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指甲貝 |
中文學名:縊蟶 拉丁學名:Sinonovacula constricta 別 稱:指甲貝、蟶子、 青子、縊腸、美人蟶 界:動物界 門:軟體動物門(Mollusca) 綱:瓣鰓綱(Lamellibranchia) 亞 綱:異齒亞綱(Heterodonta) 目:簾形目(Veneroida) 科:竹蟶科(Solenidae) 屬:縊蟶屬(Sinonovacula) 種:縊蟶(Sinonovacula constricta ) |
指甲貝,即縊蟶,俗稱蟶子,別名青子、縊腸、美人蟶,北方又稱蜻,因其神似人的指甲,故又叫做指甲貝,是瓣鰓綱竹蟶科的一種。 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型,自殼頂腹緣,有一道斜行的凹溝,故名縊蟶。縊蟶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沿海,是我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也是當今綜合生態系養殖中的重要成員(魚、蝦、藻和貝)之一。縊蟶以穴居生活,通常濾食浮游性弱、易於下沉的硅藻或底棲硅藻,對食物沒有嚴格的的選擇性。 蟶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是海洋健康食品之一。 [1]
指甲貝形態特徵
貝殼長方形,殼頂位於背緣的略靠前端,約為貝殼全 長的三分之一處。背腹緣近於平行,前、後端圓。兩殼關閉時,前後端開口。外韌帶黑褐色,略近三角形。殼表生長線顯著。殼的中央稍靠前端有一條自殼頂至腹緣微凹的斜溝,殼面被有一層黃綠色的外皮,在成長的個體中,常被磨損脫落而呈白色。
殼內面白色,殼頂下面有與殼表凹溝相應的一條突起鉸合部小,右殼具有二個主齒,前面一個略垂道與殼面,後面一個向後方傾斜,左殼具有三個主齒,中央一個大而分叉。前閉殼肌痕三角形,尖端斜向殼頂,後閉殼肌痕亦為三角形,大於前者。外套痕顯著;外套竇寬大,前端呈圓形,與外套線相平行的向前伸,大約延伸至殼長的2/5處。
動物體外套膜在足孔周圍有觸手2-3排,水管棚長,兩水管分離,末端具觸手。
指甲貝地理分布及生境
地理分布: 分布在我國、朝鮮、日本。我國北至遼寧,南至廣西各個海區都有,而以福建、浙江兩省產量最大。
生境: 生活於河口或有少量淡水注入的內灣,在潮間帶中、下區的軟泥灘上,利用足部掘孔穴居。
指甲貝生態習性
水溫:北方能忍受-3℃,南方0-39℃下能存活,8-30℃下能正常生活,在適溫範圍內,溫度愈高,生長愈快。
溶解氧OD:一般要求在1毫克/升以上,0.1毫克/升時,只能存活10-30小時。
鹽度:廣鹽性,適宜比重為1.005-1.020。在這個範圍內,比重偏低,對其生長有利。
底質:棲息於軟泥或泥砂底質的灘涂上,最好是表層2-3cm的軟泥,中層有30cm左右的以泥為主的泥砂混合層,底層為砂泥層或砂層。
食性:以浮游硅藻和有機碎屑為食。
生長:地區不同,一般1年蟶體長4-5cm,2年可達6cm,3年以上較少有。
指甲貝經濟意義
食用價值:肉除鮮食外,尚可加工製成蟶罐頭、蟶乾、蟶油等食品。蟶除供國內人民食用外,已遠銷仰光、南洋群島; 貝殼可作燒石灰的原料;
縊蟶亦有藥用作用。縊蟶肉性味甘、咸、寒、涼,具有清熱、滋補、除煩的功效。亦可用於治療產後虛損,煩熱口渴,濕熱水腫、痢疾等。因其性寒涼,脾胃虛寒者切勿多食。縊蟶殼可醫治咽喉腫痛和胃病等;
營養價值: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灰分和總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超過各種海鮮,而且有促進食慾的作用;縊蟶軟體部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非常適合各年齡段營養需求,其中能夠充分滿足嬰兒和兒童的成長發育需要的組氨酸、亮氨酸和賴氨酸等呈味氨基酸也十分的豐富。縊蟶肉中蛋白質氨基酸價非常均衡,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合理,只含有一種限制氨基酸。作為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礦物質元素的良好來源,縊蟶肉中鈉、鉀、磷、鈣、鐵、鎂、硒、鋅等無機元素涉及較廣的生理功能,能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及免疫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