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 小說家,評論家,哲學家 ) | |
---|---|
小說家,評論家,哲學家 | |
出生 | 1828年9月9日 |
國籍 | 俄羅斯 |
職業 | 小說家,評論家,哲學家 |
知名作品 |
《戰爭與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復活》。 |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復活》等。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伯爵出身名門貴族,父親曾參加過1812年衛國戰爭,母親是公爵之女。托爾斯泰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是姑媽把他撫養長大的。他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但除了迷戀哲學以及道德哲學外,對其他並不感興趣,曾多次退學。23歲時,他志願到高加索服役,後來還參加過克里木戰爭,作戰十分勇敢。托斯泰十分強壯,按茨威格的敘述,他有一副足以活到100歲的硬朗身體,游起泳來像條魚,騎起馬來像個哥薩克,67歲還能學會騎自行車,70歲還是溜冰健將。80歲還在保持鍛煉的習慣。托爾斯泰是一副憂鬱的俄國農民長相,從不在意自己的裝扮,臉上永遠是一副濃密的大鬍子,看不出有什麼過人之處。但「他的面孔是瘦削的發黑的嚴厲的,仿佛用青銅鑄成。他的那雙小眼睛,發着灼人的野獸般的光」(蒲寧語)。[1]
視頻
Ted教育:為什麼你應該讀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看視頻學英語
愛情悲劇
1910年10月28日早上五點鐘,82歲高齡的列夫.托爾斯泰在濛濛細雨中離家出走,9天後客死在俄羅斯一個小車站的木房裡。
他在給妻子索菲亞的告別信中寫道:「過去我生活在豪華的環境裡,現在我再也不能在這種環境裡生活下去。我所做的事:脫離紅塵。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日子裡安靜地幽居起來。請你理解這一點,倘若你得知我住在何處,你也別去找我。」
對此,索菲亞做過這樣的陳述--「說是留給我的那封信不過是個藉口,那是為了讓全世界人看的。」
出走的真相隱含在托爾斯泰給女兒的信里:他出走是因為十分惱火妻子「那些間諜行為,永遠的責備,處置我的手段,永遠的操縱,對我的最親最有用的男人的仇恨......」
第三次閱讀《托爾斯泰夫人日記》,當讀到最後一段「人們不讓我到列夫.尼古拉耶維奇的跟前去,用力拉住我,把門上了鎖,我的心真是都要碎了」。 我亦欲心碎--何等的絕情才能讓一個男人在臨終前拒絕與相伴半個世紀的老妻告別!
至此,托爾斯泰夫人從1862年18歲嫁給托爾斯泰開始,到1910年托爾斯泰意外離世,堅持了48年的日記戛然而止。托爾斯泰死了,托爾斯泰夫人也死了,心死。
縱觀1862年到1909年索菲亞的日記,從她18歲嫁給這位偉人,到65歲,與偉人共度的47年間,他們的婚姻之舟是堅定而平穩的,正如大多數幸福的婚姻。當然任何一段婚姻都不會是死水一潭,總會有風波微瀾,更何況是與一位思想無比複雜內心無比矛盾的文豪的結合。非常可貴的一點,托爾斯泰絕不像那些輕佻低劣的下流文人,寫過幾本空洞膚淺的小冊子就藉機招搖撞騙、招蜂引蝶,做為一位名滿天下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儘管他在精神領域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沙皇,儘管五湖四海的忠實粉絲紛紛前來膜拜瞻仰,(其中不乏女粉),他的個人生活卻是相當嚴肅而自律的,長達半個世紀的婚內從未傳出過緋聞。這從索菲亞坦誠而真實的日記中也不難看出。她的嫉妒都來自於丈夫日記中坦白的婚前經歷。而那些過氣的嫉妒對於他們的婚姻而言,無傷大雅。至于思想差距、天才的自大自閉、索妮婭性格的鋒芒也並未真正地撼動他們婚姻,他們各自承認思想認知的分歧,但依然互相愛護、互相關心。他們共同養育了16個子女,三個夭折,這是索妮婭最大的傷痛,然而鑑於那個年代的醫療局限,他們最終還是堅強地走出了這些陰影,肩並肩直面着命運帶來的挑戰和磨難。[2]
13個孩子
托爾斯泰34歲結婚,妻子索菲亞17歲,他們生過13個孩子,死了5個,包括一個只活到7歲、天性敏感、也是最被托爾斯泰看好的兒子;其餘8個孩子都在這座房子裡長大。托爾斯泰在這裡生活了近20年,中年時期一段充滿家庭樂趣的人生應該就在這座房子裡。[3]
這位俄羅斯的文學泰斗,對孩子們滿懷愛心,竟能抽出時間給孩子們寫出不少膾炙人口的童話和故事,在世界文學史上堪稱佳話。在雅斯那亞波梁那,托爾斯泰為農民的孩子創立了一座學校,類似的學校在當時極為鮮見。在這裡孩子們從不受處罰,同時,學生們也不像其他學校學生們那樣懶惰和粗野。托爾斯泰和學生們相處一貫純樸而認真,如同和成年人相處一樣。為使孩子們學習得輕鬆,他常給他們講述他的所見所聞,努力讓孩子們學習得興趣盎然。托爾斯泰親自給孩子們編寫了識字課本和字母表,寫了一些讀物供他們閱讀。
「近幾年我編寫了字母表並把它印刷出來……,我的引以自豪的理想是,讓所有俄羅斯兩代的孩子們,無論是貴族的還是農民的孩子們,都能學習該字母表。製成這個字母表後,我就可以平靜地死去了。」由此可見,列夫·尼克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把對孩子們的教育看成他自己何等重要的事。
為了使孩子們有書可讀,他親自寫作,轉述,翻譯約七百篇故事、文章、隨筆,並儘量做到「簡潔,樸實,最重要的是,易懂」。[4]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列夫·托爾斯泰出身貴族,1歲半喪母,10歲喪父,他由家裡的親戚撫養成人。1845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語言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期中考試不及格,第二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學業,痴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對道德哲學發生濃厚的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說及其為人,並廣泛閱讀文學作品。1847年4月為農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為十四品文官。1851年托爾斯泰和他的兄長前往高加索當兵。1852年他參加了一場戰鬥,表現勇敢,且發表了小說《童年》。
1853年托爾斯泰讀到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欽佩。1854年托爾斯泰被調往多瑙河戰線,並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寫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
1855年11月托爾斯泰離開軍隊回到聖彼得堡,重新投入娛樂圈,酗酒好賭。偏激的個性導致他與屠格涅夫長達17年的決裂。
創作初期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開始創作,在《現代人》雜誌上陸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小說。1855年11月他來到彼得堡,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歡迎,並結識岡察洛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寧、安年科夫、鮑特金等作家和批評家。托爾斯泰傾向於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又認為任何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生活。至1859年,他同《現代人》雜誌決裂。1856年底以中尉銜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國、瑞士、意大利和德國遊歷。
1856年他就起草方案,準備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農民,並在自己莊園試行。1860年因長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觀情緒。1859至1862年間幾乎中輟創作,先後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和附近農村為農民子弟辦了20多所學校,並曾研究俄國和西歐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還到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和比利時等國考察各國學校。後又創辦《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等教育雜誌。1862年7月他外出時,家中遭到憲兵連續兩天的搜查。不久他關閉了學校。
1862年托爾斯泰與17歲的索菲亞·安德列耶芙娜·托爾斯塔婭(СофьяАндреевна Толстая)結婚,索妮婭是沙皇御醫的女兒,他們前後育有13個孩子。他和妻子的關係至今仍有爭論,可以確認的是大部分時光他們過得不錯,他妻子幫助他管理莊園,這使得托爾斯泰可以將全部時間用於文學作品的精雕細刻,在這裡,托爾斯泰給人類留下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傳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進行謄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
新婚之後,革命形勢逐漸轉入低潮,他也逐漸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機。他脫離社交,安居莊園,購置產業,過着儉樸、寧靜、和睦而幸福的生活。從1863年起他以6年時間寫成巨著《戰爭與和平》。1866年他出席軍事法庭為士兵希布寧辯護。希布寧因不堪軍官的虐待打了軍官的耳光,雖經托爾斯泰為之奔走,希布寧卻終被槍決。這一事件使他開始形成反對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思想轉變
從19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托爾斯泰增強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對自己宣傳的博愛和不抗惡思想也常常感到懷疑。這在《哈澤—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論饑荒》一文而企圖將他監禁或流放,但懾於他的聲望和社會輿論而中止。至此又因《復活》的發表,指責他反對上帝,不信來世,於1901年以俄國東正教至聖宗教院的名義革除他的教籍。這個決定引起舉世的抗議,托爾斯泰卻處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而寫《致沙皇及其助手們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給人民自由並廢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對日俄戰爭。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對革命的到來表示歡迎,但卻不了解並迴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敗後,他又反對沙皇政府殘酷殺害革命者,寫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托爾斯泰在小說中對人性進行了大量的思考,從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爾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實的一面,托爾斯泰對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羅斯當時的歷史和現實激發的:一方面,傳統的俄羅斯是宗法社會,東正教決定了人們思想感情的方式,托爾斯泰也深受東正教的影響,不管他的態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歐洲的啟蒙精神亦深深影響着俄羅斯,這很大程度上動搖了俄羅斯傳統信仰的根基,啟蒙精神對托爾斯泰的影響亦是顯著的,這使得托爾斯泰對東正教基本的教義體系產生懷疑,他不會像一般教徒一樣思考信仰問題。但是,托爾斯泰也並沒有完全走向歐洲的個人主義的啟蒙立場,所以,他對人性的思考常常游離於二者之間,有時像一個教徒,有時像一個人本主義者。
托爾斯泰的作品中有着烏托邦思想,主要表現為反杭暴力與奴役,反對土地私有制度,反對崇尚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和「進化論」,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義務和合理的生命法則,回返健康的農耕生活,通過人人的勞動和道德實踐建立起充滿兄弟情誼,平等、和諧、友愛的屬於全人類的人間「天國」。
藝術特色
托爾斯泰創造了史詩體小說。歷史的事實融合着藝術的虛構,奔放的筆觸揉和着細膩的描寫;在巨幅的群像中顯現出個人的面貌,史詩的莊嚴肅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獨白,變化萬千,蔚為奇觀。他善於駕馭多線索的結構,千頭萬緒,銜接得天衣無縫;又能突破小說的「封閉」形式,波瀾壯闊,像生活那樣無始無終。
托爾斯泰的藝術魅力,不只在於再現宏觀世界,而且還在於刻畫微觀世界。在世界文學中空前地把握心靈的辯證發展,細緻地描寫心理在外界影響下的嬗變過程;並且深入人的下意識,把它表現在同意識相互和諧的聯繫之中。托爾斯泰的藝術力量是真實的,它突出表現在性格塑造上。如實地描寫人物內心的多面性、豐富性和複雜性,不只寫其突出的一面或占優勢的一種精神狀態。不隱諱心愛人物的缺點,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閃現的微光。不粉飾,不誇張,不理想化或漫畫化,總是藉助真實客觀的描寫,展示其本來面目,從而於平凡中見偉大,或者相反,於平凡的現象中顯示其可怕。描繪性格的發展和變化,自然渾成而不露斤斧痕跡。
托爾斯泰的風格主要特點是樸素。力求最充分最確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實或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雖然在藝術上要求嚴格,卻不單純以技巧取勝,不追求形式上的精緻,也不迴避冗長的複合句,而只尋求最大的表現力
晚年的時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簡潔,不寫感受的整個過程,只寫心理過程的各個階段的主要環節;有時採取戲劇的方法,通過行動和對白來表現。不寫性格的順序發展過程,而寫突然事故引起的決定性轉變。在結構上,為了表現人物的醒悟,常常採用倒敘的方法;為了集中,長篇小說也不再用多線索,而用單線索逐漸展開的方式。在語言上,則力求質樸簡練和淺顯易懂,接近民間故事。
人物影響
從19世紀60年代起,他的作品開始在英、德等國翻譯出版。19世紀70至80年代之交以《戰爭與和平》的法譯本出版獲得國際上第一流作家的聲譽,成為當時歐美的「俄國熱」的主要對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國最早論述他的評論家,都承認他的現實主義創作對自己國家文學的振興作用。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長的進步作家法朗士、羅曼·羅蘭、亨利希·曼和托馬斯·曼、德萊塞、伯納·蕭、高爾斯華綏以及其他歐美作家和亞洲作家都受到他的薰陶。在中國,1900年就出現評價他的文字,1907年譯價過他的「宗教小說」(《主與仆》及民間故事)。1913年、1917年先後有《復活》(譯名《心獄》)和《安娜·卡列尼娜》(譯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譯本。「五四」前後,托爾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譯成中文。抗戰期間分別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揚翻譯的《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譯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托爾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譯出版,而且根據原文翻譯,不少名著都有幾種不同的譯本。
人物評價[5]
在文學和藝術領域,托爾斯泰被認為是人類史上最頂峰的幾個人之一。法國著名小說家莫泊桑看過托爾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後,慨嘆自己的全部活動毫無用處,自己的十卷書全無價值。
人們常拿來跟托翁比較的另一位俄國文學大師陀思妥耶夫斯基則稱「《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白璧無瑕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沒有任何一部可與之相比」。
柴可夫斯基稱一生最感動的時刻就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藝術家」托爾斯泰坐在他身邊聽他歌曲流下了眼淚。另一位俄國藝術巨匠列賓則曾為了捕捉托翁耕作的場景,暗地裡在波良納莊園偷偷觀察了托翁三個月。
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列寧評)
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高爾基評)
參考文獻
- ↑ 紀念托爾斯泰逝世拜年祭 騰訊新聞
- ↑ 托爾斯泰夫人與托爾斯泰的愛情悲劇 今日頭條-中國好詩詞,2018-08-23
- ↑ 馮驥才:托爾斯泰妻子索菲亞是個怎樣的女人? 騰訊文化,2015-01-28
- ↑ 列夫·托爾斯泰寫給孩子們的作品 新浪博客,2011-12-30
- ↑ 托爾斯泰逝世拜年祭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