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揭秘偽造的亞歷山大大帝及其帝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歷山大及其帝國

來自網絡的圖片

揭秘偽造的亞歷山大大帝及其帝國亞歷山大Alexander theGreat(公元前356--323),是西方史學中一個謎一樣的神話傳奇人物。他被西方史家捧為戰無不勝的天才,征服歐亞大陸建立了一個世界帝國的傳奇英雄。但是真實的亞歷山大,卻是一個在歷史中莫須有的幻影人物,一個沒有真身的神話傳說;而他的真實身份可能來自波斯或者阿拉伯的民間傳說,他的諸多傳奇,僅僅是出於臆造的一系列偽史騙局。[1]

一、關於亞歷山大大帝的神話

在西方史學中關於亞歷山大的神奇傳說大體如下:

亞歷山大三世,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馬其頓國王,泛歐亞帝國皇帝,其名字「亞歷山大」——出於希臘語,意為「人類的守護者」。

「亞歷山大大帝」據說是巴爾幹半島馬其頓王國的國王,公元前356年出生於首都佩拉城,幼年時由著名的哲學聖人亞里士多德為其導師,從學到十六歲。十八歲亞歷山大隨父出征希臘,二十歲繼承馬其頓王位。亞歷山大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是最年輕、最著名的世界征服者,建立了橫跨歐亞兩洲的亞歷山大大帝國。亞歷山大的遠征使得古希臘文明向小亞細亞和亞洲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由此開啟了把歐洲文明帶到亞洲和中國的「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帝國乃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喜馬拉雅山脈。亞歷山大一生征戰,以少勝多,曾經用3萬步兵擊敗波斯的百萬大軍,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因此被認為是歷史上唯一的戰無不勝的軍事統帥。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敗波斯統治者大流士三世,征服了整個波斯帝國。為了尋找並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占領了印度。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因勝利後的慶功宴飲食過度而死在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半島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後繼無人,他的將領們發生內戰,於是亞歷山大帝國迅速瓦解。

據說亞歷山大大帝在亞洲建起數十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亞歷山大將西方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亞洲文明希臘化時代的到來。亞歷山大的原型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最終亞歷山大也成為了一個神話中的人物。

偽造的帝國:公元前3—4世紀(中國春秋時代後期)的亞歷山大帝國

二、關於亞歷山大的神話沒有任何可信的古代史料

關於亞歷山大、馬其頓王國以及亞歷山大帝國,事實上找不到任何一部可信的原始史料。

關於亞歷山大的歷史資料,據說最初是來自曾隨他遠征的一些目擊者的記錄。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記述者,是據說曾作為亞歷山大遠征軍隨軍史官的卡利斯西內斯(CALLISHENESofOlynthus)。這位人物據說還是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親戚,他曾經記錄下有關亞歷山大遠征軍的資料。(注意當時沒有紙張,不知道此人隨軍是如何記錄一切的。)但是這個人的記錄,卻並沒有完整地流傳下來。

於是後來有作家利用另外一些目擊者的敘述,摻雜着來歷不明的有關亞歷山大的各種傳說,寫出了有關他的許多歷史著作。這後一群體(「二手資料」作者)的史料,則成為了研究亞歷山大歷史的基礎。這些作者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盧修斯.阿里阿納斯(LUCASFLAVIUSARRIANUS)(英文譯名Arrian阿里安)。這位人物,出生在亞歷山大死後四百多年,是希臘半島人,是羅馬帝國的一位行政官員。

據說他寫了六部希臘語的亞歷山大傳說故事,即《亞歷山大遠征記》《Anabasis》(一般直譯為《遠征記》)。根據阿里阿納斯的敘述,他的作品是根據曾經親歷亞歷山大遠征的證人所敘述的故事而寫成;其中一位是亞歷山大的朋友,隨亞歷山大遠征而後成為將軍的托臘密(Ptolemy,後來成為埃及國王托臘密一世)。

另一位可能是位建築工程師,名亞里斯托布拉斯(Aristoboulos)。

阿里阿納斯的這部著作提供了亞歷山大征戰路線上諸大戰役的年月順序。這些資料中也包括了許多阿里阿納斯稱為「奇聞趣事」神話故事。由於這些故事來源不明,而且相隔年代久遠,因此阿里阿納斯的著作難以被採信為歷史。

另外一本有關亞歷山大歷史的著作也是出於「二手史料」,這是公元前一世紀戴奧多拉斯.西科勒斯(Diodorus Siculus,其中'Siculus'乃拉丁文,意為'西西里人)寫的一本《歷史圖書館》(HistoricalLibrary)。這是一本相當於現在的百科全書類的著作,記述從神話時代開始的世界編年史,據說此書在羅馬時代頗受歡迎。這套書的第十七卷談到了亞歷山大大帝的歷史。

戴奧多拉斯生活的時代離亞歷山大時代更遠。同阿里阿納斯一樣,他也沒有說明他所引用資料的來源及出處。西方史學界認為,戴奧多拉斯著作的史料主要源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克萊塔丘斯(Cleitarchus),據說後者曾經寫過十二卷的《亞歷山大史》。

公元二世紀的希臘人普魯塔克(Plutarch)寫了一部有名的《希臘羅馬名人記》(Parallel Lives of GreeksandRomans)。書中有《亞歷山大傳》和《尤里烏斯·愷撒傳》相連。但是這部書與其說是歷史,不如說是小說。因此作者在序言裡坦誠他寫的是歷史人物的「生活」,而不是「歷史」(「lives」not「histories」)。

但是,在諸如此類完全不可靠的傳說的基礎上,西方主流史學竟然構築起整個公元4世紀以後的亞洲「希臘化」歷史故事:包括腓力二世——亞歷山大大帝的亞洲征服史,包括腓力時代發明並向希臘地區推廣雅典式樣的希臘語言及文字,而後亞歷山大把這種語言文字推廣到小亞細亞和南亞的全部偽史。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希臘羅馬著作,包括普魯塔克的《名人傳》都是找不到可信歷史根據的故事書,它們都出現在文藝復興以後,來歷不明,遠離古代,不足為訓。

【附註】現代馬其頓人主要屬於斯拉夫人,語言屬於斯拉夫語系。因此現代馬其頓語文與古馬其頓語文據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後者屬於「希臘語言」。那麼什麼是希臘語言呢?據西方語言學家說,現代希臘地區的語文與古希臘的語文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文字,後者是荷馬史詩的語文,不是現在希臘半島的語文,而是地中海以東小亞細亞(即安納托里亞)地區人們的語文。

二、亞歷山大本來是來自于波斯——阿拉伯人的傳奇人物

亞歷山大最早是流傳於亞洲的波斯和阿拉伯人民間傳說中的一個傳奇人物。

他的最早傳說,可能出自于波斯的口頭民間文學「列王記」。有人曾經收集到關於亞歷山大大帝傳說的各種不同民間版本接近百種之多,而歐洲的亞歷山大傳說,是在波斯—阿拉伯的亞歷山大傳說故事之後出現的。

關於亞歷山大的神奇傳說,起初歐洲人並不相信。17世紀之後歐洲人開始系統編造「古希臘」偽史,19世紀德國學者提出所謂亞洲的「希臘化時代」概念之後,歐洲人才逐步把「亞歷山大大帝」的各種神話傳說改編成歐洲征服亞洲的「真實歷史」。

一些西方研究者曾經指出,有關亞歷山大的原始傳說儘管版本眾多,但其模板最初流傳於亞洲的阿拉伯——伊*斯*蘭民族之中:

「在《古*藍*經》傳播的所有地方,亞歷山大的傳奇故事都在流傳,並由此而產生了其他傳說。波斯詩人奪占了這種神話。這些詩人中名聲最大者是波斯人費爾都西(Firdousi),他於公元1000年左右,寫過一部很長的史詩《列王記》,書中有征服者亞歷山大一章。在非同尋常的英雄事業之後的13個世紀後,亞歷山大大帝並不是摧毀阿契美尼德人的破壞者,而是一個波斯的民族英雄、穆**林和波斯人。」 ([法]F·B·于格、E·于格《海市蜃樓中的帝國---絲綢之路上的人神與神話》中譯本第58頁,中國藏學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三、通過阿拉伯流傳到歐洲,亞歷山大被偽造為歐洲人的世界征服者

有研究者發現,亞歷山大這個異教徒的神話,很晚才從阿拉伯地區流傳到基督教歐洲:

「亞歷山大遠征史是一部由最優秀作家們寫成的歷史,但也是一部在港口和沙漠駱駝隊客棧講述的故事集。……從11世紀起,有關亞歷山大東征史的通俗語言譯本日益增多,其中包括庇卡底(Picard)方言和法文-普羅旺斯(Franco-provencal)方言的譯本。那些信徒撰寫的著作也都彼此之間互相交錯和互相借鑑,但它們全部都取得了一種巨大成功。這些編譯本之一,也就是12世紀末的伯奈(Bernay)的亞歷山大和彼埃爾·德·聖-克魯(Pierrede Saint-Cloud)的編譯本,實際上是用12音步的庇卡底方言詩寫成的。

這種方法取得了成功:人們無可爭辯地發明了一種亞歷山大文體;或者我們更應該說12音節的詩剛剛被正名。在這種中世紀的史詩中,亞歷山大具有了勇士或勇敢騎士的一切特徵,他們那些娓娓動聽的冒險故事把他引向了一個最具神話特色的地區,即天際的最高界,或是深淵的最底處,帶有古代史中和較晚或具有外國情調的一大批可以預料到的財寶、怪獸、巫士。傳奇故事變成了所有幻覺的匯聚處,也是對所有神奇故事的匯編。

在這種文學內部,始終是12世紀的沙提雍的高狄埃(Gautier deChatillon)的《亞歷山大傳》占據着一種特殊的位置。它被奉為一部經典著作,一部不朽的書。人們毫不猶豫地賦予它一種諸如維吉爾(Virgil)的作品那樣的史詩價值。」

中世紀後期最流行、影響最大的亞歷山大傳奇故事為《征服者的故事》,而《征服者的故事》是那不勒斯大祭司利奧(ArchpriestLeo)從一本被稱為「偽卡里斯提尼手稿」翻譯為拉丁文的(約950年左右)。

「在13、14世紀,從《征服者的故事》衍生出大量散文體的亞歷山大傳奇,在當時廣受歡迎。散文體的意大利語亞歷山大傳奇多是在1472-1502年間出版的,3個流傳下來的版本都是在威尼斯印刷的。

1433年,《征服者的故事》被翻譯成捷克語,於1513年在比爾森(Pilsen)出版。 此外,它還被譯成波蘭語,於1550年在克拉科夫出版,並在1611-1766年期間9次重印。……

有關亞歷山大的各種書籍成了中世紀後期的歷史學家、百科全書編纂者、詩人、牧師和神話收集者的素材來源。……」([美]唐納德·F.拉赫《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中譯本第2卷第2冊第119頁,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德語「亞歷山大故事」的書名為《真實的謊言》:

「米蘭希頓曾允諾要撰寫一部亞歷山大史,但一直沒有動筆,他公開質疑把亞歷山大傳奇當作歷史。

16世紀末,作為一次語言練習,加布里埃爾?羅倫哈根(Gabriel Rollenbagen)將亞歷山大故事翻譯成德語,

名為《真實的謊言》(WahrhaffteLüge),而這本書在17世紀竟非常流行!」

([美]唐納德·F.拉赫《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中譯本第2卷第2冊第126頁,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四、「亞歷山大大帝」輝煌形象的逐步完形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明知「亞歷山大故事」出於虛構,卻喜愛有加:

「儘管人文主義者們否認亞歷山大故事的真實性,但被神化了亞歷山大的故事和傳說依然受到普通讀者和文人學士的喜愛。13世紀時,奎里奇烏斯·第·斯波萊托(Qualichiusdi Spoleto)首次將《征服者的故事》翻譯成意大利詩句。

此後,在公眾聚會的場合每每被傳誦或吟唱,成了大眾娛樂的一項內容。1430年,古比奧(Gubbio)的一位匿名作者寫了一首詩---《亞歷山大韻文傳奇》(Alessandreidain rima),這首詩由12節組成,1512年首次發表。在16世紀多次重印。」

「博亞爾多的《熱戀的奧蘭多》(OrlandoInnamorato)可能有幾處不經意地借鑑了亞歷山大故事中的人物和主題,讓他的觀眾有一種熟悉感。這完全有可能,因為從1472年到1502年,意大利至少出版了6部關於亞歷山大的書,而這期間,博亞爾多正創作他的《熱戀的奧蘭多》。亞歷出大傳奇是1521年的一個詩體滑稽模仿劇的主題,是當時供羅馬教皇利奧十世宮廷娛樂而創作的。

多美尼科·法魯吉奧(Domenico Falugio)將亞歷山大的故事寫成《偉大的勝利》(TrionfoMagno),現存版本的封面上是一幅精彩的木版畫,畫面上亞歷山大坐在大象拉的車子上,凱旋歸來。幾年之後的1529年,威尼斯出版了一本關於亞歷山大的政治諷刺作品。顯而易見,在意大利,除了那些對收藏保存下來的亞歷山大故事感興趣的人文主義者外,人們不再以嚴肅的目光看待亞歷山大了。」([美]唐納德·F·拉赫《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中譯本第2卷第2冊第124頁,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歷史上的亞歷山大形象,從希臘歷史學家,特別是意大利和法國的人文主義者的翻譯和著作中,一步一步建構起來。對於那些痴迷於希臘古典著作的人來說,亞歷山大是一位為了希臘文明而遠征印度的使者,瓦斯科·德·盧塞納宣稱亞歷山大的東征顯示出東方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就能夠被征服;當然,他的話也暗示出,一個用基督思想武裝起來的西方王子更容易讓東方屈服於他的意志。

對文藝復興初期的歐洲人來說,亞歷山大不僅僅是一個具有騎士精神的英雄, 而且越來越變成一個精通戰爭藝術的哲人之王,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天賦才華,完美地詮釋了他巨大的人格魅力。」 ([美]唐納德·F·拉赫《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中譯本,第2卷第2冊,第124頁,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目前,在西方關於亞歷山大的神話林林總總,其中包括:「作為伊斯蘭教支柱的亞歷山大,列於佛陀身旁的亞歷山大,基督教聖人亞歷山大,亞伯拉罕的後裔亞歷山大,法老的兒子亞歷山大,大流士的兒子亞歷山大,大海深處的亞歷山大,空中的亞歷山大,坦誠的亞歷山大,哥特人的亞歷山大,狡猾的亞歷山大,埃塞俄比亞人的亞歷山大,塞爾維亞人的亞歷山大……沒有任何一種神話的變種不會出現,……從古斯洛文尼亞語(Vieux-Slovène)到泰語, 這種傳說一直在用所有的語言講述,這位馬其頓王始終被所有宗教、所有民族和所有事業納入自我之中。沒有一項事業,不被歸於他的名下:他不斷將一切都推向了可能性和可信性的極限,標誌着人類能力的限度。 他是全世界的正面英雄。」

([法]F·-B·于格、E·于格《海市蜃樓中的帝國---絲綢之路上的人神與神話》中譯本第41頁,中國藏學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總而言之,那個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被尊為偉大傳奇的亞歷山大,以及橫跨歐亞從地中海直到印度洋的亞歷山大帝國等,一些煞有介事的說法,其實都不過是文藝復興運動以後不斷地被完形塑造的一個虛擬人物和欺人之談而已。[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