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拓跋雲(446~481年),字岱[1] ,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北魏時期大臣,景穆帝拓跋晃之子,母為孟椒房。
- 和平五年(464年),封為任城王,出任征東大將軍、營州刺史。
- 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時,拜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尉)、中都坐大官,支持獻文帝拓跋弘禪位於孝文帝元宏,抵抗柔然,平定仇池及氐族謀反,歷任徐州刺史、冀州刺史、雍州刺史
- 。拓跋雲廉潔謹慎,留心獄事,深得文明太后嘉許。 [2]
- 太和五年(481年),去世,追贈太師[1] ,諡號康王,陪葬雲中金陵。
基本信息
姓名 拓跋雲
|
字號 字岱
|
民族 鮮卑
|
官職 侍中 都督中外諸軍事 中都大官 四州刺史
|
爵位 任城王
|
追贈 太師
|
諡號 康
|
出生地 代郡平城
|
出生時間 446年
|
去世時間 481年
|
所處時代 北魏
|
主要成就 擁戴孝文帝元宏 抵抗柔然 平定仇池及氐族謀反
|
人物生平
拓跋雲[2] 年五歲,景穆帝駕崩,號哭聲不絕。太武帝聽聞後呼召,抱着他哭泣曰:「你為什麼知道並成人的思想!」。和平五年(464年),封為任城王,拜使持節、侍中、征東大將軍、和龍鎮都大將。文成帝時,拜都督中外諸軍事、中都坐大官,聽理民眾訴訟,當時甚有名譽。
延興年間,獻文帝集合眾同僚,意欲禪位於三叔京兆王拓跋子推。王公卿士等都不敢先進言。拓跋雲進諫獻文帝不要有違祖宗傳統及棄黎民不顧。跟着太尉源賀、東陽公元丕等又進諫。獻文帝於是傳位於孝文帝。
後柔然侵犯邊陲,拓跋云為中軍大都督,跟從獻文帝征討,與敵軍相遇於大磧。後來仇池及氐族謀反,以拓跋云為征西大將軍討平。除都督徐兗二州緣淮諸軍事、征東大將軍、開府、徐州刺史。拓跋雲以太妃蓋氏薨,上表要求解任,獻文帝不許。拓跋雲悲號動疾,獻文帝乃准許。
拓跋雲性善撫綏,得徐方之心,為百姓所追戀。送遺錢貨,一概不接受。獻文帝聽聞後對他嘉許。復拜侍中、中都大官,賜帛千匹、羊千口。出為冀州刺史,仍本將軍。拓跋雲留心政事,體察民情,於是合州請戶輸絹五尺、粟五升以報拓跋雲之恩。獻文帝對他嘉許,遷使持節、都督陝西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長安鎮都大將、雍州刺史。拓跋雲廉潔謹慎,留心獄事,挫抑豪強,息止群盜,州民歌頌他的有千餘人。文明太后亦對他嘉許,賜帛千匹。
太和五年(481年),薨於所轄州。遺令要求薄葬,切勿接受賵禭。他的諸子奉遵他的旨意。當棺木傳至京師,車駕親臨,哭之哀慟,贈以本官,諡號康王」,陪葬雲中之金陵。
人物關係
- 祖父:拓跋燾,北魏世祖太武皇帝。[2]
- 父親:拓跋晃,北魏恭宗景穆皇帝。
- 兒子:元澄,太師、錄尚書事、假黃鉞、加九錫、任城文宣王。
- 次子:元嵩,車騎大將軍 領軍將軍 揚州刺史[1]
- 女兒:元純陀。第五女。先嫁穆氏,後改嫁刑巒[3]
- 孫子:元順,太傅、東阿文簡公。
- 曾孫:元朗,中軍將軍、尚書右僕射、冀州刺史、東阿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