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揚州修腳屋(黃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揚州修腳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揚州修腳屋》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揚州修腳屋

如果是在盛世,如果還有寬裕的時間、金錢和閒情逸緻,人們就會賣力起勁地美化自己的外表,首先映入眼帘的容顏首當其衝。就象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明星式的漂亮臉蛋,當然賞心悅目,這是自古屢試不爽的通行證(但人可能還不是造物主集中大規模生產出來的。因為人有不同的起伏的內心波瀾,外面自然也不能千遍一律)。還有頂上功夫是重要一環,腳下技術也忽略不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麼。所有這些,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是不可想象的,東奔西走惶惶不可終日,唯一的企盼當然是僥倖虎口餘生。

這就於街頭巷尾應運而生了許多揚州修腳屋。可是,修腳又為什麼以揚州為名?追本溯源說來話長,這個與世界裡程最長工程最大、貫穿中國南北大動脈的、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的京杭大運河相關。

傳說擴大重建美化京杭大運河的功不可沒的隋煬帝楊廣,有一次出巡江南,行至京杭大運河上的重要節點與交通樞紐~揚州的時候,忽發足疾無法行走,內侍們一籌莫展毫無辦法。當地一位名醫聞訊自告奮勇冒着生命危險,三下五除二用爐火純青的技藝治癒了「龍足」。這樣揚州修腳這門絕技就隨着京杭大運河的波濤不脛而走名滿天下了。

但各地的揚州修腳屋,多半與揚州無關。我們經常光顧的這一家就是,店裡十餘名師傅都是與我們陝北隔秦嶺而望的陝南人士。

用過晚飯後,再次進入比鄰而居的熟悉的那家。隔着高大的玻璃就看見裡面人滿為患。門牌上幾個紅色行草大字「寶刀一出,足疾全無」。進門靠牆兩邊兩排古舊的沙發里躺臥着形狀不一的人們,正在把「足下」交替擱在錦墩上的小凳上,行動不便的當下,閉眼享受之餘。依然機不離手呼聲四起。透過這個世界的縮小版~手機屏幕,他們守望的又是什麼?閉着眼睛也能想到。閒話少敘,揚州修腳屋的幾個夥計一人侍候一個,一人捧着一隻臭腳正在低頭繡花一樣修着腳,這項業務可不象庖丁解牛,那是整體下手迴旋餘地頗多。修腳卻是間不容髮的細枝末節,刀光在十個腳指頭之間閃閃爍爍,鋒刃過處蒼老的皮膚雪片般紛紛而落令人心驚肉跳,一種躍動的又麻又痛的細碎感覺。刀手眼疾手快手眼心節奏一致,幾個回合下來往往完好無損毫髮未傷,但似乎不應該止於此吧。

人類的腳型依據長度可分為埃及、羅馬、希臘三種,其中埃及腳型的人約占總數的四分之三、正方形一樣的羅馬腳型最適合跳巴蕾舞、而希臘腳型則大部分都是四肢修長容貌姣好的美女帥哥。

專心致志修腳的店員們也許並不懂這些知識,不過,嫻熟的專業技能也可以彌補理論的不足。這些來自秦巴山區口音接近巴山蜀水的一群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單有雙,是一個大家庭之花結出的枝枝蔓蔓。他們用迴然不同的家鄉語言和客人有一搭沒一搭地交流着,彼此反而有一種陌生的熟悉感?

對面掛着一副碩大的彩色腳形圖,上面是密密麻麻針眼一樣的穴位。人體721個穴位線路猶如從頂上穿入的無數根看不見的電線,穿過耳聰目明、穿過嗤之以鼻、穿過心直口快、穿過支撐身軀與靈魂的脊柱,穿過硬如鐵的肝膽,百川歸海般全部匯入足底的幾個重要穴位。可見行千里路的雙足的重要性,所以腳素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

雙足底還有一個著名的穴位~湧泉穴,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補腎、祛火、降壓。但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個熟語,尤令人熱血沸騰。在最困難的日子裡授人一粥一飯,等於被從死亡線上拉回去了,日後如有出息,當然要加倍奉還。一代戰神韓信在「出道前」窮困潦倒朝不保夕,是一位專門以漂洗衣服為生的大娘救了他,每天將自己的飯菜分給韓信一半。一連幾十天天天如此。韓信感激涕零發誓一定要報答這位老大娘,但老人家卻很生氣,她絕不是為了報答才這樣做的。日後韓信果然成了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他沒有忘記那位老大娘,千里迢迢派上奉上千輛黃金。一個是扶弱濟困,一個是知恩圖報,都不失偉大的人格魅力。可是,現在還有幾個人是這樣的?

供四面八方前來修腳的人「暫住」的沙發扶手上的白色蓋巾(在人間,那一個人不是在暫住?),同樣繡着「揚州修腳」四個醒目的紅字。揚州,這個在腦海中異常熟悉的名城,這個位於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世界遺產之城和世界美食之都,首先讓我們想到的是李白的名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詩人站在黃鶴樓上目送載着摯友的孤舟漸漸消失在水天一色處,心中難免悵然若失,塵海茫茫書劍飄零,又不知何時再次相逢?

我凝視着揚州這兩個字,思緒逐漸穿越數百年厚重的歷史煙雲。375年前,揚州和它的人民遭遇了一場空前的浩劫。1645年的初夏,清皇族多鐸統帥的十萬大軍東征西伐一路勢如破竹,於5月19日中午將史可法據守的揚州城重重包圍,儘管實力過於懸殊,史可法仍然指揮城中軍民進行了頑強抵抗。僅僅一天之後的次日凌晨,清軍便攻陷揚州。為報復城內人民的反抗,多鐸下令屠城。昔日十里繁華鶯歌燕舞的揚州城頓成人間地獄,到處血流成河屍積如山。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於1645年5月29日封刀結束,前後歷時10天,被殺的人據各方面記載約80萬,史稱揚州十日。

上下5000年,中華民族劫難史又何止揚州十日一起?

所以,我們的祖先曾經痛徹心扉地說「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亂人」。

而此時此刻,揚州修腳屋裡進進出出,好幾拔裝束年齡各異的「太平犬」隨時將這裡填滿。

感謝當下的盛世年華,才能有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心境,享受這樣的滋味。[1]

作者簡介

黃冰,男性公民。公元一千玖佰捌拾伍年拾貳月,生於民歌與石雕故里,素有天下名州美譽的陝北綏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