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戴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朝諸侯國之戴國
 

分封君主 :周武王

國 都 :不詳

建立時間 :公元前11世紀

建國之君 :不詳

亡國之君 :不詳

滅亡時間 :前713年

史書記載 :《左傳

戴國是中國歷史上周朝時期的一個子姓諸侯國[1](另有一種說法是姬姓),位置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東偏北處[2]

戴國位於宋國鄭國之間,鄭、宋兩國不和,戴國多受欺凌,春秋初期戴國勢力較弱,戴國實為鄭國附庸。

戴國歷史

周武王滅商後,為協調和牽制各方勢力,鞏固新建的大周王朝政權,分封子姓諸侯國,戴國即為其中一個諸侯國,國境位於今河南商丘市民權縣東北。[3]

春秋初年,戴國位於鄭、宋兩強之間,國力較弱,常遭欺凌,此時的戴國實為鄭國的附庸國。

魯隱公十年(前713年)蔡國、衛國隨從宋國伐鄭,並乘機侵入戴國。

鄭莊公以救戴國為名出師,帶兵進入戴國,並在圍殲蔡國、衛國、宋國三國之師後順便滅掉了戴國[4]。。

鄭囯侵占戴國後,改名谷城。

戴國滅亡後,戴國國君後裔及其子民為紀念故國,遂以國為姓,成為戴姓的一支。

偷梁換柱

公元前713年,蔡國衛國宋國伐鄭,乘機侵入戴國

宋衛聯軍正賣力攻打戴國,又請了蔡國軍隊前來助戰,滿指望很快就攻下戴國都城,誰知道戴國國家雖小,但全國軍民卻眾志成城,英勇頑強,拚死保衛自己的家園。宋衛蔡三國聯軍連續攻打了多日卻一點進展都沒有,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忽聽有人來報:「鄭國派公子姬呂領兵救戴國來了,目前已經進城了!」孔公嘉說:「戴國本來唾手可得,想不到鄭兵來助,這可如何是好?」右宰丑說:「戴國既然來了援軍,必然會有新舉動,我們先觀察一下城裡的動靜,再考慮對策。」兩位將軍正說話間,忽見戴城城牆上人頭攢動,一下子插滿了鄭軍旗號。姬呂全身披掛,站在城樓上高聲喊道:「多謝各位將軍的幫助,我鄭軍已經取下戴城了!」

原來姬呂回兵之時,先給戴國國君戴叔慶父去了一封書簡,說宋衛蔡三個大國實在太不象話,聯軍欺侮弱小的戴國,作為正義之師的鄭國一定要匡扶正義,維持法統,將出兵來救援戴國。戴國畢竟是個小國,經過宋衛蔡聯軍連日來的攻城,國內已經快撐不住了,而且就算一時守住,宋衛蔡畢竟是大國,這樣拖下去戴城遲早要被攻破的,國家就會滅亡。再加上本來戴國和鄭國就是友好鄰邦,多年來鄭國一直都在一定程度上充當戴國的實際保護者的角色,鄭軍正好在節骨眼上趕來,又欺騙戴叔慶父假裝說是領兵來救援戴國的,雖然其實是藉機占領戴國。戴叔慶父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鄭軍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了戴國的都城戴城(在今河南商丘民權縣與蘭考縣一帶),鄭軍進城後兵不血刃就占領了戴國。國君戴叔慶父後悔不已,但事已至此,無可奈何,看看實在復國無望,戴叔慶父只好領着家眷,逃亡而去。戴國亡國後,戴國的原子民為了紀念國民團結一致抵抗宋衛蔡聯軍的英勇事跡和輕信狡詐的敵人的深刻教訓,遂以國為姓,全體姓戴,這也是當今戴姓來源的重要一支。

宋國孔父嘉、衛國右宰丑見鄭軍白白占了戴國,肺都要氣炸了,齊聲說道:「我們和鄭國誓不兩立!」正說着,鄭軍自戴城派人送來戰書。孔父嘉、右宰丑當即批下回文,約好第二天決戰。誰知當晚鄭軍突然襲擊三國聯軍營寨,宋衛蔡聯軍大敗,此役後,死裡逃生的孔父嘉憤憤地說:「從古至今,戰爭都有禮節。我們周禮中的軍禮規定,不打無約之戰,不追逃跑將領,不殺花白老人,不擊受傷軍士,不傷及無辜民眾。如今這規矩被鄭國破壞了,可惱呀!」逃走路上,孔父嘉又在思索: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可有些小人為了獲取私利,去刻意破壞這禮,鄭莊公就是個破壞禮法的小人啊!正是鄭莊公的陰謀詭計滅掉了戴國。 [5]

視頻

春秋戰國疆域變化

參考資料

  1. 《輿地廣記》:​畿考城縣本子姓戴國,春秋宋人蔡人伐戴,是也。秦謂之谷縣,楚漢兵起,邑多遇災,因名甾縣。 漢屬梁國。後漢屬陳留郡,章帝東廵詔改曰考城,取越乃光烈考武王之義也。 後魏曰考陽置北梁郡。北齊並廢之以為成安縣。 隋開皇十八年復改曰考城屬梁郡。唐屬曹州。梁開平元年屬開封府。宋朝崇寧四年來屬。
  2. 《讀史方輿紀要》:戴今河南睢州考城縣故城,即古戴國。隱十年,鄭取戴。按:考城縣故城在今睢州東北。
  3. 《歷代州域形式》:戴今河南睢州考城縣故城,即古戴國,為子姓國。隱十年,鄭取戴。
  4. 《春秋左傳·魯隱公十年》,秋,七月,庚寅,鄭師入郊,猶在郊,宋人,衛人,入鄭,蔡人從之,伐戴,八月,壬戌,鄭伯圍戴,癸亥,克之,取三師焉,宋衛既入鄭,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敗。
  5. 《左傳·隱公十年》:「秋七月庚寅,鄭師入郊。猶在郊,宋人、衛人入鄭。蔡人從之,伐戴。八月 壬戌,鄭伯圍戴。癸亥,克之,取三師焉。宋、衛既入鄭,而以伐戴召蔡人,蔡 人怒,故不和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