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托勒密三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托勒密三世

圖片來自greekcitytimes

托勒密三世「施惠者」(希臘語:Πτολεμαίος ο Ευεργέτης,約前280年—前222年11/12月),托勒密埃及的第三位法老國王(Basileus),從前246年—前222年在位,他在位期間托勒密埃及國力和疆土的達到最高峰。

介紹

他是托勒密二世與第一任王后阿爾西諾伊一世之子,當他還年幼時她的母親失寵,使他失去王位繼承權,但在前250年代時恢復他王位繼承人的地位,之後在前246年順利繼承父親的王位。當他即位之時,他與昔蘭尼女王貝勒尼基二世結婚,使昔蘭尼加再度併入托勒密埃及中。

在前246年到前241年的第三次敘利亞戰爭中,托勒密三世入侵塞琉古帝國,並得到一場近乎完全勝利,然而埃及發生暴動使他被迫放棄大好戰局,回頭平亂。在叛亂平息後,托勒密加強了與埃及上層祭司之間的緊密配合,於前238年編纂克諾珀斯法令(Canopus decree),後續的托勒密王朝為了在埃及穩固權力也採用這方法,形成一種趨勢。在愛琴海,托勒密三世的艦隊在前245年左右儘管於安德羅斯戰役安提柯馬其頓打個大敗,但仍持續經濟支援希臘本土的反馬其頓陣營。當托勒密三世駕崩,他的長子托勒密四世繼承王位。

背景和早年

托勒密三世大約出生在前280年前後,母親是國王利西馬科斯之女阿爾西諾伊一世,是父親托勒密二世與阿爾西諾伊之間的第一個兒子。父親在前282年成為埃及的共治王,並在前282年單獨統治整個國家。隨著利西馬科斯王國的崩解,約在前279年曾經嫁給利西馬科斯的姑姑阿爾西諾伊二世從希臘返回埃及,母親阿爾西諾伊一世和姑姑阿爾西諾伊二世之間可能爆發衝突。而後母親阿爾西諾伊一世被指控圖謀不軌,被放逐到上埃及的科普特斯(Coptos)去,而父親在前273/2年以前娶了自己的親姊姊阿爾西諾伊二世。隨著母親的失勢,托勒密三世等子女似乎也喪失王位繼承權,這樣的政治背景也可以解釋為何托勒密三世在愛琴海的小島錫拉島長大,而不是在埃及[1]。托勒密的家庭教師包含有詩人兼博學家羅德島的阿波羅尼奧斯,這位大師後來成為亞歷山卓圖書館館長。

從前267年開始一位謎一般的人物被立為托勒密二世的共治王,現代的學者們稱這位共治王為「兒子托勒密」(Ptolemy "the Son"),他曾在克里莫尼迪茲戰爭期間曾率領艦隊作戰,但在前259年第二次敘利亞戰爭爆發之時他在小亞細亞發動叛亂,隨後被移除共治王的地位。一些學者認為這位「兒子托勒密」就是托勒密三世,但這不太可能,因為托勒密三世的年齡太年輕以至於不可能在前260年代率領軍隊作戰,也不可能在前259年叛亂後沒遭到甚麼嚴厲懲處。學者Chris Bennett主張這位「兒子托勒密」的身分就是阿爾西諾伊二世和前夫利西馬科斯所生之子托勒密[2]在平叛之後,托勒密二世,讓阿爾西諾伊一世的子女過繼到阿爾西諾伊二世的名義下,儘管阿爾西諾伊二世已過世多年了。

在前250年代後期,父親托勒密二世安排托勒密三世與昔蘭尼國王馬加斯的獨生女貝勒尼基二世訂婚透過這訂婚協議,可以顯現出托勒密三世將是托勒密二世的假定繼承人。在前246年1月28日他的父親托勒密二世去世,托勒密在無爭議下繼承了王位。

合併昔蘭尼加

昔蘭尼加作為托勒密埃及第一塊外圍領地,其統帥馬加斯在276年叛變並自立為王,使昔蘭尼加脫離托勒密二世統治。藉由托勒密三世和貝勒尼基二世訂婚,意味著埃及和昔蘭尼加會在馬加斯逝世後和解,然而當前250年馬加斯逝世,貝勒尼基的母親阿帕瑪拒絕遵守婚約,而把女兒嫁給馬其頓安提柯王族綽號「美男子」的德米特里 ,來到昔蘭尼加的德米特里在岳母阿帕瑪的幫助下成為昔蘭尼國王,但不久昔蘭尼人和貝勒尼基二世就暗殺了他。昔蘭尼陷入動盪,甚至兩位希臘共和派人物來到昔蘭尼成立了共和邦聯,動盪直到貝勒尼基引進托勒密埃及的力量才安穩。

前246年隨著托勒密三世即位,與貝勒尼基的婚禮也隨即舉行,昔蘭尼加也重新回到托勒密王國內。托勒密三世在昔蘭尼加建立一些新的港口城市,並命名為托勒邁斯(Ptolemais)和貝勒尼基,來紀念這對王室夫妻。昔蘭尼加的城市被重組成一個由國王監督的邦聯,作為嚮往獨立自治的城市與渴求專政統治的君主之間雙方一個平衡。

第三次敘利亞戰爭

因為史料的缺乏,關於第三次敘利亞戰爭以及後續兄弟戰爭時間先後採用傳統說法。前246年7月,塞琉古帝國安條克二世以弗所突然逝世,他的第一位王后勞迪絲一世所生的兒子塞琉古二世此時已19歲,然而早在前252年夏季安條克二世又娶了托勒密三世的妹妹貝勒尼基作為第二位王后,現在也有一個兒子安條克還不到5歲,一場王位繼承權之爭隨即展開。早在父親逝世前成為共治王的塞琉古二世很快就受到帝國大部分如小亞細亞巴比倫尼亞等地區承認。貝勒尼基她也立自己年幼的兒子為王,但僅能支配安條克城周遭一帶,她隨即向自己的哥哥托勒密三世求援。貝勒尼基還派人去爭取奇里乞亞地區支持,同時托勒密接信後率領一支小艦隊北上,在沒有受到甚麼抵抗下於當年秋末來到塞琉古帝國敘利亞重要港口城市塞琉西亞,然而在托勒密三世來到安條克城皇宮才發現妹妹母子倆已死,被勞迪絲和塞琉古二世的黨人先行暗殺了。不願承認挫敗、空手而回的托勒密三世,他暫時隱埋死訊來贏得更多時間召集更多軍隊,之後他發動大規模攻勢為自己妹妹報仇,爆發第三次敘利亞戰爭,這場戰爭又稱為勞迪絲戰爭[3]

這場戰爭托勒密三世大獲全勝,奪取了敘利亞、奇里乞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上游,甚至可能在前246年底或前245年初攻入了巴比倫城。根據托勒密埃及在阿杜利斯銘文的宣傳,托勒密三世還冠上亞細亞大王的頭銜。實際上,托勒密三世真正的占領地往東僅到美索不達米亞上游,他在那裏設了一個總督轄區「幼發拉底河另一側之地」,代表有意把這塊地區併入托勒密王國中。

埃及暴動

就在這個時候,托勒密三世收到埃及發生暴動的消息,他不得不從前線撤軍回本土去鎮壓暴民。另一方面,在前245年7月塞琉古軍已經收復了美索不達米亞上游。這場埃及的暴動意味重大,之後的一系列暴動在接下來在一世紀內不停給托勒密埃及帶來麻煩,其中一個暴動理由就是托勒密為了在敘利亞用兵,造成過高的稅率負擔,加上莎草紙記錄了當時前245年尼羅河氾濫不如預期,造成飢荒。從古氣候指標研究推測,可能是前247年時的火山噴發而影響了季風型態變化,導致氣候改變[4]

在返回埃及平定叛亂以後,托勒密三世致力於埃及社會與希臘社會中宣傳自己是個勝利者,在阿杜利斯一份官方宣傳的銘文中過度誇大托勒密三世的征服地,甚至連巴克特里亞地區都宣稱是征服地之一。前243年新年,托勒密三世把自己和王后貝勒尼基二世神格化,以一對「施惠神」(Theoi Euergetai)的身分納入托勒密埃及的國家崇拜之中,榮耀他們在這場戰爭中奪回曾被波斯奪走的埃及神像,使神像重歸埃及。

戰爭結束

這場戰爭另一個焦點可能是在愛琴海周圍,一位謎一般的托勒密將軍托勒密·安德洛馬克(Ptolemy Andromachou),他可能是托勒密二世的私生子,他在前246年從塞琉古帝國手中奪取了以弗所。後來他入侵了色雷斯沿海一些地區並征服了馬羅尼亞(Maroneia)和埃內茲(Enez),他在一個不確定的時間點可能在前245年,在一場對抗馬其頓安提柯二世艦隊的安德羅斯海戰遭到擊敗。在前243年時他在以弗所被自己色雷斯士兵刺殺。

隨著史料缺乏,之後戰爭走向僅知道在前242年靠近大馬士革和腓尼基一帶發生一些戰鬥。之後不久,於前241年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講和,埃及保留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北部的征服地,至此從色雷斯的馬羅尼亞開始,到近乎西地中海沿岸直到利比亞錫德拉灣,都在托勒密埃及的控制之下。此戰也拿下敘利亞重要港口城市塞琉西亞·佩里亞,這也是塞琉古一世的長眠之地,無疑是賽琉古帝國在政治聲望上、經濟上一大挫敗。

參考文獻

  1. Bennett, Chris. Ptolemy III. Egyptian Royal Genealogy. [2019-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2. Bennett, Chris. Ptolemy "the son". Egyptian Royal Genealogy. [2019-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3). 
  3. Bevan. [2019-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6). 
  4. Volcanic eruptions linked to social unrest in Ancient Egypt. EurekAlert.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