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南安錢知軍佖二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挽南安錢知軍佖二首 |
作品名稱:挽南安錢知軍佖二首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孫應時 |
挽南安錢知軍佖二首是南宋官員、詩人孫應時的作品之一。
正文
1、風雅猶家學,精明獨吏師。 與人無軫域,於道不磷緇。 天理終堪信,鄉評久更思, 見公雖已晚,慟哭為相知。
2、別我南江去,風帆半夜聞。 苦無為郡樂,已復蓋棺回。 契闊空三嘆,凋零並一哀。 遙知泣遺愛,愁殺嶺頭梅。[1]
作者簡介
孫應時(1154—1206)紹興餘姚人,字季和,號燭湖居士。孫介子。師事陸九淵。孝宗淳熙二年進士。授黃岩尉,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與定交。丘崇帥蜀,辟入制幕,嘗策言吳曦將叛。徙知常熟,秩滿,郡守以私恨誣其負倉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為代償,守益怒,坐貶秩。寧宗開禧二年起判邵武軍,未赴而卒。[2]
生平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出生,字季和,號燭湖居土。南宋餘姚人。少時從理學家陸九淵學業。
淳熙二年(1175年)中,進士,初為黃岩尉,有惠政。常平使者朱熹重之,與定交。
慶元二年(1196年)四月至慶元五年(1199年)六月任常熟知縣。上任即行修志,創修邑首部縣誌《琴川志》15卷,圖1卷。離任時,郡守挾嫌誣其虧空倉粟三千斛,常熟市民感其德,爭相擔負代償。郡守益憎惡,貶其官秩
開禧二年(1206年)移通判邵武軍,未上任而卒。[3]
主要作品
著有《燭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