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撫州市東鄉區詹圩鎮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撫州市東鄉區詹圩鎮初級中學成立於2018年,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宗旨和業務範圍是「實施初中義務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發展。初中學歷教育。

校園諮詢

2014年省模範教師李求安

撒向學生都是愛

——東鄉縣詹圩鎮初級中學李求安老師先進事跡

6月23日,高考成績揭曉,東鄉縣占圩中學李求安老師的手機上收到一條短信,「尊敬的李老師,我是你的學生萬軍平,我今年能取得過二本線的好成績,完全是你給我的關愛和鼓勵,要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成了街頭的一名混混。同一天,周紅賓也給李老師打來電話,告知高考取得好成績,這只是從教二十五年李老師每年收到短信的一部分。

1968年出生的李求安老師,從撫州師專畢業後走上教師崗位的第一天起就立志把心撲在教育[1]事業上,25年來,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占圩中學與臨川縣毗鄰,距縣城二十公里左右,辦學條件和教學環境一直不是很好,近些年占圩中學才有了很大的改觀。李求安老師在占圩中學一步一個腳印,從普通的一名人民教師做起,一直擔任班主任,這些年來,他帶的畢業班中考成績一直名列東鄉縣農村中學前茅。

他是學生眼中善良的父親

萬軍平的父母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一年難得回來一次,有時連過年都難得回來,小小的軍平從小就過着離開父母的獨立生活,來到占圩中學後迷戀上了網吧。星期天、寒暑假泡在網吧里,就連上晚自習時也經常會溜走。困了、睡在網吧里,餓了買一包方便麵充飢,沒錢就賒賬,有時連生活費都放在網吧打遊戲機上,科任老師只有搖頭,打電話告訴他的父母也是鞭長莫及。父母恨鐵不成鋼,把他帶到外地讀書也依然如故,眼看兒子不爭氣,父母都不想再管了,李求安老師得知後,找到萬軍平,同他交流,一次又一次從網吧把他找回來,有時找遍整個占圩街上的網吧還找不到萬軍平,因為他躲到其它同學家里去了,李求安老師就蹲在路上等他。十一點、十二點,萬軍平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李老師因勢利導,跟他講道理,同時為他開小灶,李老師家中正好還有一間小房間,將他接到自己家裡來住。並安排在自己家與自己同吃同住,幾個月過去了,萬軍平像變了個人似的,以前班主任見了頭疼,同學們見了躲着走,校長在會上多次點名批評的萬軍平如今成了班幹部,並在2011年中考中以560分的成績錄取縣城高中,這中間的苦辣酸甜只有李求安老師自己心中知道。

在初中這三年中,李老師在萬軍平身上傾注了全部的師愛、父愛。從小缺少父母關愛的萬軍平在得到高中錄取通知書後特意跑到李老師家來報喜。為此,李老師還拿出幾百元錢資助他學習。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不少。周紅賓和萬軍平一樣,也是不努力學習的人,父母也在外面打工,兩個人常混在一起上網打遊戲。看到萬軍平住進李老師家後,他有時也會來打擾萬軍平,看到周紅賓渴求知識的眼光,李求安老師又做了一個決定,乾脆將周紅賓也接到自己家裡來吃住,家裡一下增了兩個人吃住,李老師的家人滿臉不高興,李老師只好對家人解釋,就當我們多生了兩個小孩吧。就這樣,在李老師的精心呵護下,萬軍平、周紅賓這兩個差點「毀」了的學生雙雙考入縣城中學,並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李求安老師對留守學生的一片真誠贏得了師生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其實李求安老師還有更多的佳話。

他是同學們眼中的親密朋友

學生們尊重他,是因為他的質樸無華。這位平日不善言辭的教師,每到學生中間,就總有說不完的話語。他教過的學生劉玲說:「和父母親相處,我覺得有代溝,但和與父母同齡的李老師相處,卻沒有代溝。」正因如此,教過或沒教過的學生,在校或已畢業的學生,提起他都是那樣親切,提起他總是掩飾不住尊敬和喜愛。李老師非常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他從不因學生家庭背景、學習成績的差異而歧視誰、偏愛誰。在他的筆記本上記着班上每個學生的生日,他十分關心班裡特困生或留守兒童[2],每當他們過生日的時候李老師都會為他們準備一份精緻的小禮物,祝這些學生生日快樂,李老師有過這樣的律己「格言」:一個教師上好一節課容易,但上好每一節課卻不容易;做一輩子教師容易,但做一輩子讓學生尊重的好教師卻不容易。為此,他把對學生負責的精神用在課前準備、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身上,以至於每個學生都特別愛聽他上的課。

他是教師眼中改革的先鋒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光有愛心顯然不夠。教師是令人尊重的職業,更在於他善於開拓,勇於創新。為了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沒有專家指導和領導組織的情況下,大膽引進「數學嘗試教學法」,並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在此基礎上,又結合當地學生特點和自己的教學風格,逐步形成了「自學思考——兵教兵——師導總結——拓展練習」的教學四步驟,嘗到了改革甜頭的李求安逐步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多年來,他先後撰寫了《數學教學中學生觀察力的培養》、《學校建設與構建和諧校園的關係》、《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提問藝術》、《體育鍛煉讓孩子們健康強壯—為什麼要從小參加體育鍛煉》論文。

他總是細心地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儘可能多地給學生們創造成功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經過努力有所前進,使每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能天天有所進步。初中階段是學生富於想象,喜歡新奇,喜歡多變,喜歡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他總是不顧勞碌,盡己之所能,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一起打球,下棋,尤其是和那些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的孩子,且利用雙休日的時間把那些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的孩子帶回家,象自己的孩子一樣,和他們一起學習、玩耍,使他們感到家的溫暖,使他們每天都能找到快樂,利用一切機會教育學生、鍛煉學生,家長們都說:只要進入李求安班的學生都會很快轉變過來,他所教的班級年年被評為優秀班集體,連續三屆農村中學第一名均出自他所帶的班級里。

李求安認為「教育學生不僅要靠教師的說教,更要靠教師以身作則,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忽視不得」。因而他非常注意自己的每一言行、任一舉止。每次上課之前他總是把衣服整理好,面常微笑走進課堂,教學幾十年,他從未對學生髮過火,更沒有大聲呵斥過學生。遇到一些淘氣的學生惹他生氣,用冷處理的方式,待自己冷靜下來後再解決。他說:教師向學生髮火是不尊重學生的表現,是絕對不應該出現的。對學生要求嚴格但不是嚴厲。他處處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和感染學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