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揭秘沙僧加入西天取經團隊鮮為人知的動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增

來自網絡的圖片

揭秘沙僧加入西天取經團隊鮮為人知的動機在玉帝的引導性關懷下,沙僧完成了從神到妖的「完美」蛻變。接下來,沙僧同志要做的,即是混入取經團隊,實現自己的職業進階。[1]

且看原著第八回

觀音姐姐領了如來法旨,到東土大唐尋取經人,順便,招安幾隻妖精。行至流沙河,「潑剌一聲響喨,水波里跳出一個妖魔來,手執一根寶杖,走上岸就捉菩薩(觀音姐姐),卻被惠岸(木叉)掣渾鐵棒擋住」。一通好殺!

很明顯,這場突如其來的PK是有預謀的。沙僧主動跳出河,他要引起姐姐的注意!

其實,至蟠桃會上打砸人參果初涉「演藝事業」,至被流放下界三百年時光里,沙僧的演技,一直在進步。

因此,接下來的流程很好演。

打了一會,沙僧把手一攤,架住木叉,莫打莫打,後面那位,好生面熟,莫非是姐姐?

姐姐冷眼應道,正是,你還想怎麼地?

沙僧忙把木棍放下,只喊誤會誤會。

且看原著

「見觀音納頭下拜,告道:菩薩,恕我之罪,待我訴告。我不是妖邪,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捲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

這是自報家門!或者說,遞交個人面試材料,「不是妖邪」,實為「捲簾大將」。「侍鑾輿」,更表明自己曾在玉帝身邊做事!

姐姐一想,捲簾大將這人,似乎有點印象。再一回味,三百年前蟠桃會上玉玻璃碎地事件頗為蹊蹺。當然,姐姐是個有極強政治敏銳性的聰明人,但凡一點蛛絲馬跡她都能嗅到背後的關聯。

她忙說道,「我今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姐姐這話很有水平。

第一,強調目前有一個優質項目,如來主導的。

第二,歡迎你加入到項目團隊來。

第三,任務完成,你是很大好處的,比如復你本職。

語境裡,前兩條很好理解,但第三條,就頗為玩味了。

「復你本職」,姐姐有這個行政權力嗎?當然沒有!因此「復你本職」,很可能是個反向性的試探!她在摸沙僧的底,摸摸他的後台到底是誰。有復職審批權力的,自然是玉帝

沙僧果然應道:「我願皈正果。」

對於沙僧爽快的反應,姐姐心裡其實有了答案,面前這人,極有可能是玉帝安排的人!他要借取經項目復職或升職!

姐姐正準備笑臉相迎。

沙僧卻又向前道:「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頑耍。這去,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

沙僧這話,也有幾個意思。

第一,取經人此前我吃了不少,言下之意,(如果我沒加入團隊)是有能力破壞取經項目的。

第二,這流沙河鵝毛也不能浮,沒我幫助,取經人根本過不去。

第三,我有幾個骷髏頭,可以浮在水面(或者說,我可以讓它們浮在水面),也就是說,我有渡河工具,取經能不能繼續推動。我是重要環節!

沙僧在使勁體現自己的價值感!

其實,這話有點多餘的。

姐姐既然已經答應允許加入,完全沒有必要畫蛇添足。咄咄逼人的語氣,會讓人不舒服!

當然,沙僧急於擺脫困境的心態,我們是可以理解。

先前替玉帝擋了一道難堪,替領導解了圍,卻未受到預期的提拔,倒也受了三百年飛刀穿肩之苦。儘管他對領導做法是理解的,也知道領導處於高位,適當作秀是很有必要。但終究是有怨氣在胸。他潛意識裡隱隱種下觀點:領導是靠不住的,自己前途,必須自己爭取!他要學會為自己打算!

沙僧話音未落,姐姐冷冷地接話道,「豈有不到之理?你可將骷髏兒掛在頭項下,等候取經人,自有用處」。「豈有不到之理」,看吧,姐姐情緒一覽無餘。她是不太高興的。

姐姐的心理,在原著二十二回就有體現。

當時取經人流沙河遇阻(沙僧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當然也要故意刁難一下),孫悟空去南海請援姐姐的幫助。姐姐的反應如下,「即喚惠岸,袖中取出一個紅葫蘆兒,吩咐道:將此葫蘆,把他(沙僧)那九個骷髏穿在一處,按九宮布列,卻把這葫蘆安在當中,就是法船一隻,能渡唐僧過流沙河界」。

這個反應正常嗎?很正常!卻有不正常!如果串聯姐姐前後的出場,我們就會發現,先前白龍馬「鬧事」,姐姐親自出面了,先前熊羆精「鬧事」,姐姐還是親自出面了(包括後來收服紅孩兒等眾)。而沙僧此番行為,姐姐卻獨獨未露面,僅僅遣了木叉。很明顯,姐姐對於沙僧先前急於樹立個人價值感的冒進態度,是有些反感。

正因如此,原著也有了如下微妙的記述,「他(沙僧)笑盈盈,上前作禮道:失迎,菩薩今在何處?木叉道:我師未來,先差我來吩咐你早跟唐僧做個徒弟」。看吧,姐姐還是記仇的,而且釋放了一個潛信號,要姐姐給你一個區區沙僧站台,沒門!

但無論如何,沙僧的出現,完成了取經團隊的最後一塊拼圖![2]

參考文獻