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揚子小連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揚子小連翹

中文學名:揚子小連翹

拉丁學名:Hypericum

faberi R. Keller

別 稱:過路黃(貴州

盤縣)、肝紅(四川眉山)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側膜胎座目

亞 目:山茶亞目

科:藤黃科

亞 科:金絲桃亞科

族:金絲桃族

屬:金絲桃屬

種:揚子小連翹

命名者及年代:R.

Keller,1925

揚子小連翹(學名:Hypericum faberi R. Keller)多年生草本,高0.2-0.8米。莖曲膝狀或匍匐狀上升,圓柱形葉具柄;葉片卵狀長圓形至長圓形。花序於莖及分枝上頂生,5-7花,蠍尾狀二岐聚傘花序;萼片倒卵狀長圓形,邊緣常疏生黑色腺點,全面有淡色腺點或腺條。花瓣黃色,倒卵狀長圓形,宿存。雄蕊3束,每束有雄蕊7-8枚,花葯黃色。子房卵珠形,蒴果卵珠形,成熟時褐色,具縱腺條紋。種子黃褐色,圓柱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產於陝西、安徽、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以及雲南。生於海拔1100-2600米的山坡草地、灌叢、路旁或田埂上。 [1]

揚子小連翹形態特徵

揚子小連翹,多年生草本,高0.2-0.8米。莖曲膝狀或匍匐狀上升,圓柱形,多分枝。

葉具柄,葉柄長1-3毫米;葉片卵狀長圓形至長圓形,長1-2.5厘米,寬0.6-0.8厘米,先端鈍形或銳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全緣,扁平或略背卷,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邊緣生有黑腺點,全面散布淡色透明腺點,側脈每邊2-3條,自中脈中部以下生出,向上弧曲而連結,與中脈在上面微凹,下面凸起,脈網稀疏,下面隱約可見。

花序於莖及分枝上頂生,5-7花,蠍尾狀二岐聚傘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邊緣疏生黑腺點。花直徑5毫米,近平展;花梗長1.5-3毫米。萼片倒卵狀長圓形,長1.5-2毫米,寬約0.8毫米,先端稍鈍,基部楔形,邊緣常疏生黑色腺點,全面有淡色腺點或腺條。

花瓣黃色,倒卵狀長圓形,長約6毫米,寬3毫米,先端鈍形,全面無黑腺點或僅在先端具少數黑腺點,宿存。雄蕊3束,每束有雄蕊7-8枚,花絲與花瓣約等長,花葯黃色,有黑色腺點。子房卵珠形,長約1.5毫米,1室;花柱3,長約2毫米,自基部分離,叉開。

蒴果卵珠形,長5-6毫米,寬3.5-4毫米,成熟時褐色,具縱腺條紋。

種子黃褐色,圓柱形,長約0 .5毫米,兩端銳尖,兩側無龍骨狀突起,頂端無附屬物,表面有不明顯的細蜂窩紋。 花期6-7月,果期8-9月。[2]

Hypericum faberi R. Keller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ed. 2, 21: 179. 1925, nom.; Hand.-Mazz. Symb. Sin. 7: 402. 1931, descr.

揚子小連翹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100-2600米的山坡草地、灌叢、路旁或田埂上。

揚子小連翹分布範圍

產於陝西安徽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東北部)。

合模式標本采自湖南新化錫礦山及雲南大關成風山

參考來源

  1. 揚子小連翹,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國植物志》 第50(2)卷 (1990) >> 064頁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