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綠荔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掛綠荔枝 |
中文名:增城掛綠 品質特點:果肉乳白, 細嫩爽脆,清甜幽香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 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 公告2012年第125號 批准時間:2012年08月23日 |
增城掛綠,廣東省增城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增城掛綠是廣東增城的特產,它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種。增城掛綠品質佳,適應性強。掛綠荔枝果實扁圓,不太大。果蒂帶有一綠豆般的小果粒;蒂兩側果肩隆起,帶小果粒側稍高,謂之龍頭,另一邊謂之鳳尾。果實成熟時紅紫相間,一綠線直貫到底,「掛綠」一名因此而得。其果肉細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別之處是凝脂而不溢漿,用紗包裹,隔夜紙張仍乾爽如故。 增城掛綠以文獻正式記載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乾隆年間縣誌記載原產於增城新塘四望崗,後至嘉慶年間因官吏勒擾,百姓不堪負重而砍光掛綠荔枝,萬幸只存縣城西郊西園寺(現荔城掛綠廣場)一棵至今,西園掛綠彌為珍貴。在2001年、2002年舉行的掛綠拍賣會上,曾創下單顆55.5萬元的天價。 2012年08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增城掛綠」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
增城掛綠產品特點
增城掛綠果近卵圓形或近圓形,果皮暗紅帶綠色,裂紋及縫合線均明顯,果肉乳白色,肉質特別爽脆,清甜帶特殊香味。
增城掛綠外殼紅中帶綠,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荔枝都環繞有一圈綠線,果肉潔白晶瑩,清甜爽口,掛齒留香,風味獨特。
掛綠荔枝果實扁圓,不太大,通常0.5千克有23個左右。果蒂帶有一綠豆般的小果粒;蒂兩側果肩隆起,帶小果粒側稍高,謂之龍頭,另一邊謂之鳳尾。果實成熟時紅紫相間,一綠線直貫到底,「掛綠」一名因此而得。果肉細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別之處是凝脂而不溢漿,用紗包裹,隔夜紙張仍乾爽如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所說:「掛綠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品質極優,是荔枝最佳品之一。
增城掛綠主要特點:長勢壯旺,枝條節間較稀疏且脆;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果實近卵圓形或近圓形,單果重14.4—29.5克,果皮暗紅帶綠色條紋;果肉白蠟色,質爽脆,甜帶微香;可食率61.5%—76.9%,可溶性固形物17%—21%,酸含量0.15—0.34克/100毫升;果實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增城掛綠品質佳,適應性強,可供發展。 增城掛綠
增城掛綠產地環境
增城區位於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東北角,北回歸線通過本區域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長、氣溫高、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既有熱帶特徵,又有亞熱帶特色。雨量充沛,河流眾多,水資源比較豐富。年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徑流量1099.9毫米,年徑流量19.15億立方米。主要河流——增江、東江、西福河多年平均過境客水179.5億立方米,主客水合計為198.65億立方米,特別適合於種植荔枝。
「炎熱多雨,長夏無冬」是增城區的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為21.8℃。春季,由於受冷暖空氣交替影響,天氣多變,陰雨多,陽光少,空氣潮濕,氣溫在12.7℃-21.7℃之間。夏季,熱帶海洋風增強,天氣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空氣悶熱,極端高溫為38.2℃,平均為27℃。4-6月多季風雨、占全年降雨量46.7%。7-9月多颱風雨,占全年降雨量36.27%。冬季,受北方乾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1月平均氣溫為12.l℃。12月至1月,常有寒潮侵襲,偶有霜天,極端低溫-1.9℃。日照長,日照時數1976小時,水稻安全生長期263天,無霜期355—360天,作物可一年三熟,非常適宜於荔枝的生長。 增城掛綠
增城掛綠歷史淵源
增城掛綠 荔枝因「其殼上赤如丹砂,下綠如澄波」而得名,更因其「果肉晶瑩,玉白光鮮,質地爽脆,清甜微香」被世人視為荔枝中的珍品。相傳明朝尚書湛若水從福建著名的荔枝之鄉楓亭懷抱荔枝核歸粵,培育出廣東荔枝名種「尚書懷」,其後代培育出「掛綠」。至宣統末年,名貴者僅餘縣城西園一株。該樹以1955年結果三十七千克為最盛,其後因「年事已高」產量下降,至1979年冬最後一椏枯萎。幸老樹頭萌發新枝,在20世紀90年代重新掛果。
增城掛綠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種,早在12世紀就有栽培。清代為宮廷貢品供皇帝品嘗。明末清初屈大均《荔枝詩》詠到:「端陽是處子離離,火齊如山入市時。一樹增城名掛綠,冰融雪沃少人知。」清詩人李鳳修詠到:「南州荔枝無處無,增城掛綠貴如珠。兼金欲購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盤盂。」清代文學家朱彝尊慕名入粵觀賞,贊之:「南粵荔枝,向無定論,以予論之,粵中所產掛綠,斯其最矣。」足見其珍貴程度,被稱為「荔枝之王」。
乾隆《增城縣誌》載:「四望崗,邑治南八十里,在甘泉都沙貝村東崗上植荔子十數本,名曰掛綠,遷其地弗良。」其後雖散布於縣內外各地,但在道光年間,掛綠荔枝已少見。崔弼《珍帚編》詩:「廣州荔枝,以掛綠為上。增城大墩、沙貝諸村,所在多有。花時,長吏使標誌之。歲畏其擾,斧之無遺類矣。」四望崗掛綠因而絕跡至宣統時,以縣城西園一株馳名。宣統《增城縣誌》載:「案:掛綠一種,近以縣城西門外西園一株最為名貴,價值十餘倍於其他。」至今,西園掛綠飲譽海內外,已有數百年歷史。
增城掛綠以文獻正式記載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乾隆年間縣誌記載原產於增城新塘四望崗,後至嘉慶年間因官吏勒擾,百姓不堪負重而砍光掛綠荔枝,萬幸只存縣城西郊西園寺(現荔城掛綠廣場)一棵至今,「西園掛綠」彌為珍貴。
增城掛綠生產情況
人們在市面上購得的掛綠荔枝,均為西園掛綠老樹的子孫代果實。
據1993年出版的《增城縣誌》援引1988年的統計數字,西園掛綠荔枝的第二、三代樹體共有620株,其中經過確認的第二代掛綠荔枝樹為72棵。 2003年,西園掛綠母樹無論是植株生勢還是座果率都為近十年最好,估算有200多顆。
2004年,除去西園掛綠母樹之外,第二、第三、第四代掛綠荔枝在增城的種植面積已達667畝,產量將達到36噸,其中西園掛綠荔枝母樹結果約100顆左右。 2013年,增城僅存的一棵掛綠母樹預計產荔枝60多顆。
增城掛綠產品榮譽
2012年08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增城掛綠」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增城掛綠地理標誌
增城掛綠產地範圍為廣東省增城區現轄行政區域。
一、品種 掛綠。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紅壤、赤紅壤;土層厚度≥60厘米,土壤有機質含量≥2%,pH值5至6.5。
三、栽培管理 增城掛綠 1.苗木繁育:採用懷枝、山枝等實生苗為砧木嫁接繁殖或壓條繁殖。 2.定植:春植3月至5月,秋植9月至10月為宜;成齡園栽植密度≤400株/公頃。 3.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果實採收 採收期為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天、烈日中午不宜採收,採收後24小時內進行果品分級、分裝、貯存、保鮮。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近卵圓形或近圓形,果皮暗紅帶綠色,裂紋及縫合線均明顯。果肉乳白色,肉質特別爽脆,清甜帶特殊香味。
2.理化指標: 項 目 指 標 可溶性固形物(%) ≥18 總酸含量(%) ≤0.3 單果重(克/個) ≥18 可食率(%) ≥6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增城掛綠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增城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增城掛綠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增城掛綠歷史文化
增城民間千百年來,還流傳着不少有關增城掛綠的美好傳說。相傳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增城小樓仙桂村人。何仙姑15歲時得仙人點化,食鳳凰山雲母片學會飛身法術。16歲時因父母將她許婚別人,何仙姑不同意,在婚禮前夕乘人不覺,飛身至羅浮山得道成仙。後因不忘家鄉令人陶醉的荔枝佳果,常常回鄉漫步荔枝園中。
一天,何仙姑留戀西園荔枝美景,坐在樹枝上編織腰帶,離開時把一條綠色絲線遺留樹上,綠絲飄繞在荔枝果上,於是荔枝果上都有一道綠線,人們就給它取名「掛綠」,可見「掛綠」之神奇和名貴,帶有不凡的「仙氣」。八仙故事源遠流長,深受民間喜傳樂頌。何仙姑與掛綠傳說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