節徽標。

基本介紹

單元設置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有兩組評審團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其中一名擔任評審團主席;非競賽單元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單元和一種關注單元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主競賽單元

主競賽單元是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主要的競賽單元,也是決定「金棕櫚獎」等主要獎項歸屬的評獎單元。

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的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

導演雙周單元

導演雙周單元被稱為導演專業單元,1968年由法國新浪潮電影主將特呂弗在戛納創辦。1969年,革新過後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接納了導演雙周單元。導演雙周單元由法國導演協會主辦,是戛納國際電影節最純粹、最具創新意義和探索精神的一個單元。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誕生於1962年,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引入「法國全國評論家協會」的力量後創立的第一個次生單元,被稱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大女兒」。國際影評人周單元為期10天,比主競賽單元提前一天結束。國際影評人周單元設有單獨獎項,包括國際影評人周大獎、最佳劇本獎(SACD)、發行支持獎(ACID)等。參加該單元展映和競賽的影片必須是導演執導的首部或第二部長片或短片,類似於其他電影節設立的「處女作獎」。

短片單元/電影基石單元

短片單元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官方正式競賽單元之一,電影基石單元是1998年由主席吉爾·雅各布創立的學生作品單元,它們「共用」同一個評審團。[1]

獎項設置

主競賽單元獎項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Palme d'Or/Golden Palm Award)

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7年,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金棕櫚獎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金棕櫚獎的前身為金鴨獎,即國際電影節大獎,從1946年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因其獎盃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獎」。

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的《地獄門》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亞洲電影第一次獲得金棕櫚獎;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獲得金棕櫚獎。

評審團大獎,又名評委會大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僅次於最高獎項金棕櫚獎的二等獎。於1967年設立,在此之前評審團特別獎(Mention Speciale/Special Jury Prize)是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二等獎。

評審團獎,又名評委會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三等獎。於1969年設立。

評審團特別獎,又名評委會特別獎,屬於非常設獎項,是個別評委爭取的特殊獎項。1951年至1966年,評審團特別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二等獎。1967年,二等獎改為評審團大獎,評審團特別獎取消。20世紀90年代,評審團特別獎曾出現兩次。

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劇本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無主角、配角之分,最佳編劇獎(最佳劇本獎)無原創、改編劇本之分。

其他單元獎項

終身成就金棕櫚獎(Honorary Palme d'Or/Honorary Golden Palm Award)

終身成就金棕櫚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頒發的終身成就類獎項,旨在表彰全世界對電影藝術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

最佳短片金棕櫚獎由電影基石單元評審團針對入圍短片單元的數十部作品評出,這些作品的長度通常都在20分鐘以內。

一種關注大獎,是一種關注單元最高獎項,於1998年設立。自2005年起,法國的「安盟-甘」集團(Groupama-Gan)每年向這一獎項的獲獎者提供3萬歐元的獎金。

電影基石獎(Cinéfondation Prizes)

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從來自世界各地電影高校的報名的兩千多部短片和眾片中挑選出參賽作品,旨在發現和提攜新的血液。評審團將評出電影基石單元的一二三等獎。

金攝影機獎是針對於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所有單元,包括「主競賽」、「國際影評人周」、「導演雙周」、「一種關注」展出的長片處女作進行評選的獎項,類似於其他電影節設立的「最佳處女作獎」。

酷兒棕櫚獎(Queer Palm Award)

與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泰迪熊獎」(Teddy Bear Award)、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酷兒獅獎」(Queer Lion Award)相類似,戛納國際電影節自2010年起設立專門的LGBT同志電影獎項。酷兒棕櫚獎針對戛納國際電影節期間所有單元展出的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相關主題的影片,由獨立的評審團進行評選。首屆獲獎者是格雷格·阿拉基執導的美國電影《大爆炸》。

金馬車獎是導演雙周單元的終身成就獎,於2002年設立,由法國導演協會評選,目的是表彰「純粹的電影天才」。獎項名字來源於法國電影宗師讓·雷諾阿的傑作《金馬車》。[2]

最佳紀錄片金眼睛獎

特別大獎

技術大獎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不屬於戛納國際電影節官方頒出的獎項,而是由「國際影評人協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Presse Cinématographique)主辦。該機構於1930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創立,比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歷史還要悠久,目前擁有世界上5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成員。除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外,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華沙國際電影節等也都常設有「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該獎項旨在表彰協會評選出的最具有進取意義的電影作品。

國際影評人周大獎由國際影評人周單元評審團評審,是戛納國際電影節最早揭曉的獎項。

天主教人道獎的特別之處,是其通常由6名信奉天主教的電影人、媒體人組成的評審團選出,頒發給「通過關注人類自身的苦難、失敗以及希望來揭示人性神秘的深度同時又擁有藝術價值」的作品。除了戛納國際電影節之外,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等著名國際電影節也會每年頒發這一獎項。自1978年設立以來,天主教人道獎的獲獎影片大多來自歐洲國家。

歷史沿革

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意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1936年,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會;1938年,德國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奪下最佳外國影片「墨索里尼杯」。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選擇戛納作為舉辦地點是因為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擔任「國際電影節」主席,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着好萊塢明星來到法國戛納舉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國際電影節,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1949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在「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1968年5月19日,第2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因為受到「五月風暴」的影響被迫中斷;5月18日,評審路易·馬盧辭職,楚浮、克勞德·貝黎(Claude Berri)、尚-蓋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 Albicocco)、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e)、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讓·呂克·戈達爾衝進「電影節大樓」的大廳,堅持要中斷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罷工的學生、勞工站在一起」。

正式定名

2002年,電影節官方將名稱定為「戛納國際電影節」。

2018年5月,戛納國際電影節入選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首次延期

2020年3月19日,第7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電影節將不再於原定的5月12日至23日舉行,可能推遲至6月底或7月初舉行。這也是戛納國際電影節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首次延期。

2020年6月3日,戛納國際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和藝術總監蒂埃里·弗雷莫在巴黎舉行發布會,公布入圍第7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官方評選的56部電影作品名單,這些電影將在上映和參加其他電影節時冠以戛納國際電影節徽標。第7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取消了傳統的電影節官方單元分類,不再設主競賽、一種關注等單元,代之以官方評選電影名單。

華人獲獎

1959年,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盪發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影片。

20世紀60年代,台灣導演李翰祥的《倩女幽魂》(1960年)、《楊貴妃》(1962年)、《武則天》(1963年)三度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獲得技術大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1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83年,岑范的《阿Q正傳》成為第一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大陸影片。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霸王別姬》獲得金棕櫚獎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獲得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1994年《活着》獲得評審團大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着》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洩》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楊德昌憑《一一》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的《千禧曼波》、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獲得一種關注單元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獲得戛納影后

2004年,張曼玉憑藉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后,首位亞洲戛納影后;鞏俐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的《江城夏日》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同時成為開幕影片,是戛納國際電影節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09年,梅峰憑《春風沉醉的晚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是繼王小帥憑《左右》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最佳編劇獎;楊紫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10年,王小帥的《日照重慶》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13年,賈樟柯憑《天註定》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2015年,賈樟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成為第一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台灣導演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魏書鈞的短片《延邊少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提及獎。[3]

獎盃標誌

作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無可爭議的標誌,最新的金棕櫚獎由卡羅琳-舍費爾(Caroline Scheufele)於1998年在時任電影節主席皮埃爾-維奧(Pierre Viot)的邀請下重新設計。[4]

自2014年起,金棕櫚獎便採用符合標準的「公平採礦」認證金原料製作,具有了環保的寓意。

201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迎來70周年之際,為紀念此盛事,為戛納國際電影節製作金棕櫚獎的瑞士珠寶品牌蕭邦創作了一座帶鑽石的奢華版金棕櫚獎。

2017年,全新的金棕櫚獎上點綴的鑽石原料來自經責任珠寶委員會(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RJC)認證的供應商,如星塵一般鑲嵌在標誌性的棕櫚葉上,映襯着纖巧精緻的葉柄,綻放出灼灼光華。這座富有傳奇色彩的電影聖杯煥發出全新華彩,成為所有電影人的心之所向。

金棕櫚獎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級珠寶創作匠心的具現。葉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風輕拂,輕柔的葉片隨之曳動,仿若倏忽間經久定格。棕櫚葉由118克經「公平採礦」認證的18K黃金打造而成,置於水晶底座之上。如此臻美細節令每一座金棕櫚獎都變得獨一無二,因為大自然從未創造過兩塊完全一樣的水晶。五位工匠大師需花費不下40個小時的時間進行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這座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令人夢寐以求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