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探索漢朝百姓的娛樂活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探索漢朝百姓的娛樂活動隨着國家的進步,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好玩的好吃的五花八門,互聯網的到來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智能化。手機電腦的出現更是提升了我們的幸福感。可在遙遠的漢朝,人們沒手機交通也不發達,平日裡就只是下地幹活,他們有什麼可以放鬆放鬆的娛樂活動呢?[1]

傀儡戲即人偶戲

在漢朝,百姓的生活一點都不乏味,首先我們就從傀儡戲開始。傀儡戲就是木偶戲,表演者通過操控木偶的一種情景劇。傀儡戲創始於漢朝,稱得上人戲的始祖。傳說,有一年漢高祖劉邦在與匈奴的攻打中失敗了,被敵軍緊緊的圍在了中間,漢軍負隅頑抗,連續守了七天,等到第八天時,營內的糧食都快完了。

就在這緊要關頭,漢朝的陳平得知了匈奴首領冒頓的老婆經常嫉妒其他女子,便有了主意,連夜命人做了好幾個美女人偶。一天晚上陳平帶着漢軍將人偶移到月亮底下,真實到分辨不出來是假的,冒頓的老婆擔心他們攻滅了漢軍的地盤後,會娶了這些美女,嫉妒心的驅使下,她趕緊讓人從漢軍的地盤撤退了。

這個傳說的真假沒人能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漢朝時就已經有傀儡戲了,而且人人都喜歡看。漢朝百姓認為傀儡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辟邪,而且從漢朝一直流傳着,所以辟邪也變成了傀儡戲最主要的一個功能,這也是傀儡戲不同於其他戲種的地方。

後來通過對歷史的不斷挖掘,歷史學家也從漢朝的文物上,發現了漢朝百姓在街頭看傀儡戲的場景。想必,漢朝百姓對傀儡戲也很熱衷。

「師傅入村僅兩仨,全班胡籠挑一擔,鑼鼓竹架背一把,男女老嫩都喜歡。」順口溜描述了傀儡戲班行走鄉村的生動情形。汀江流域客家聚居地,逢重大節慶,排場的村鎮,必請「吊傀儡」的來熱鬧熱鬧。去哪裡呀?看「吊傀儡」的。「老榮順堂」僅一師二徒。師傅叫公背佬,頭徒為法榮,小徒法順。田公弟子,多有法字。開演時,前台正副兩人提線演唱,後台一人掌鼓板兼幫腔,「生旦丑公婆淨」六行七腔,高腔。眼下,三腳班穿過古鎮的迎恩門,他們要到武侯廟去…… ——《傀儡戲·節選》

踢「足球」、看鬥雞

要說漢朝最受歡迎百姓最愛玩的項目,那就是蹴鞠,洋氣的說就是漢朝足球。如果追溯蹴鞠的歷史,不難發現它真實發生於戰國時期,那時還僅在宮廷里遊玩,直到漢朝中期才在百姓生活中出現。

特別是在漢朝的軍隊中越發受歡迎,但軍營里的蹴鞠跟平常的不一樣,不再以娛樂表演為主,而是變成了一種對抗性的比賽。蹴鞠在漢朝時期發展迅速,百姓們也很喜歡,甚至漢朝社會上還衍生出來許多蹴鞠「明星」,專門負責為人們表演蹴鞠。

除了蹴鞠,漢朝的人們對鬥雞也很痴迷。鬥雞,顧名思義,就是兩隻雞比拼,然後為雞下注的一種休閒遊戲。在漢朝,鬥雞一般都是那些有錢人才會斥重金打造公雞,普通的百姓由於沒錢只能在一旁押注或者觀看。

集市上只要有鬥雞,漢朝的百姓便會一擁而上,根本沒有冷場的時候。有時候一斗,就是一整天,還有的太過激烈就通宵鬥雞,可見,漢朝人們對鬥雞的喜愛程度之深。漢朝百姓喜愛鬥雞,大概就是因為鬥雞時激烈的戰況,會讓看的人也跟着興奮起來,刺激還沒有什麼危險性,要的就是一個痛快!

漢朝的「相撲」與格五

根據資料記載,我國早在漢朝時期就有了相撲,相撲一開始也不叫相撲,而是角牴。一說到相撲,腦子裡就是兩個服裝裸露的大胖子在舞台上摔跤。西漢初期,在冀州也就是現在的河北一帶流行着一種民間遊戲,被西漢百姓稱為「蚩尤戲」。

「蚩尤戲」就是兩個頭戴角、帶着面具的人互相比武,這不僅是競技活動,也是一種表演。古代的相撲範圍很廣,跟現代比起來內容更多更有趣!「蚩尤戲」發展到宋朝,才更加偏向摔跤,也就是宋朝開始才改名為「相撲」的。相撲歷史悠久,直至今日依舊廣為流傳,現在日本相撲都走上了國際化,說起來漢朝百姓也有一份功勞啊!

這些基本上都是大人玩的,那漢朝的小孩兒都玩些什麼呢?早知道我們小時候必玩的就是過家家了。漢朝的小孩們可不這樣,他們玩的也很多,就拿格五來說。格五是漢朝百姓發明的一種棋類遊戲,「格五」那一看就是拿五個棋子麼。

沒錯,玩家各拿五枚黑棋、五枚白棋,都只能走棋盤中間那條路,誰先到了地方的地盤誰就獲勝,這聽起來是不是跟跳棋差不多,不得不說,古人真的是很有智慧啊。

投壺、六博

投壺肯定有小夥伴會以為是把壺投出去,實際上不是這樣,漢朝人那麼聰明怎麼可能投個壺呢。投壺是一種投擲遊戲沒錯,但不是把壺扔出去。漢朝的百姓喜歡熱鬧,沒事就會召集自己的朋友在家擺幾桌敘敘舊,都敘舊了自然就少不了喝酒啊。

所謂投壺,就是主人與客人挨個把沒有箭頭的箭矢扔到遠處的壺裡,一個人只有四支箭,誰投進的多誰就贏了,輸的人喝酒。不能搶先投,只能按順序,如果搶投則視為沒投進,等八支全部都投完,一局就結束了。投壺是發源於西周的一種玩法,後來在漢朝得以發揚,漢朝的百姓只要一聚眾喝酒,投壺也是必玩的遊戲之一。

漢朝雖然離我們現在十萬八千里,但漢朝的娛樂活動並不比我們現在的少,在漢朝的遊戲榜上,六博就占據了一席之地。什麼是六博呢?其實也是一種棋類遊戲,有點像象棋的玩法。兩人一局,一人六枚棋子,其中有一枚規定為老帥,誰先吃掉對方的老帥,誰就獲勝。

棋子走之前,得先扔骰子,骰子扔到多少就走多少步,也能自己定規矩。總之,六博這個遊戲非常靈活,規矩都是自己定的。正是因為遊戲的可變性而且簡單,才成為了漢朝官員和百姓們熱捧的對象。

猜謎遊戲——藏鈎

藏鈎在漢朝就是一種猜謎遊戲。傳說中漢武帝去郊外打獵時聽說附近有個奇女子,該女子一生下來手就攥成了個拳頭,還沒人能打開。漢武帝很感興趣,說什麼都得前去見識一下。之後,漢武帝找到這位女子,看到確實像傳聞說的那樣手緊緊地握着,漢武帝一下抓住了女子的手,讓人驚訝的是,握了將近十年的手一下就張開了,手心還有一隻做工精美的小玉鈎。

後來,漢武帝就把女子一起帶回了宮內,還為其修了一座鈎弋宮,女子當上了鈎弋夫人。這事一出宮裡宮外某傳的沸沸揚揚,藏鈎便誕生了。玩藏鈎的話,起碼要有兩個人沒有人數上限,一伙人把手背後,互相傳玉鈎,讓剩餘的人去猜玉鈎在哪,這就是藏鈎的玩法,是不是很簡單呢?

射覆謎

漢朝還有一種猜謎的遊戲,就是射覆。射覆最早在《西遊記》里出現過。話說車遲國里有虎力、鹿力和羊力這三個妖怪,其中羊力最拿手的就是猜謎,他不用看就能算出來柜子里是什麼東西,這就是最早的射覆遊戲。說了半天肯定還有人不懂,射覆到底怎麼玩。

射覆說白了就是猜謎,玩之前先得有柜子、有空碗,在準備好要猜的東西。把東西放入柜子內,碗中,玩家通過卜卦來猜是什麼東西。而且還要說出一段「射覆詞」來表達物品的特徵,普通人肯定想的是這麼難沒人能猜到,可就是有一些高人能準確無誤地說出來。

為什麼高人可以猜到,毋庸置疑,那實力都不一般,就比如漢武帝。漢武帝平日裡都是玩什麼手絹、水果這些東西,一天,漢武帝來了興趣,命手下把壁虎放到了裡邊,臣子們左想右想就是想不出來,誰也不知道漢武帝換了個套路。過了一陣,東方朔把壁虎的特徵說了出來,旁邊的臣子們紛紛取笑他,都覺得他在胡說,可一打開眾人目瞪口呆,漢武帝高興極了重賞了東方朔。[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