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抗疫組畫(李錫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抗疫組畫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抗疫組畫》中國當代作家李錫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抗疫組畫

(一)

平時過年,少不了春聯、拜年、串親、餃子、湯圓、春晚。

今年竟多了一項:疫情!

年味變了。病毒疫情,無孔不入,擾亂了春節氣氛,攪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和方式。

我們常說,時間就是效率,時間是流動的。

而今年春節之後,時間仿佛一下子凝固了:平日裡熙熙攘攘的鬧市變得空空蕩蕩,馬路兩邊的車輛空前整齊地停放多日不見動;城鄉處處封路封村,千家萬戶閉門謝客,人人貓在家裡享受或忍受蝸居生活。中國春運,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流動,瞬間戛然而止,變成了最為龐大的靜止!

一邊是時間的凝固,一邊是與時間賽跑。全民抗疫之中,前方激戰正酣!

每天含着淚水看着白衣天使們奔忙、疲倦、無畏的身影,每天關注疫情數字的變化,祈禱着感染人數從千位數降低,再降低,百位、十位、個位,直至清零!

此時此刻,在這個泱泱大國里,凝固與奔突,形成高度一致的有機組合,達到最為完整而動人的融合統一。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哪一種組織體系能如此堅定而高效?

消息傳到日內瓦,布魯塞爾,亞的斯亞貝巴,紐約——譚德賽震驚了。馮德萊恩震驚了。拉馬福薩震驚了。古特雷斯震驚了。地球人都震驚了。

一時間舉世震撼。這是魔一般的超強組織動員能力啊!

(二)

「封城」「搶救」「死亡」「出院」「零增長」「方艙醫院」「國外新增病例」……不斷刷新的新聞,讓心跟着起伏不定;感人的場面與痛心的思索交織一起,心也無法平靜。

手中抒發激情的筆,有些沉重。寫什麼呢,前方急需各類物資,我們連一隻口罩也貢獻不了,舞文弄墨有意思嗎?看着鋪天蓋地的打油詩,我卻被燃起的激情點燃了,此時一句最樸素的「加油」,也是那麼強的「文學」。

我的思想還在搜索。我們僅僅需要這些嗎?油膩醉人的套餐,比之前方的盒飯方便麵;斑斕臃腫的華服,比之清一色的防護衣——是否有點不搭呢?人的情感不會消耗殆盡,醫者的生命不是用掌聲換來的,瘟疫卻可以用聲音來消滅!

靜悄悄的正月,靜悄悄的城。

一天下來街上難得有個人影。偶有散步者,大多後面跟着一條狗,狗更怕寂寞?我怕有一天不再是人牽狗,而是狗牽人了!

勤洗手。出門戴口罩。進門消毒。進小區測體溫。排隊間隔1米。拒絕野味。拒絕聚眾吃喝玩樂。

疫情教我們學規矩。這當中的不少規矩,似曾相識,又似乎陌生,長久堅持下去,養成文明習慣,不是好事嗎?實際上,如果多些正直的聲音,如果制度上少些漏洞,如果人人拒絕生猛野味,學會文明生活,瘟疫病毒怎麼敢於如此猖狂地攻擊人類呢?

一時間概念發生了轉換。出去別惹麻煩,宅家就是貢獻,「什麼都不做」第一次被解讀為「貢獻」。「無為」即是有為。一個哲學命題。就事論事,抗疫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宅家,配合防疫,為前線的戰士們鼓勁加油。

這是個道理。抬眼看天,一場雪之後,即將放晴了。

(三)

辛苦勞作的人們,利用難得的「長假」休養生息,大概是個百年不遇的事情。

人們照規居家,卻不甘心讓時光白白溜走。你看,多少人學會了做鍋巴菜、炸果子,學會了陪孩子做手工玩具,甚學會了織錦繡花做針線活!

我可是手笨,又上了歲數,做不了什麼,但也不能呆着啊,於是呢——

慰問天津市水上公園街道、東海街道正在抗疫的工作人員,向疫區隔離的居民轉贈書刊和生活物品;

在微課堂義務為居家抗疫的文友們講授散文寫作課;

對學員的60餘篇文章逐一進行分析點評和反饋;

審核微刊稿件12期共15篇,其中抗擊疫情的文章8篇;

撰寫系列散文《風華錄》3篇、反思疫情3篇(首)及修改舊作多篇;

備課,看一點莫泊桑。還有看老人,看孩子。

在「抗疫戰爭」最艱苦的1月25日到2月25日,我是這麼「熬」過來的,有時熬至深夜,夜不成寐。我被「感染」之後,開始抗疫了,對的,我以為這也是抗擊疫情的一種方式。你說充實?那是,甚至還夾雜着疲憊,直到懼怕文字,懼怕來電,不得不暫時放下。

在寧靜中奔忙,在凝固中拓展,在感染中反思。

在前方戰士的大無畏精神感召下,每個人都盡其所能,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與可惡的疫魔作鬥爭。

一個人像是一滴水,可能作用有限;而一點一滴,匯聚成海,那就形成無可比擬的強大洪流,陷敵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一個人像是一個音符,可能無足輕重;而無數的音符聚合起來,就組成高度協調的流線,譜寫了一首大氣凜然的抗疫協奏曲。

一個人像是一個點或一條線,可能微不足道;而千萬個點和線一旦連接起來,則成為一幅氣吞山河的畫卷而載入史冊![1]

作者簡介

李錫文,散文作家,高級經濟師職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