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接骨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接骨丹

中文名稱:接骨丹

拉丁學名:Toricellia angulata Oliv.

科:山茱萸科(鞘柄木科)

屬:鞘柄木屬

種:角葉鞘柄木

接骨丹中藥名。為山茱萸科鞘柄木屬植物鞘柄木Toricellia tiliifolia DC.的根皮、莖皮和葉。具有活血消腫的功效。主治跌打瘀痛,骨折筋傷,風濕痹痛。

信息

別稱:角葉鞘柄木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性味歸經:味苦、澀,性涼

分布區域:新華姚灣溝和龍潭等地。

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5m。

葉互生,闊卵形至圓形,長8-15cm,寬6-12cm,先端漸尖或鈍尖,基部心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主脈5-9條明顯,上面綠色,被星狀柔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灰黃色星狀柔毛;葉柄長2-7cm。

腋生聚傘狀圓錐花序,花黃白色;小苞片3-5;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數:子房無柄,密被短柔毛。

蒴果卵狀圓錐形,木質,長3cm左右,具6-8棱,熟後6-8裂。[1]

分布區域

分布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水邊或村旁。

植物種屬

山茱萸科鞘柄木屬植物鞘柄木。

藥用價值

藥方1

功能:活血消腫。

主治:跌打瘀痛,骨折筋傷,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搗敷;或研粉調敷。

相關配伍

1、治骨折:接骨丹鮮品適量,搗爛外包;或乾粉調水外包,亦可配方外包。隔日換藥一次。

2、治風濕,跌打,骨折:接骨丹三至五錢,配方內服。(性味以下出《雲南中草藥選》)

採收加工:全年可采根皮和莖皮,5-7月采葉,鮮用或曬乾。[2]

藥方2

處方:左顧牡蠣(燒過)4兩,料姜石(生用)2兩。

製法:上為細末,以糯米粥攤在紙上,然後摻藥末。

功能主治:傷折。

用法用量:每次用半兩裹傷處,用竹片子周圍夾定。稍進通氣纏之。候藥自落,依前換。

摘錄:《雞峰》卷二十二

藥方3 處方:天南星120克 木鱉子90克 沒藥15克 官桂30克 乳香15克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骨折。

用法用量:用生薑500克,去皮爛研,取自然汁,入米醋少許,麵糊同調,攤紙上,貼傷處,帛縛並固定。

摘錄:《潔古家珍

藥方4 處方:年久碎瓦片(取路旁牆腳下,往來人便溺處,黃透者佳)1塊。

製法:上洗淨,火煅紅,入米醋淬凡5次,刀刮細末。

功能主治:理傷續斷。主跌扑損傷。

用法用量:每服3錢,好酒調下,飲醉無妨,傷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

摘錄:《外科證治全書》卷四[3]

參考資料

  1. 接骨丹,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接骨丹,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接骨丹,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