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所有權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所有權理論是一個名詞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如果兩個公司共同控股一家公司,各占其50%股權,顯然持股雙方都沒有絕對控股權,那麼用母公司理論經濟實體理論都不適合於持股雙方編制合併會計報表,這時,有人提出了所有權理論。

所有權理論又稱 「所有者權益中心論」是一種着眼於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權合併理論。在此理論下,企業集團僅是指以投資公司為基礎,連同在經濟活動和財務決策中對另一公司具有重大影響的所有權部分。因此,編制合併會計報表,不確認少數股東權益,對於子公司的收入、費用與利潤,也只按母公司持有股權的份額計入合併利潤表,完全忽視少數股東所持有的子公司淨利潤。該種合併理論一般是與其他合併理論結合被採用的。

所有權理論是業主理論在合併會計報表中的具體應用,其認為母子公司之間的關係是擁有和被擁有的關係,編制合併會計報表的目的是為了向母公司的股東報告其所擁有的資源。基於此,當母公司合併非全資子公司的財務報表時,應採用比例合併法:按母公司實際擁有的股權比例,合併子公司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對於非全資子公司的收入、成本費用和淨收益,也只能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予以合併。因此,所有權理論既不強調企業集團中存在的法定控制關係,也不強調集團各成員企業所構成的經濟實體。依據所有權理論編制的合併會計報表強調的是合併母公司所實際擁有的,而不是母公司所實際控制的資源。這種做法雖然穩健,但卻違背了控制的實質。控制一個主體實際上是控制該主體的資產,當母公司控制了子公司時,它不僅可以直接控制其所實際擁有資產的運用,而且可以控制子公司全部資產的運用。因此,按所有權理論採用比例合併法編制合併財務報表,忽略了企業併購中的財務槓桿作用。

所有權理論的理論基礎

所有權理論的基本立論是:會計主體與其終極所有者是一個完整且不可分割的整體。該理論認為,會計主體充其量只是其終極所有者財富的存在形式或載體,會計主體的資產是終極所有者財富的一種表現形式,會計主體的負債是終極所有者的負財富,會計主體的資產與負債之差代表終極所有者投放在這一會計主體的淨權益。可見,所有權理論強調的是終極財產權。

所有權理論所依據的會計基本恆等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它突出體現了確認、計量和報告所有者權益是財務會計的核心目標,因此,所有權理論又稱 「所有者權益中心論」。此外,按照所有權理論,企業不論是在持續經營中或停業清算時,其淨資產的所有權和其他權益均應歸屬於所有者。因此,會計主體沒有必要特別強調資本保全,應當允許其終極所有者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是否抽回資本。

所有權理論認為母子公司之間的關係是擁有和被擁有的關係,編制合併會計報表的目的是為了向母公司的股東報告其所擁有的資源。因此,所有權理論既不強調企業集團的各成員企業所構成的經濟實體,也不強調企業集團中存在的法定控制關係,而是強調編制合併會計報表的企業對另一企業經濟活動和財務決策具有重大影響的所有權。

所有權理論的特點

(1)合併會計報表的服務對象是母公司的股東。

(2)母公司對子公司淨資產的享有數額應以母公司所支付的代價為衡量的基礎,並只以此計人合併報表,少數股東所享有的子公司淨資產份額不合併。

(3)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併報表上不予確認。

(4)合併商譽的確認。以母公司所支付的代價和所取得子公司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之差作為商譽,全部計人母公司的商譽在合併報表上列示。

(5)合併淨利是母公司股東所應有的淨利。

(6)少數股東收益不予確認。

(7)未實現利得或損失。若是順銷,就應100% 沖銷;若是逆銷,就應沖銷母公司享有的份額。

(8)贖回債券的推定利得或損失。如果是贖回母公司的債券,就應該100%承認,若是贖回子公司的債券,就只應承認母公司享有的份額。

所有權理論的缺陷

(1)適用範圍小,只應用於幾個公司控制被投資公司的特殊情況。

(2)把被投資公司按股份來進行分割,撕裂了公司的內部經濟關係,不能準確反映股東的利益。

所有者理論的合併方法

所有權理論認為,合併報表只是為了滿足母公司股東的信息需求,而不是為了滿足子公司少數股東的信息需求。基於此,當母公司合併非全資擁有的控股子公司的會計報表時,應採用比例合併法:按照母公司實際擁有的股權比例,合併子公司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對於非全資子公司的收入、成本費用和淨收益,也只能按照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予以合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