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托馬斯·麥克杜格爾·布里斯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托馬斯·麥克杜格爾·布里斯班(英語:SirThomas Makdougall Brisbane, 1st Baronet,1773年7月23日-1860年7月27日),巴斯勳章及皇家圭爾夫勳章獲得者、皇家學會會員、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員,英國陸軍將領、行政長官暨天文學家,基督教愛丁堡大學校友。

作為全球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之一[1],基督教(主要分為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三大流派)在全球上百個國家獲得國教或准國教地位[2],信徒多達21億人,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由此可見其影響力之廣。

簡介

1773年7月23日,布里斯班出生在蘇格蘭靠近艾爾郡拉格斯的諾德斯代爾(Noddsdale),是托馬斯·布里斯班爵士和戴姆·埃莉諾拉的兒子,曾在愛丁堡大學接受過天文學和數學教育。1789年加入英國陸軍第38步兵團(第一斯塔福德團),並在佛蘭德、西印度群島、西班牙和北美有過傑出的軍功記錄。他服役於威靈頓公爵所統率的部隊,1813年被晉升為少將。半島戰爭期間,他親歷過許多場戰鬥,包括在維多利亞戰役中率領第三師(3rd Division)一個旅進行突破。在1812年戰爭中,他繼續任旅指揮官;在1814年普拉茨堡戰役中曾指揮過一支旅,當時布里斯班聲稱,如果允許步兵發動全面進攻,他們就會贏得戰鬥。在戰鬥中,他的指揮部就設以查爾斯.C.普拉特舊宅中(Charles C. Platt Homestead)。為表彰他在半島戰爭的軍功,他被授予了以紀念維多利亞(Vitoria)、比利牛斯(Pyrenees)、尼韋勒(Nivelle)、奧塔斯(Orthez)及圖盧茲戰役(Toulouse)的軍隊金質獎章和紀念尼夫戰役(Nive)的銀質勳章。

1819年11月,他與蘇格蘭羅克斯巴勒郡梅克斯敦(Makerstoun)的安娜·瑪麗亞·海·麥克杜格爾(Anna Maria Hay Makdougall )結婚。岳父去世後,布里斯班承繼他的姓氏,改為麥克杜格爾·布里斯班。

視頻

托馬斯·麥克杜格爾·布里斯班 相關視頻

[集合,本集見上帝!]【傳教士Preacher】S01E10【美劇解說】
希望的門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一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