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接骨木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接骨木根
t0122fbeb566f6a346e.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9992984&sid=1034075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接骨木根

漢語拼音:Jiē Gǔ Mù Gēn
別名: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祛風除濕,活血舒筋,利尿消腫
主治:風濕疼痛,痰飲,黃疸,跌打瘀痛,骨折腫痛,急、慢性腎炎,燙傷

接骨木根,中藥名。為忍冬科接骨木屬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毛接骨木S.williamsii Hance var.miquelii(Nakai)Y.C.Tang和西洋接骨木S.nigra L.的根或根皮。具有祛風除濕,活血舒筋,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風濕疼痛,痰飲,黃疸,跌打瘀痛,骨折腫痛,急、慢性腎炎,燙傷。[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接骨木根

拼音名:Jiē Gǔ Mù Gēn

英文名:Root o Williams elder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S.williansii Hance var. (Nakai) Y.C. Tang S.nigra L.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毛接骨木、和西洋接骨木的根或根皮。

採收和儲藏

9-10月採挖,洗淨切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 1.接骨木 薄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m。老枝有皮孔,賄民淡黃棕色。奇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2-3對,有時僅1對或多達5對,托葉狹帶形或退化成帶藍色的突起;側生小葉片卵圓形、狹橢圓形至倒長圓狀披針形,長5-15cm,寬1.2-7cm,先端尖,漸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數枚腺齒,最下一對小葉有時具長0.5cm的柄,頂生小葉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長約2cm的柄,揉碎後有臭氣。花與葉同出,圓錐聚傘花序頂生,長5-11cm,寬4-14cm;具總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開展;花小而密;萼筒杯狀,長約1mm,萼齒三角狀披針形,稍短於萼筒;花垸蕾時帶粉紅色,開後白色或淡黃色,花冠輻狀,裂片5,長約2mm;雄蕊與花冠裂片等長,花葯黃色;子房3室,花柱短,柱頭3裂。漿果狀核果近球形,直徑3-5mm,黑紫色或紅色;分核2-3顆,卵形至橢圓形,長2.5-3.5mm,略有皺紋。花期4-5月,果期9-10月。
  • 2.毛接骨木 本種與接骨木的區別是:奇數羽狀複葉有小葉片2-3對,小葉片主脈及側的基部被明顯的長硬毛,小葉柄、葉軸及幼枝被黃色長硬毛;花序軸除被短柔毛外還夾雜着長硬毛。
  • 3.西洋接骨木 本種與接骨木的區別是:枝具明顯凸起的圓形皮孔;髓部發達,白色。奇數羽狀複葉1-3對,通常2對。果實亮黑色。

藥理作用

  • 1.抗驚,鎮痛作用 接骨木根水提物0.34g/kg、0.68g/kg和1.35g/kg給小鼠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可對抗士的寧或咖啡因誘發的驚劂反應。對小鼠醋酸所致的扭體反慶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顯地抑制作用[1]。
  • 2.抗炎作用: 接骨木根水提物1.35g/kg和2.70g/kg大鼠腹腔注射,可明顯抑制由右旋糖酐或角叉菜膠引起的足碩腫脹[1]。
  • 3.毒性: 接骨木根水提物應用序貫法,測得昆明種小鼠尾靜脈注射的LD50為1.90±0.32g/kg[1]。

性味

味苦;甘;性平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舒筋;利尿消腫。主風濕疼痛;痰飲;黃疸;跌打瘀痛;骨折腫痛;急;慢性腎炎;湯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撒;調敷。

複方

  • ①治風濕性關節炎痛:、接骨木根三至四兩, 鮮豆腐四至五兩。酌加開水或紅酒燉服。 (《福建民間草藥》)
  • ②治腳腫: 鐵骨散根(接骨木根), 同甘草煎水洗。(《植物名實圖考》)
  • ③治筋骨折傷: 鮮接骨木根皮(或鮮葉)二至五兩, 黃梔子一兩,共搗爛,黃酒適量,炒熱,按傷處大小攤藥於布上,骨折復位後即以上藥敷患處,夾板固定。(江西《草藥手冊》)
  • ④治湯火傷: 接骨木根皮及葉適量,研粉,以菜油或香油調敷。 (《陝西中草藥》)

各家論述

  • 1.《本草拾遺》:根皮主痰飲,下水腫及痰瘧,煮汁服之,當利下及吐,不可多服。
  • 2.《分類草藥性》:治一切跌打損傷。
  • 3.《四川中藥志》:能接骨逗榫。治跌打損傷、熱痢及黃疸。[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接骨木根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接骨木根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