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jpg
出生 1803年5月25日
美國波士頓
逝世 1882年4月27日
國籍 美國
別名 Ralph Waldo Emerson
職業 思想家、文學家,詩人
知名於 《論自然》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1803年~1882年):倡導個性主義的游吟詩人,美國超驗主義運動的急先鋒。美國散文作家、思想家、詩人。美國前總統林肯稱他為「美國的孔子」、「美國文明之父」。1836年出版處女作《論自然》。他文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散文和詩歌上。

早年經歷

愛默生出身牧師家庭,他的父親威廉·愛默生是一位知名的一位論派牧師。愛默生在即將過8歲的生日兩周前父親過世(1811年),由母親和姑母撫養他成人。隔年他被送到了波士頓拉丁學校就讀。

1817年10月,愛默生14歲時,他入讀哈佛大學並且被任命為新生代表,這個身份讓他獲得免費住宿的機會。為了增添微薄的薪水,寒假期間他會到Ripley 伯父在馬薩諸塞州瓦勝市的學校進行輔導及教學事務。在校期間,他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豐富了思想,開闊了視野。

1821年愛默生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他協助自己的兄弟在母親的家中設立一所給年輕女性就讀的學校,這是在他於切爾姆斯福德設立自己的學校以後的事;當愛默生的兄弟前往格丁根讀神學時,愛默生負責主持這所學校。之後數年,愛默生都過着擔任校長的日子,然後進了哈佛大學神學院,並於1829年以一位論派牧師的形象嶄露頭角。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埃倫·塔克,她在20歲時因罹患肺結核,於1831年2月8日過世。
1832年,一次與教會幹事關於聖餐服務的管理權爭執及關於公眾祈禱的疑慮讓他辭職了。1832年以後,愛默生到歐洲各國遊歷,結識了浪漫主義先驅華滋華斯和柯爾律治,接受了他們的先驗論思想,對他思想體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

在1832年至33年間,愛默生到歐洲旅遊,這段經歷記載在《英國人的性格》(English Traits)(1856年)中。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威廉·華茲華斯、柯爾律治、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和托馬斯·卡萊爾。在旅程結束後,愛默生與卡萊爾仍繼續聯繫,直至卡萊爾於1881年逝世,愛默生在美國充當卡萊爾的代理人。愛默生的旅遊地點不限於英國,他也去了法國(於1848年)、意大利和中東

愛默生回到波士頓後,在康科德一帶從事布道。這時他的演說更接近於亞里士多德學派風格,重要演講稿有《歷史的哲學》、《人類文化》、《目前時代》等。 愛默生經常和他的朋友梭羅、霍桑、阿爾柯、瑪格利特等人舉行小型聚會,探討神學、哲學和社會學問題。這種聚會當時被稱為「超驗主義俱樂部」,愛默生也自然而然地成為超驗主義的領袖。

1835年,愛默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康科德買了一所屋子,很快就成為城中最重要的市民之一。他在那裡亦娶了第二任妻子利迪亞·傑克遜。他稱她為利迪亞人而她稱他為愛默生先生,倆人生下的孩子是華都艾倫、伊蒂絲和愛德華·愛默生。艾倫是以他前妻的名字命名,這是利迪亞的建議。

職業生涯

愛默生出身牧師家庭,自幼喪父,由母親和姑母撫養他成人。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在校期間,他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豐富了思想,開闊了視野。畢業後曾執教兩年,之後進入哈佛神學院,擔任基督教唯一的神教派牧師,並開始布道。1832年以後,愛默生到歐洲各國遊歷,結識了浪漫主義先驅華滋華斯和柯爾律治,接受了他們的先驗論思想,對他思想體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

愛默生回到波土頓後,在康考德一帶從事布道。這時他的演說更接近於亞里士多德學派風格,重要講演稿有《歷史的哲學》、《人類文化》、《目前時代》等。 愛默生經常和他的朋友梭羅、霍桑、阿爾柯、瑪格利特等人舉行小型聚會,探討神學、哲學和社會學問題。這種聚會當時被稱為"超驗主義俱樂部",愛默生也自然而然地成為超驗主義的領袖。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作品

1840年愛默生任超驗主義刊物《日晷》的主編,進一步宣揚超驗主義思想。後來他把自己的演講匯編成書,這就是著名的《論文集》。《論文集》第一集於1841年發表,包括《論自助》、《論超靈》、《論補償》、《論愛》、《論友誼》等12篇論文。三年後,《論文集》第二集也出版了。這部著作為愛默生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他的思想被稱為超驗主義的核心,他本人則被冠以"美國的文藝復興領袖"之美譽。

愛默生的《論文集》讚美了人要信賴自我的主張,這樣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愛默生以一個超驗主義名的口吻,平靜地敘說着他對世界的看法、超驗主義結合併滲透了新柏拉圖主義和類似加爾文教派的一種嚴肅道德觀和那種能在一切自然中發現上帝之愛的浪漫派樂觀主義。

愛默生喜歡演講,面對人群令他興奮不已,他說他感覺到一種偉大的情感在召喚,他的主要聲譽和成就建立於此。他通過自己的論文和演說成為美國超驗主義的領袖,並且成為非正式哲學家中最重要的一個。他的哲學精神表現在對邏輯學、經驗論的卓越見解上,他輕視純理論的探索,信奉自然界,認為它體現了上帝和上帝的法則。

個人影響

愛默生在劍橋的神學院發表題為《神學院致辭》的著名的演講,遭到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唯一神教派等勢力的抗議和攻擊。愛默生的哲學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強調人的價值的積極成分,又吸收了歐洲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思想,發展成為超驗主義觀點。其基本出發點是反對權威,崇尚直覺;其核心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這一觀點有助於打破當時神學和外國的教條的束縛,建立民族文化,集中體現了時代精神,為美國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和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根據。

自1836年開始,愛默生、阿爾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頓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會討論"神學與哲學的不良狀況",這可以說是超驗主義運動的起點。他們創辦評論季刊《日規》(1840-1844),發表文學作品和主張改革教育、倫理、政治等方面的論文。愛默生一度擔任主編,是超驗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

愛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寫,重要作品還有《論自助》、《論超靈》等,收在《論文集》(1841)和《論文集:第二輯》(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別出版兩冊《詩集》。此外還有《代表人物》(1850)、《英國人的性格》(1856)等。

人物評價

在一般美國人的心目中,愛默生是位哲學家。在他的時代的一次」公眾投票「中,他被認為是當時美國最著名的兩三位作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在他的哲理味濃郁的散文方面。我們不能說他有自己完整的獨立的哲學思想體系,他的超驗主義思想並非他所獨創;但是他的思想具有一定連貫性,具有哲學家的風度。這主要表現在他一生滔滔不絕的宣傳的超驗主義的思想上。他的哲學思想的一個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他的「超靈」說。他相信」超靈「的超脫性,他對「超靈」和「精神」的重視貫穿在他大部分著作中。

相關視頻

美國文學講座--拉爾夫· 沃爾多· 愛默生[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