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押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押魚

中文名: 押魚

又 稱: 狎魚

類 型: 神話靈獸

所屬國家: 中國

押魚(xia,yu)又稱狎魚,是海中的一種異獸,中國神話傳說中它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押魚也是中國宮殿建築的脊獸之一,著名的紫禁城各處宮殿的房頂上便有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飛禽走獸。[1]


基本介紹

殿堂屋脊上的走獸。屋脊上面的走獸一般有九個,但是在故宮太和殿上,在鬥牛之後增加了一個行什,表示規格之高。但各地方建築依 從習慣,多不遵從官制。


最前面有一個騎鳳凰的仙人,之後是龍、鳳、獅、天馬、海馬、押魚、狻猊(suan ni)、獬豸(xie zhi)、鬥牛、行什。押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它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能手」。


歷史記載

紫禁城各處宮殿的房頂上,有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飛禽走獸。據《大清會典》記載,這些琉璃釉面小獸的排列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其中天馬與海馬、狻猊與押魚之位可置換。

關於狻猊

狻猊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是龍生九子之一,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佛祖見它有耐心,便收在坐下當了坐騎,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


要說狻猊,就不能不先說說「獅子」。


獅子是外來之物,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貓科,為大型猛獸。歷史上主要生活在非洲,在亞洲則主要分布在印度、伊朗等地,中原地區是沒有的。「狻猊」一詞,最早出現在《穆天子傳》曰:「名獸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馬走五百里。」晉郭璞注曰:「狻猊,獅子。亦食虎豹。」《爾雅·釋獸》載:「狻猊如彪貓,食虎豹。」郭璞註:「即獅子也,出西域。」,兩書成書時間孰早孰晚說法不一,但都沒有對「狻猊」形象的詳細描述。


自東漢時西域進貢獅子後,名「師子」。今所知較早的見記載於《漢書·西域傳上》:「烏戈地暑熱莽平,……而有桃拔、師子、犀牛。」顏師古注云:「師子,即《爾雅》所謂狻猊也。」其他官方記錄還見於《後漢書》的「章帝記」、「和帝記」、「順帝記」等處,共計四次。自隋唐及以後又逐漸變成加上反犬旁的「師子」。


由此可見,狻猊是獅子的古稱,除了「龍九子」名目中說它屬於龍族之外,其他地方皆是指獅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