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排隊挑水的日子(彭春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排隊挑水的日子》中國當代作家梁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排隊挑水的日子

排隊挑水,是一段消逝已久的城市記憶。

木桶里晃蕩出來的水,沿路而灑,地面都澆得濕漉漉的……

隨着木輪車「吱吱」的轉動,幽深的巷子裡傳來了蒼涼的賣水聲:「要水----啵?水----甜咧!」這是挑水工在吆喝賣水,也是老南昌五、六十年代的街頭一景。

那時,南昌人家家備有一口大水缸,戶戶有一雙漆了桐油的木桶。家境好的,缺少勞力的,多花兩個錢,請人挑水把缸灌滿,也有包月買水的。大多數平民百姓在公用自來水亭挑水。

自來水亭有一間小屋,那屋窄逼的只塞得下一個乾瘦的,吃「五保」的婆婆。那婆婆端坐在小屋裡,守着一節很粗的自來水管,賣水牌子(一分錢兩竹牌子,或紙票),收水牌子,放水。

類似的自來水亭,遍布大街小巷。

自來水亭大多安裝在巷口,或安裝在街的兩頭,一條街大約3、4個水亭子,小巷只有一個水亭子。因此,排隊挑水,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日課。各家的孩子,拿了水牌子,天天守着自來水龍頭排隊。人排隊,水桶也排隊,各色的水桶隨着人排成一長溜。我們的童年,有一部分時光就是在嘩嘩的自來水中流失的。

雖說自來水亭放水,有鐘點限制,一日三次,過時不候。但是鐘點到了,放水的婆婆每每準備掛鎖休班,總有一兩個人拖拖沓沓跑得喘氣,老遠就喊:「等一下,等一下。」只聽見木桶撞得咣咣響。

放水婆婆只好癟癟嘴,搖晃着腦殼,等就等一下吧。

街道居民住的板壁房,大都由天井連着,分前後兩進,樓上樓下住七八戶人家。

舀米煮飯,自家缸里沒有水了,就到鄰居缸里舀,是常有的事,這點水不必還。也有臨時向鄰居借水的,那多半是搶着出太陽洗被單,好早點上竹篙曬乾,晚上還等着鋪。先借一桶水用,等到家裡挑水的人來了,往往加倍地把一擔水倒進鄰居家的缸里。於是水缸邊就有了十分親切的絮語:「唉呀呀,水又不是油,街坊四鄰,哪裡分得這樣清咧」。

自來水亭還是個「街談巷議」的場所,街面上的大小事情,鄰裡間的家長里短,都能在水邊聽出個大概。誰家孩子考上大學,誰家媳婦生孩子坐月子,誰家老婆婆偏心妯娌不和,也有小媳婦閒言碎語搬弄是非的,就被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聲斷喝:「別跟着嚼舌頭,快回屋去,鍋里飯潽啦!」

有自來水之前,人們用了上千年井水。那時,住家的附近都有一口井,井水清粼粼的。每家有一隻打水用的平桶,兩平桶水才滿一水桶。打水的繩子是用禾稈編的草繩,又粗又結實,不用麻繩,麻繩勒手。井邊擺滿了大盆小盆,搓衣的、洗菜的、沖涼的。黃昏時分,井邊圍滿了人,男人抖動着平桶打水,女人用井水擦洗竹床,小孩子抱個西瓜浸泡在井水裡。過去,「六眼井」、「三眼井」,都是老南昌熟悉的地名。

三眼井,實則是一口大井,在麻石條鋪就的井台上鑿了三眼孔,呈品字型,打水的人,可以同時在三口井圈裡提水。六眼井,準確地說是三口獨立的雙井,每口井鑿了兩眼孔,三口井離得很近,環成一個大圓型,俗稱六眼井。從這些地名中,不難看出南昌曾經擁有很多水井,水資源非常豐富。逐漸消逝的老地名,見證了一座城市的變遷。

老城改造中,繁華鬧區的六眼井最早被填平,只有小巷深處的三眼井一直保存到70年代末。一段時間裡,還能在老街舊巷看見幾口井,那是供水部門怕自來水一時供應不上,才保留了幾口井。直至1980年,南昌的水井才銷聲匿跡。

自來水亭子,則一直延續到80年代中期,直到自來水龍頭接進每一戶居民家中。

一年四季排隊挑水,苦了孩子。老北風一刮,衣服都吹單薄了,戴上猴帽蒙上圍巾也不濟事。天寒地凍,自來水滴水的窪地,結了厚厚一層冰,走路一步一滑,稍不留神,就會摔個大跟頭。

下大雨打雷,一般不去挑水,等暴雨初歇,一擔擔水桶就晃出了家門。上了年紀的人,習慣穿蓑衣戴斗笠挑水,後生不願戴斗笠,寧願光着頭,在雨里跑。

夏天,水的用量特別大,毒日頭下排隊的孩子腿都站酸了,曬得頭暈腦漲,七竅生煙。

規規矩矩排隊,只要一個人想搗蛋插隊,整個隊伍立馬就亂了。也不多囉嗦,排隊的奪過插隊人的木桶,使勁往地上蹾,蹾得漏水。天氣熱,火氣更大,碰上那脾氣爆的,抄起扁擔就追着打。

「扁擔架」一開仗,所有的孩子都抱頭鼠竄,生怕跑晚了,挨上一扁擔。

奔跑的孩子,大都穿着類似木屐的「踏板子」。「踏板子」用一塊木板做成鞋的形狀,釘上一條膠皮,樣子極簡單。滿街的踏板子,跑得呱噠呱噠響。

架打完了,跑掉了鞋子的孩子回頭來撿踏板子……

排隊挑水的日子,是我涉世之初的記憶。每當我擰開水龍頭,常常會想起到鄰居家借水舀米的情景,就有一種親如一家的感動。即便打架也透出人間的煙火味。現代堅固的鋼筋水泥,隔斷了鄰里之間的來往,甚至樓上樓下做了幾年的鄰居,也彼此不相識。在人與人愈來愈淡漠疏遠的今天,我是多麼懷念滿街的踏板子的脆響啊。

原載《文匯報》文匯筆會2007年9月21日[1]

作者簡介

梁琴,女, 回族中國作協會員、一級作家。原江西省文聯《創作評譚》雜誌主編,現居北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