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掙錢(劉文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掙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掙錢》中國當代作家劉文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掙錢

機關,似乎沒有太強烈的掙錢意識。

機關工資不是太高,但基本說得過去,而且旱澇保收。如果夫妻倆都在機關,本地買房、買車、孩子上學不用太愁,不至於入不敷出。也有極個別機關人員日不聊生,那不是工資不高造成的,而是由於盲目借錢、投資、擔保,甚至染上賭博、外遇,外面「紅旗飄飄」,用度超支,捉襟見肘。

我的父母都不在機關,都在農村,但他們從計劃經濟年代過來,也沒有太強烈的掙錢意識。那時,參加生產隊集體勞動,不直接掙錢,而是掙工分。工分不能直接變成錢,只可間接算錢,但是個不確定的數額,要等年終核定工價後才能算錢。同樣的工分,不同的年份,由於工價不同,最終掙到的錢不一樣,有多有少。收成好的年份,棉花、糧食長勢好,交公多,上面撥付的錢多,每個社員的工價高,工分值錢。遇到荒年,社員們儘管響應號召,幹勁沖天,戰天鬥地,但鬥來鬥去,斗不出錢來。為了補歉,膽大的生產隊,不怕「割資本主義尾巴」,冒險搞副業,擴大養豬、養、養等,多弄點外快和賬外錢,以提高工價,增加社員分紅收入。

掙錢意識,在市場經濟中開始逐步強烈起來。現在,身處市場中的人,個體戶、老闆、中介、自由職業者、經理人、小攤販、蹬三輪車者、出租車主等,基本每天都為掙錢勞碌奔波,掙錢的概念須臾不可或缺,不能偏廢。每天出門,都是奔向掙錢而去。晚上回來,如果兩手空空,或者說今天賠了,那就問題來了。第二天出門,必須做好以豐補虧的思想準備,如果還是兩手空空,或還是賠了,長此以往,就會走向破產和絕境。所以,不要小看掙錢,掙錢幾乎是市場經濟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絕不是一件鬧了玩的小事。當天掙什麼錢,掙多少錢,決定你那天的身價和日積月累的財富。

從某種意義上說,掙錢既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也是一件很難做好的事。

農民種地,原來靠天吃飯,豐年多收,災年歉收,自給自足;現在不僅靠天吃飯,更靠市場吃飯。如果市場不穩,哪怕豐年,農民收入照樣不穩、不高。葉聖陶先生寫的《多收了三五斗》,文中描述的穀賤傷農的情況,不僅封建社會會發生,現在也時有發生。市場經濟中的農民,不再是掙工分的農民,而是在市場中直接掙錢的農民,種什麼、種多少、怎麼種,都要圍繞掙錢目標,否則,會勞而無獲。我雖在縣城工作,但出生在農村,父母健在時,經常回家回農村,常聽說有不少好大喜功的農民,不問市場,不問銷路,盲目引進新穎獨特的作物品種,結果不但沒有掙到錢,反而背了一身債。加之有時上面也不切實際,推廣這個,推廣那個,理論上的發家致富指標高得驚人,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只有真的掙錢了,或者真的賠了,才知道真假和深淺。

人們普遍形成十分強烈的掙錢概念,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對此,眾說紛紜。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懷念計劃經濟。不是懷念那時候的窮,而是懷念那時候的均。那時雖然窮,食不果腹,但不需要直接掙錢。每個人,只要安分勞動、做事,錢雖然微薄,甚至少得可憐,但總會有集體的力量、支持的力量可見。這種力量,看得見,很透明,沒有懸念。這種力量,就像一把大傘,擋住市場的大風大浪。社員們蹲在這把大傘下,不沾風雨,不遭日曬,生活恆定,沒有壓力。那時雖然窮,大家似乎甘於受窮,從不抱怨。即使自然災害,顆粒無收,吃飯很成問題,也有勒緊褲帶幹革命的情懷,很少聽到抱怨。為什麼不抱怨?因為大家都窮,自己也不能例外。現在富了,但不是個個都富,看到有人富、有人不富,甚至差距很大,抱怨之聲,不絕於耳。

物質豐富了,生活富裕了,但生活的穩定性下降了,不確定性增加了。人們對自己的生活很難確定明確的預期,總有朝不保夕的感覺。記得剛剛改革開放時,有一句很時髦的話:勤勞致富。意味着,只要勤勞,就不會受窮。幾十年過去了,現在大家發現,勤勞不一定能致富。如果你不懂市場,不會經營,不抓時機,無論多麼勤勞,也是盲人瞎馬,不但不能致富,相反會傾家蕩產。所以,勤勞致富這個口號,現在沒有人再喊了。

勤勞不一定能致富,懶惰能致富嗎?當然也不能。但現在的確有很多市場中人,他們不是很忙,不是很累,甚至算不上十分勤勞,但由於他們善於用人,善於安排,善於謀劃,掙的錢卻比那些疲於奔命、貌似勤勞的人多得多。他們好像天生就有四兩撥千斤的能力,做什麼都舉重若輕,事半功倍;他們善於學習,有證書,有技能,有知識,掙錢手段多多;他們不光埋頭拉車,更抬頭看路,少走彎路,不闖「紅燈」;他們工作、生活兩不誤,不把自己搞得很忙,琴棋書畫、花鳥蟲魚,都有涉獵;他們不經常在崗在位,辦公室基本找不到他,手機也經常不接,但他們的經營的確有條不紊,按部就班。

我早晨打球後,經常到一家麵店吃麵。大約吃了七八年,從來沒有看過老闆長得什麼樣子。收銀台原來由一位服務員端面兼收錢,現在,這位服務員只端面,不收錢。收銀台只有微信和支付寶二維碼值班。我很好奇,有次問服務員,麵店老闆是誰?服務員回答,我們老闆很少來,除了麵店,老闆店鋪很多,如果每個店鋪都去,一個月都來不了一次。雖然老闆不在現場,但麵店經營井井有條,服務員、廚師都很賣力,沒有發現出勤不出力現象。面價貼在牆上,微信、支付寶二維碼鐵面無私,不還價,沒商量,每位食客都自覺付款,不存在討價還價。記得有一次,我吃過麵條,忘了付款,腳剛跨出門,服務員就追上來了,輕聲提醒:老闆,你麵條錢還沒付。我一時頓悟,趕快掏出手機掃碼付款。

我見過的絕大多數所謂老闆,既當廚師,又當服務員,還兼收銀。他們充當了典型的勤勞不致富的角色。他們忙前忙後,進進出出,兩個手機抓在手上,還嫌不夠,恨不得後面再跟個話務班。他們對誰都不相信,事無巨細,都抓在手上。他們不算大賬,算小賬,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他們靠繁瑣的制度、嚴格的懲罰、罵娘的做派、無處不在的監控管人。這種看似管理嚴密、監督到位的老闆,實際上管理漏洞百出、問題成堆、人心惶惶、員工消極,出勤不出力、上班不做事。員工人人自危,相互告密、舉報、拆台、搬弄,內耗了很多經營和人力資源。

每個掙錢的行當都有忙閒不均,但從來不是越忙越掙錢。我們律師行當也是這樣。前不久去上海,在亞洲第一高樓與錦天城律所律師交流,其間談到業務拓展,和我交流的律師不到四十歲,但沉穩老練、思維清晰、很懂溝通,比我們這些老成持重的老頭子律師還老練、老道、會說,看得出涉世已深、久經沙場,業務一定做得不錯。我問,你們忙不忙?他停頓了一下,略有所思說,律師這個行當說不忙是假話,但我們的確不是太忙,去年我個人辦了不到二十件案件,忙碌程度一般,該休息時休息,該娛樂時娛樂,儘可能不加班,收費大約2000多萬元,比前年翻了近一番。他問我怎樣,我嚇得咋舌,不好意思回答。一人一年2000多萬元是什麼概念?我們那裡的同行全加起來也遠不及此數,但大家已是忙得不可開交和焦頭爛額了。

記得白岩松在一本書里寫過,他媽媽所在的學校,管理井井有條,很少看到校長在那裡瞎忙乎,學校的運轉就靠門口傳達室的鈴聲,別無他物。老師、學生、後勤,都聽鈴聲指揮,上課、下課、活動、吃飯、休息,按時按點,不急不躁,井然有序。這才是真正的有效管理。我讀高中時,學校調來一位新校長,據說原來是工農幹部,管卡壓很有一套,上級派他來就是讓他以高壓態勢整治校風,由於他除了管卡壓,其他什麼都不懂,不懂教學,不懂管理,也不懂籠絡人心,學校越管越亂,越管問題越多,老師怨聲載道,學生提心弔膽,怕有什麼不端被他捉住受到嚴厲訓斥,上級發現問題後立即將其調走。

無論是掙錢的職業,還是其他什麼職業,我們都十分強調敬業。強調敬業絕對正確。但什麼是敬業?各人理解差異很大。絕大多數人把敬業與拚命劃等號,把敬業與加班加點劃等號,把敬業與苦幹甚至蠻幹劃等號。最典型的故事就是愚公移山。記得一名小學生,在聽老師講愚公移山故事時,曾天真好奇地問老師?愚公根本不需要移山,完全可以通過養馬、騎馬,快速繞道而行,省時、省力、省錢;愚公天天挖山移山,不種莊稼,吃什麼?穿什麼?愚公挖山破壞環境,完全可以用挖山的精力植樹造林,綠化山坡,修建道路,構建景點,做旅遊賺錢;愚公挖山,土石堆放到哪裡?無論土石堆放到哪裡,哪裡又多出一座山擋別人的道,別人是不是也跟他學習移山,這樣移來移去,移到何時?小學生看似天真幼稚的想法和問題,一點也不天真幼稚,卻提出了一個敬業苦幹與科學巧幹的相互關係這個重大命題。

長期以來,輿論過於強調苦幹、實幹,疏於強調巧幹、科學干,已經不合時宜,失之偏頗。不論掙錢,還是幹事,都應科學當頭,在努力干成事的前提下,精心研究如何省時、省力、省錢、降成本,四兩撥千斤,不戰而卻人之兵。科學是幹事的利器,用好、用准、用對,會釋放出無限的能量和效用。記得1970年前後,毛主席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當時製造業不發達,造不出那麼多農機,農業機械化只能說說而已,但這句話十分富有遠見卓識,字字閃爍真理之光。後來,農業分田到戶,搞大包干,很多人認為農業機械化不必要。幾十年過去了,現在農業倡導適度規模化經營,農業機械化應運而生,加上現在造農機不難,比造汽車、人造衛星簡單多了,完全實現了偉人當初的構想和遠見。

封建社會,很多科學發明被稱為奇技淫巧,鴉片戰爭開始,洋人打進國門,帶來先進的玩意,也被國人嘲笑排斥。現在,如果有人提出走捷徑掙錢,立即與投機取巧、投機倒把、空手套白狼掛鈎。回頭看我們的致富之路,最初都是白手起家。馬雲現在擁有阿里巴巴和財富神話,起初也是身無分文。除了老國有企業之外,幾乎所有的民營企業,最初都是腰眼無銅,哪個不是靠空手套白狼發展起來的,如果都有現成的資金、資源等待創業,你完全不需要吃苦創業,直接吃資源和資金就行了。中東石油大國靠賣石油吃飯,製造業不發達,有人擔心,石油賣光了靠什麼吃飯?這種擔心完全杞人憂天。好比有人擔心太陽能耗光了,地球怎麼辦,圍繞什麼公轉一樣。很多大老闆,財富多多,子女坐享其成,不思創業,擔心自己不在了怎麼得了。我想完全不必擔心。老子掙錢也是掙錢,自己掙錢也是掙錢,只要有錢花,暫時不掙錢花老子的錢,天塌不下來。如果真的有一天老子不在了,也許會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被迫鍛煉成長為掙錢能手。車到山前必有路,何必為了一個現在不存在的假設而憂心忡忡,還不如乘有錢可花、不需要自己賣命時,抓緊時間學習充實自己,以便在天降大任於斯人時派上用場。

有一次到外省某縣參觀學習,與一位上市公司老闆見面,聽其介紹成功經驗,其中一條重要經驗讓我十分吃驚:不准員工加班,所有工作任務必須工作日內完成,不准拖時晚點,不准節假日不休息加班,誰加班罰誰的款。聯想到馬克思資本論》中的描述,所有資本家都希望通過延長工人勞動時間榨取絕對剩餘價值,這位老闆卻背道而馳,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很想問清原委。這位老闆說:我安排的工作量一般在工作日內都可以完成,而且留有餘地。如果工作日內完不成,說明你工作時間沒有充分利用,或者工作時間沒有完全用在工作上,或者工作方法不對,工作效率較低。如果你加班加點,還跟我要兩倍、三倍加班工資,意味着我老闆要用高昂的成本費用為你的工作拖拉和低效率買單,什麼樣的經濟學理論指導你老闆做這樣的蠢事?這樣只會助長和滋長工作時間不好好幹事,用加班加點掙高額和外快收入,我能不罰加班人員的款嗎?還有,只要有人加班,無論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辦公室就要開空調、開電腦、燒開水、用紙張、耗筆墨,還要吃工作餐,人為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和開支,只有傻瓜老闆才動員或縱容員工加班。再說,即使你不是因為工作時間沒有好好利用而加班,我也要算算加班的邊際效應,看加班增加的效益和增加的成本孰高孰低,如果經濟上划算,我才安排加班,否則,何必勞命傷財,偷雞不成蝕把米?

很多老闆或掙錢者,天天用不科學的方法掙錢,卻蒙在鼓裡,以為得計,不思改進。很多破產倒閉的老闆、掙不到大錢的苦行僧,每天都在思考,明天如何更加拚命、更加勤奮掙到更多的錢。記住,只有科學的方法才是真正的生財之道,除此以外,一切勤勞和苦幹都有可能得不償失。 [1]

作者簡介

劉文華,男,法律碩士,律師,英語翻譯,鹽城市詩詞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