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打開山門天地寬(楊盛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打開山門天地寬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打開山門天地寬》中國當代作家楊盛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打開山門天地寬

我們水杉坪坐落在湘西崇山中的一個山窩窩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五六十個寨子,幾千人口,四周是高山坡,中間有很多小山坡,往哪裡去都得爬山翻坡。歷史上,山窩窩裡的人們漁獵耕樵兼採集,生產簡單的生活所需,過着落後的自然經濟生活。近六七十年來,生產生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在舊社會,山鄉人完全靠肩挑背負,連普通的馬拉車、人力推車都沒有。春天挑肥料送到高山坡上,秋天挑背苞谷雜豆下山,還收穫洋芋紅苕等。肩挑背負一點兒土特產山貨,走幾天路程,到水碼頭換點鹽巴等生活必需品。由於挑運困難,很多家庭過的是「辣椒當鹽,苞穀殼葉當棉」的生活。出遠門的往往是一些身強力壯的挑力漢,多數人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個什麼樣子。

新中國為山區人民打開山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的第三年水杉坪通了公路,生產生活逐漸改變,很多方面的變化不是一下子的事,經歷了一個個階段。

從前,完全靠人力手工勞作,挖地、挑背東西、修築河堤、整修溝渠以及平整宅基地等都是人力挑抬。近十幾年來,交通發展很快,公路村村通,甚至通到各家各戶,絕大部分家庭都有了汽車,大部分勞作實行機械化操作,一台挖機工作一天頂一百多個勞力,犁地用拖拉機,運肥料、收糧食、運載雜貨等都是用車。

曾記否,家家用手搖紡車的日子,村婦每天紡線到半夜,一年手搖四季,各家定期將紗線送到土機匠家,一段家織土布得經過多少道工序!土靛土染,縫製衣服,那樣的衣服很不結實,人們穿的總是補丁重補丁。買不起雨鞋,多數人穿草鞋,有些人踩高腳碼,有些人打赤腳。現在,穿衣不再僅僅是為了保暖,更多的是為了審美,追求新鮮和時髦,各種款式、格調、花色的時裝打扮着山鄉男女。

以前糧食不夠吃,總是缺糧,借東家,貸西家,常年吃粗糧,煮爛啪飯,瓜菜代,吃野菜,挖蕨打葛,生活艱難。改革開放以後,田地承包到戶,農民有了種什麼怎樣種的自由,山坡地退耕還林,種糧的田地面積少,推廣雜交水稻、雜交苞谷,單位面積產量大幅度提高,糧食富餘,解決了溫飽問題,脫貧致富奔小康。

多少代人固定在這山窩窩裡討生活,出門遠的是到縣城,徒步翻山越嶺趕場,近百里路程,當天往返,大多數人沒有出過縣境,有的人連縣城都沒到過。現在出門,客運車接到家,走高速公路十幾分鐘就到縣城。

山門打開,人們走出鄉土,走向外面的世界,到城市做生意,到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打拚,到風景名勝區旅遊。有的人學習到技術,返回家鄉辦實業。有的人積累一定財富以後,回到家鄉修建新房,擴大再生產。

現在交通條件、信息化建設大為改觀,水杉坪通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人們進入現代化、信息化生活。舊社會有人到吉首上學得步行五六天,後來通了沙石公路,汽車少且車速慢,去吉首先得花一天時間趕到縣城住宿,第二天凌晨坐上汽車,跑一整天。現在走高速公路一個多小時就到,從吉首臨出發時打個電話或者發個微信語音通話,說是要回家吃飯;家裡人開始殺雞、洗臘肉;愛吃老家風味的人開車到家,洗個手,熱氣騰騰的飯香菜美端上桌。

觀念的轉變是最大的改變。以前嫁女不翻坡,認為山坡那邊就很遠了;現在不少年輕人跨縣跨地區跨省自由戀愛、結婚成家。以前奉行早婚早育,認為多子多福,為了傳承香火;現在都是晚婚晚育,注重生育質量,注重生活質量的提高,重視培養教育後代,注重人的素質的提高。

[1]

作者簡介

楊盛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