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書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掉書袋 |
成語: 掉書袋 拼音: diào shū dài |
成語出處
《南唐書·彭利用傳》:「利用對家人稚子,下逮奴隸,言必據書史,斷言破句,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
成語釋義
掉:擺動,搖動。指說話或寫文章好引用古書言詞來賣弄自己的學識淵博。[1]
成語典故
五代的時候,南唐有一個叫彭利用的人,他博覽群書,是南唐的一位有名的飽學之士。他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說話喜歡引經據典,即便平時對家裡的小孩和奴僕們說話,也是滿口之乎者也。 有一天,奴僕犯了錯,彭利用責怪他說:「始予以為紀綱之仆,人百其身,賴爾同心同德,左之右之,今乃中道而廢,侮慢自賢,若而今而後,過而弗改,當撻之市朝,任汝自西自東,以遨遊而已。」大意是說:我開始還以為你是個守規矩懂本分的人,還寄希望你一心一意地伺候在左右,誰料想你現在竟然自以為了不起,如果從今以後仍不改悔,就把你鞭打出門,隨你到處去遊蕩吧。又有一次,鄰居一家着了火,彭利用望着大夥驚嘆道:「煌煌然,赫赫然,不可嚮邇。自鑽燧以降,未有若斯之盛,其可撲滅乎!」大意是說:火苗又亮又紅,火勢又那麼大,真是難以靠近。自從上古燧人氏鑽木取火以來,還沒有如此大的火啊,這火真是難以撲滅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