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戰慄遊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戰慄遊戲
圖片來自pixnet

戰慄遊戲》("Misery",又譯《苦難》)是根據斯蒂芬·金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1990年的美國心理恐怖片

影片由羅伯·萊納執導,主要演員包括凱茜·貝茨詹姆斯·凱恩勞倫·巴考爾和理查德·法恩斯沃斯。

其中凱茜·貝茨因本片摘得了第63屆學院獎女主角獎的桂冠。[1]影片也在美國精彩電視台評選的一百個最嚇人的電影瞬間中名列第12位。[2]

影片的英語原名「Misery」,是一個人名,但按英語翻譯,則是「苦難」、「痛苦」的意思,所以片中的許多台詞,如:「你殺死的我的Misery」、「把Misery還給這個世界」、「Misery歸來」等,都有這樣的雙關意義。

劇情

保羅·薛頓(詹姆斯·凱恩)是一位著名的小說作家,他最受歡迎的作品就是一系列以一個名叫「苦兒·雀斯汀」的虛構人物為主角的小說,不過保羅也打算要拓寬他的寫作思路。這天,他剛剛完成了自己一部新的,與之前作品沒有任何關係小說的手稿,並開車從科羅拉多州的一個名為銀溪的荒涼小鎮出發前往洛杉磯。但在路上,由於遭遇暴風雪,他的車衝出了路外的坡下,他也因受傷而暈迷。不過幸運的是,一位名叫安妮·維克斯的護士(凱茜·貝茨)正好經過,將他救出後帶回了自己家中。保羅的雙腿都骨折了,而且還有一邊肩膀脫臼,所以他只能臥床休養。安妮表示自己是他的「頭號書迷」,對他和他的小說知之甚詳,津津樂道。她非常高興保羅讓她閱讀其新著的小說,不過之後她也表示,自己不是很喜歡保羅在這本書中用了很多的髒話字眼。在對他餵食時,她甚至因為憤怒而將一些湯水濺到了保羅的身上,但很快,她又恢復了自製,並誠懇地向保羅道歉。安妮買了保羅最近出版的一本書,《苦兒的孩子》。可是之後看到保羅「殺死了」苦兒後,她爆發了,幾乎要將桌子砸到他頭上。她透露,現在沒有任何人知道保羅在這裡(這與她之前所說的情況正好相反),然後就氣沖沖地離開了,保羅試圖逃出房間,但卻發覺門已被上了鎖。

第二天早上,安妮逼着保羅燒掉了他新書的手稿。等到他恢復到可以起床後,她開始強迫他寫一本《苦兒還魂記》來「復活」這一角色。由於擔心如果不做可能會被殺,保羅只能勉強從命。不過這天利用安妮外出購物的機會他成功地離開了房間,雖然沒能打電話或是逃出屋子,但卻通過安妮收藏的一些剪報了解到她的過去,原來她被懷疑與多位嬰兒的離奇死亡有關。保羅還試圖將安妮給自己服用的止疼藥磨成細粉混入晚餐時安妮喝的酒中來迷暈她,但因安妮一不小心弄灑了酒而沒有成功。並且安妮也發現保羅有離開房間,因為這天晚上她將保羅綁在床上,等他醒來時,她告訴他自己知道他出過房間了,然後用大錘打斷了他的腳踝。

與此同時,當地警長巴斯特開始對保羅的失蹤進行調查,並根據圖書館的一本「苦兒」系列小說中的安妮留下的註解,來到她家中詢問一些相關的問題。由於保羅在被鎖死的房間裡發出的聲響,警長找到了他,但馬上就被安妮從背後槍殺。安妮這時告訴保羅,現在別無選擇,他們只有死在一起。保羅只能虛與委蛇,表示自己打算完成安妮要求他寫的小說來「把苦兒帶回這個世界」。寫作過程中,他經常趁安妮不在房間時利用舉打字機來鍛煉手勁。當書終於完成後,他提議兩人喝酒慶祝。當安妮去取酒杯時,他將全部手稿投入鐵桶中,並倒入事先藏在褲子裡的油,當着安妮的面點燒了手搞。安妮撲上來搶救手搞,而保羅則用打字機朝她頭上打去,但安妮沒有倒下,兩人開始了一場殊死搏鬥。最終,保羅利用手上拿到的硬物,打倒了安妮。

18個月後,拄着拐杖的保羅與出版商瑪西亞(勞倫·貝考爾)在一家餐館見面,兩人討論了他的第一部沒有涉及「苦兒」這一角色的小說,題為《J·菲利普·史東的高等教育》,該書在發布前就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這在他還是首次。但是,保羅對出版並不熱情,因為這本書他本是為自己而寫的,同時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安妮給予了他創作靈感。瑪西亞問起他是否願意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一本紀實文學,保羅沒有直接答應。過了一會兒,他看到餐館裡的一位服務員幻化成安妮的模樣走過來,聲稱自己是他的「頭號書迷」,而保羅只好很不自在地回應了一句:謝謝。

製作

製片人安德魯·沙因曼在飛機上閱讀了斯蒂芬·金的小說《米澤麗》後將之推薦給了其搭檔,著名導演羅布·萊納|。後者最終邀請了著名編劇威廉姆·高德曼來撰寫本片的劇本。由於羅布之前所導演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喜劇片,所以他一度將影片的主題定性為「一個需要新的挑戰和他人的推動才能繼續前進的男人的故事」。原著作者斯蒂花一開始因他的其他作品在改編為電影的過程中大都歪曲了其本意,因此拒絕將這部小說改編為電影,不過,在看到羅布執導了他的另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伴我同行》後,他改變了主意。

羅布與威廉姆在劇本編寫過程中進行了非常緊密的合作,對此他解釋道:「我們去除了(原著中的)大部分血腥和恐怖情節,(因為)我希望把(觀眾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位藝術家與他的崇拜者之間的這個『棋局』上。」

華倫·比提對在本片中扮演男主角很有興趣,並打算將之塑造成一個不那麼被動而更堅強的角色。但最終因為其出演的另一部電影《迪克·特雷西》的後期製作工作需要延長而不得不退出。詹姆斯·凱恩填上了空缺,他之後也表示對這個不同於其以往出演過的任何一個的角色很有興趣,而「出演一個完全身處被動地位的角色實在是要困難得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